哦哇資訊網

就是因為畏懼事情的結果, 所以你什麼事情都做不成!

由 千軍萬馬我獨擋 發表于 汽車2021-12-12

經常在網上看到年輕人感嘆

“我想做的這個事情有人做了,還做火了。”這種事看多了,也發現了一些規律,說這種話的人往往不會只說一次,往往是經常後悔。

這種事情道家先賢列子有言:

“大道以多歧亡羊。”如果你要找羊的話,路越多越難找。這個道理雖然平易但非常實在。

就像那些感嘆當初為何沒做的人往往不會只感嘆一次一樣,想做的事情多的人往往一件事也做不成!

事情的本質往往是原因,而不是結果。如果我們從尋找根源,我們會發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害怕!害怕想做的事情的結果。

害怕結果是失去現在有的,害怕付出沒有收穫,而不是害怕事情本身,害怕怎麼做才會出事。

結果則是越是害怕,就越是不會做事。結果是一次次失去機會,一次次的抱怨,直到再無好的想法。

這事粗淺的看很像佛家說的

“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但要問為什麼?問他們為何會如此?

用我們道家思想來看就簡單多了。

我們道家相信承負,所以有智慧的道家之人最畏懼緣起。

這方面的道家代表就是范蠡,就是那個幫助越國滅吳讓天下震驚的男人!

范蠡是道家高人文子的徒弟,文子名為計然,古人以計然之策代稱神機妙算!

范蠡在滅吳之後功成身退,是因為他認為越王勾踐可以共患難,不能共富貴就辭職不幹抱著西施泛舟西湖。

要是一般人,這時肯定會想

“如果勾踐不是了?”“如果辭職後過不上好日子了?”會被辭職的結果束縛,但范蠡看到了事情的緣起,看到了勾踐已磨刀霍霍。

果不其然,范蠡走後,同為滅吳功臣的文種被勾踐賜死。

在文種死前,范蠡已勸告他勾踐不能共富貴了。

抱著美人的范蠡來到了齊國,在齊國范蠡改名鴟夷子皮。在海邊耕作,順便捕魚、曬鹽,深諳道家思想的他迅速的成為富翁積累千萬家產,名滿齊國。

齊王聞之派人禮請他為齊國相,范蠡卻看到兇惡的緣起,於是只做了三年齊國相就辭職不幹了。

臨走之前他散盡家財給知交百姓,又是布衣的范蠡遷往宋國。

在宋范蠡改名陶朱公,以道家之術經商未過幾年又是富翁,一時天下聞名!後世之人追其為財神。

范蠡一直畏懼緣起,所以范蠡能作出常人能看到,但做不出的事。

要理解畏懼緣起,我們首先得理解什麼是緣起。之所以不是源起,這不是因為佛教。緣本身就是中國字,緣分、姻緣、因緣等詞也未被佛教增加意思。

緣按《說文解字》的說法就是衣邊,後用做邊緣。緣分也源於此,因為人的相識一開始都不會深入。

是邊緣就不是一點,是一張。道家講的承負有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認為萬事萬物都有聯絡,如果不能把握其中的聯絡,只看源頭一點是看不清事情的。所以應該是畏懼緣起,而不是源起。

所以說你如果有想做的事情,不妨先不想結果,而是想這個事情會有什麼影響?它和什麼事情有聯絡?

先用一個宏觀的視角去看事情,這樣就能把握到事情的緣起!就能提高自己的格局。

然後再用這個一步步去看,到最後自然會心中有數,知道自己能不能做。

TAG: 范蠡道家緣起事情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