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對於貧窮,是支援援助,還是反對援助?

由 蔣晨爸爸育兒 發表于 科技2021-06-16

看到下面這組資料,你有沒有感到很震驚?有沒有為之前因為自己收入不高而整天抱怨的心態而後悔?

”不到5歲便夭折的兒童,每年有900萬。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產婦死亡機率為33%,而發達國家僅為0。018%。全球至少有25個國家,大多數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人口的平均壽命不超過55歲,僅在印度一國,就有超過5,000萬的學齡兒童,連簡單的課文也看不懂。”

上面這段文字,來自《貧窮的本質》這本書。看了這些資料,確實是很觸動人心的。生活中,有些人總以為自己收入太低,影響生活質量。其實,比起上面那些因為貧困而早早夭亡的人來說,我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

面對這麼寬泛、又十分棘手的貧窮大事,人們的反應會是怎樣的呢?

作者從某個大學的調查研究中發現,大多數人在初次面對貧窮問題時,人們的本能反應就是慷慨捐款,特別是在面對一個深陷困境的7歲小女孩時。

但是,如果讓人重新考慮別人的貧窮問題時,人們又會失去信心,覺得自己慷慨捐出的那點錢只不過是杯水車薪,甚至會質疑善款的安全性。讓人容易產生“貧窮的問題難以解決“的感覺。

普通民眾就是這種矛盾的心理反應,那些專家們,又是怎樣的反應呢?

作者告訴我們,很多喜歡侃侃而談的專家,並沒有討論怎樣抗擊痢疾和登革熱最有效,而是專注於那些“大問題”:貧窮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有多大程度上信任的自由市場?窮人能夠受益於民主制嗎?外來幫助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等等。

可是,只關注這些“大問題”,對那些身陷貧窮的人們,又有什麼幫助呢?作者對這種所謂的“專家”可沒什麼好感。

傑弗裡。薩克斯,是聯合國顧問,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所主任,也是一名貧窮問題專家,他為我們解釋了貧窮的本質:貧窮國家之所以貧窮,原因在於這些國家往往都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瘧疾肆虐,四周被陸地所包圍。

傑弗裡。薩克斯認為,如果沒有大量的原始投資,幫助貧窮國家解決這些地方性問題,這些國家很難提高自己的生產力。然而,這些國家卻因為貧窮無法支付投資回報,從而走上了“貧窮陷阱”。除非這些問題的解決能夠落到實處,否則無論是自由市場還是民主制,都幫不上什麼大忙。

但另一位曾經在高盛投資公司及世界銀行任職的經濟學家丹比薩。莫約,卻認為援助的弊大於利:援助使人們停止尋找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腐蝕地方機構並削弱其作用,導致一些援助機構形同虛設。她提出,對於貧窮國家來說,最好遵循一個簡單的原則:只要有自由市場和恰當的獎勵機制,人們就能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國人或自己政府的施捨。

一個是聯合國的顧問和貧困問題專家,一個是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他們的觀點剛好相反。我們到底應該相信誰呢?是相信那些認為授助能解決問題的人,還是相信那些認為援助只能使問題惡化的人?

這樣的問題的確讓人難以回答,因為他們說的理由,仔細想想,似乎都十分有道理。

比如,盧安達在遭受種族滅絕之後的幾年裡,得到了大筆捐款,整個國家逐漸走向繁榮;由於國民經濟得到了發展,盧安達總統保羅卡。拉梅開始制定政策,儘量不再接受援助。

針對世界上幾百個國家的資料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國家,並不比其他國家發展得更快,這些常常被認為是援助無用的資料。但持相反觀點的人卻認為,正因為有了援助,使這些國家避免了一場災難,如果沒有援助的話,情況會更遭。

儘管持不同觀點的人為援助的問題爭論不休,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點:我們應該在力所能及時,向窮人伸出援助之手。

從我們中國的扶貧政策、扶貧方法和扶貧效果來看,我比較支援那位曾任聯合國顧問的貧窮問題專家傑弗裡。薩克斯支援援助的觀點。

“扶貧扶志”,這是中國在扶貧工作中所堅持的理念。如果只是一味地把錢、物品等送到貧困戶家中,會讓貧困戶養成依賴心理。而讓貧困戶找到適合自己的謀生手段,學會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從此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才是扶貧取得了真正的效果。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如今,中國在國內解決貧困問題的方法得到了世界的公認。善良的中國人,在援助國外貧困國家方面,就比其他發達國家的援助做得更好。因為我們中國人是真誠地幫助貧困國家走出貧困的。而不像某些發達國家,所謂的援助,只是想從這些貧困國家裡撈取更多的利益,一旦覺得無利可圖,就會放棄援助。

非洲著名的坦贊鐵路就是中國授建的。這條鐵路建成開通以後,尚比亞前總理尼雷爾這樣說:”歷史上,外國人在非洲修建鐵路都是為了掠奪非洲的財富,而中國人相反,是為了幫助我們發展國民經濟。”他盛讚中國人修建的坦贊鐵路,對改善非洲人民生活的偉大貢獻。

可見,面對貧困,伸出援助之手,對解決貧困問題是非常有用的,就看你援助的態度是否真心實意,是否有謀取私利之心。而那些反對援助的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

TAG: 援助貧窮貧困國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