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由 小瑩時尚 發表于 科技2021-05-14

土司制度,曾經統治過利川幾百年的時間,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利川人,多少還是要知道一點兒才說的過去,不如就讓貧道帶大家粗略的瞭解一下吧。

一、利川土司分佈

1、施南土司,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設定,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改土歸流之前曾先後司治青巖、夾壁、龍孔地區(今毛壩境內),明朱元璋時期廢除,遷往宣恩,改土歸流之後,所屬部分歸入利川。

2、忠路土司,元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設定,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歸流,曾司治馬家壩、城池壩、忠路、舊司壩、獅子壩。

3、忠孝土司,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設定,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改土歸流。司治舊司壩後遷老司城再遷忠孝。

4、建南土司,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設定,司治中步營遷歸源寺,後來又變為忠路土司附屬。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

5、沙溪土司,明嘉靖年間設定,司治石龍堡。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

6、支羅峒,司治船頭寨,明嘉靖初年設定,嘉靖四十四年即廢止。

二、何為土司

土司,即土官,是妥協的產物,對封建帝王來說,是“以夷制夷”的懷柔政策;對

少數民族

首領來說,是儲存自身權力的一種方法。土司制度形成於元末,在明代發展較大,清朝宣告結束。

具體的土司制度十分複雜,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恩施地區土司屬武官,由朝廷頒發印信,每年需向朝廷進貢,並有徵調賦役的義務。

2、土司大多是宗族大姓任命,也是為了穩定少數民族的一種手段,恩施地區主要有“覃、田、黃、向”四大家族。

3、土司為世襲制,掌握著軍、政、經濟、文化及訴訟、

刑罰

等權力,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土皇帝。

4、土司也有品級之分,入流的有宣慰司(清代品級為從三品)、宣撫司、安撫司、長官司、蠻夷長官司。土司之下還有很多其他官職,由土司任命,一般為家族子弟。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5、土司治下百姓皆為農奴,沒有

土地

,除了要服兵役和勞役,還要向土司納貢。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恩施地區的土司制度在明代最勝,當時大小土司多達35個。土司制度事實上是一種十分落後的制度,是各種權力和稀泥之下的產物。不過在封建皇權成立的初期,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也只能權宜,對於社會安定和政權統一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三、改土歸流

流,就是流官,就是中央政府派往少數民族地區的官員,取代世襲土司,由國家直接任命,所謂鐵打的土司,流水的流官是也。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所謂土司制度限制了民族地區的發展,所以要改土歸流,當然不失為一種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根本的原因是,政府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措施而已。

改土歸流,其實在明代已經初現端倪,不過是極小範圍。清朝開始實行大規模的改土歸流,土司被髮往外地為官,並且禁止返回原籍,違者以犯上論處,十分嚴厲。原本土司地區改派流官管理,大大加強了中央的集權。清政府改土歸流,主觀上並不是為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進步,就像土司反抗改土歸流一樣,主觀上也並不是為了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進步,不過是權力的博弈而已,其本質上,與清政府削藩並無二致。幾千年,就那麼點破事兒。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當然,改土歸流從客觀上還是大大的促進了恩施地區的發展,增加了地區間的交往,土地變為民有,開闢了集貿市場,部分地區由自給自足的經濟變為商品經濟,解放了部分生產力,也催生了多樣的文化。

四、土司制度的意義

無論土司制度好或者不好,都還是有一定歷史意義的,主要體現在文物遺蹟和民族民間文化上。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恩施土司制度存在較久,如今仍有豐富的文化遺存,主要是墓葬、遺物和文物,比如唐崖土司皇城等。唐崖土司皇城遺址是目前全國儲存最為完好的土司歷史文化遺蹟之一,該遺蹟依山傍水,氣勢宏大,佔地有1500餘畝,共歷經了三朝400餘年,是恩施土司文化歷史的最好見證。此外還有土司墓葬和相關歷史文物的

發現

與保護,都不斷豐富了現在人們對那塵封歷史的想象,也將恩施的旅遊和文化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除了遺蹟和文物,土司文化對民間文化也有很深遠的影響。我手裡有一本利川民間故事集,粗略的翻看了一下,調侃和諷刺土司的不在少數,畢竟當時土司的統治地位和百姓之間的矛盾應該是很大的。除此之外,在一些地方戲曲中,很多唱段也有提到土司。從文化保護和旅遊發展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十分寶貴的財富,瞭解這些也可以更好的瞭解我們自身,也可以更好的向外宣傳,我相信還有更大的意義,不過我等凡夫俗子,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也是美事一件。

被稱為土皇帝的土司到底是個啥?

TAG: 土司歸流改土恩施利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