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本性禪師:天宮山真在天上

由 能人訪談 發表于 美食2022-12-26

福建省龍巖市天宮山圓通寺住持光勝長老於2022年8月31日安詳示寂,福建佛學院院長本性法師特發此文,給予緬懷。

友人說我:“智慧不足,慈悲有餘。”有時想想,也是。不是說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我向來畏水而好山,好名山,尤其是宗教的聖山。舉個例吧,至今,我已五上廬山。不過,不為肯定“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只為否定“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向來想,只有身在廬山,才識得廬山。為此,有一年,我還在山上度過春節,朋友也因此說我是“山痴”。說實在,因為信仰的關係,也因為自己本性的所使,這“山痴”之名恐怕註定要背其一生了。這不,今天,我又把目光和腳步觸及到了天宮山。

天宮山,應該在天宮上。但是,佛陀和造物主慈悲,把它放在了人間。如果你踏上了閩西龍巖市區,想去天宮山,那麼,半個小時的車程,就到了山腳,再半個小時,就到了山腰。如要上山頂,對不起,不能行車,因為沒有車道。如你心夠誠,意夠堅,你可以步行,攀登半個小時就夠了,因為,上山只有3485個臺階。

我那時上山,早就聽說,天宮山有個光勝老法師,是個老修行。作為一個僧人,我向來認為,僧人的精誠修行為佛教度化群生的活頭源水,亦是佛教健康延續的動力所在。為此,一直想借緣前往,聆聽其教誨,感受其威儀。這次,應邀到龍巖市天馬山淨慈寺講經,正是朝禮天宮山的難得增上緣,更因光勝老法師幾次相邀,終於促成此行,如願以償。

尚未上山,光勝老法師慈悲,安排車輛到龍巖市區來接,並安排轎子在山腰備用。老和尚一定在想,我住福州,少有爬山,上山當是困苦的事。為此,老和尚請來了轎伕。其實,爬山我不怕,苦點亦沒什麼,因這苦往往帶來更多的樂。當你每登上一個臺階,看到的風景就不同於在原臺階看到的。所以,我沒有用轎子。但也不能因此辜負了老和尚的一片慈悲心和好意,因此,我就讓轎伕抬著空轎也隨著我們上山。

我剛才說:上山只有3485個臺階。說起來其實蠻輕鬆的,但登上去,實在亦非易事。到了山頂,我已氣喘呼呼。原以為下山容易,實際上,下山亦難。雙腳每下一階,老有要下跪去的感覺,小腿肚還發抖。相信明天睡起,腿會痠疼。不過,雖感覺如此,但身心卻很通泰。

登到半山,有亭,在那稍為休息一下,遙望遠山遠霧,心中就急盼早上頂峰,一覽眾山。又想,如在半山唸佛,佛陀是否會如經中所言,手執金臺,來迎接我,一牽就把我牽到山頂。當然,沒有那麼好的事情,雖說,帶業可以到佛國,但畢竟不是指業重者。像我這種德無能無者,如何該幻想一步登天。我該做的,應是一步一腳印地慢慢地攀登。雖然,這會喘氣、會流汗,但喘氣也是排出濁氣,流汗也是流出臭汗,有益健康。不過,看看腳下,又想,何必一定要上頂峰,就如腳下臺階,只在半山,不是也很好嗎?就做腳下的臺階吧,去托起朝聖者,助朝聖者往上走,讓自己被朝聖者的腳印磨平,成就朝聖者,而自己,於閒遐之餘,還可在半山縱觀古今風動雲起。

上到山頂,光勝老法師披衣山門前相迎,按當地習俗,大放鞭炮。他還準備向我頂禮,把我嚇出一身熱汗,我哪經得起老和尚頂禮。為此,嚇得我趕緊扶阻老和尚往下拜,為我自己留得一點微薄的福報。

山門處,有一小潭水,進到寺,有一大湖水。另有龍頭噴泉,水質特好,朝聖者好取之帶回用以灑淨。看來,天宮山不單是山,還有水。未上山時,我曾見一詩寫它:“山前山後聽山鍾,山路山亭通山宮,山花山木蒙山雨,山外山客往山中。”那麼,該由誰來寫天宮山的水呢?

山頂古寺,稱圓通寺,現寺名是國寶啟功先生題寫的。在福建,啟老題寫寺名的,估計是絕無僅有,甚為難得。寺之建築規模甚大,山藏寺,寺繞山。尤其有叫香爐峰者,狀如香爐,立在寺中。另有彌勒山,狀如彌勒身,山頂塑有特大型彌勒佛像,遠視之,如山之彌勒頭,頗為巧奪天工。讓人感動的是,在這山高地僻嶺野的地方,建寺的一磚一瓦,皆是人工挑或背上去的。而老和尚,復興寺院期間,自己如工人,亦挑亦背,一日又一日,上山下山,下山上山。也許,這成就了他於古來稀有之年,還登山如履平地,於平地健步如飛。他的感召力,更是成就了古剎的快速復興。

或許是天公不作美,或許是佛陀太作美,我辭別光勝老法師時,山頂上,時而霧鎖,時而霧開。鎖時,我以為自己在天上,因為我在霧間。霧開時,我更以為自己在天上,因為山頂雖無霧,但遙望遠山兮,山間霧繞,我似在霧端。其時,為我送別的光勝老法師,一身袈裟,飄飄忽忽的,在飄忽而來的片霧縷霧之間,時隱時現,似乎,天宮山真在天上,而他則是天上的神仙。怪不得有人說:天宮山因光勝法師顯得更加神聖,光勝法師因天宮山顯得更加傳奇。

TAG: 天宮光勝法師上山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