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由 瑞淵生活 發表于 體育2021-12-14

\“文化開啟了對美的感知。\”——愛默生

取名字的初衷僅僅是給剛剛降生在這個世界的嬰兒一個不同於別人的代號,便於交流時有所指代。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文化不斷介入生活,人們不再滿足於名字單純的區分功能,

開始注意取字時的美感和取字時的寓意藝術。

家長們不分晝夜地翻查字典,甚至花重金請人幫忙選字,只是為了給孩子取上一個好聽好記好用的名字。

於是名字不再是簡單的代號,除了迴避長輩用字、迴避消極用字這些基本內容,名字中的有些字是依據家族族譜,

有些字飽含著父母對孩子弘大的期盼和祝願。

名字不僅講究倫理綱常和寓意期望,還要注重平仄和諧音,因此每個人伴隨一生的名字裡面都藏著家人們絞盡腦汁的心思。

縱觀歷史時間線可以發現,

每個歷史時期大家的名字都有不同的特點

:民國時期的名字大多儒雅,\“雅生\”\“子儒\”等有才子佳人的韻味;新中國時期的名字大多熱情,\“國強\”\“解放\”等有進步奮鬥的含義。

而到了如今,名字卻失了文化色彩

,全班都是千篇一律的\“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的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古人對名字取字十分重視,名字裡的字都有自己的出處,歷史上有這樣的講究:男子取名看《楚辭》,女子取名看《詩經》,從文看《論語》,習武看《周易》。

正是因為這幾本書有自己的性格劃分和取向設定

,讓人一聽了名字就對眼前的人有了初步的個性印象:如\“修遠\”是勇敢堅韌,\“佳宜\”是溫柔賢淑,\“晏平\”是溫和公正,\“毅凡\”是果敢剛毅。

民國時期的名字也很有特點,總帶著滿滿的書卷氣息,明明是常見字卻拼湊出不一樣的韻味,唸了他們的名字,彷彿就像讀了一首詩,落凡而不落俗,

這與當時的文化潮流有著直接的關係。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建國時期的名字了,男生喜歡用\“軍\”\“國\”,女生喜歡用\“豔\”\“紅\”,一方面有歷史方面的原因符合時代特徵,另一方面有文化層次原因,名字的選擇餘地不高,於是拼湊成非常樸實接地氣的名字。

到了

如今這一代,名字取字兩極分化

,一部分父母喜歡用生僻字,想以此顯示出自己的文化水平,卻不知不過這個做法並不被大家受用,看清了名字卻讀不出來,總會引起尷尬。

雖然不容易重名,但完全注重名字的華麗外殼,忽略了取字的文化核心;另一部分則喜歡用大眾字,還是同一批大眾字:宇軒,梓涵,雨萱……重名率非常高,不僅增加了周圍人的記憶難度,也失了名字的區分作用,與取名字的初衷背道而馳。背後原因:時代平和,文化遺忘

很多人會疑惑,明明社會一直在進步,現代人的受教育程度也越來越高,瞭解和學習的知識面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為什麼我們的名字卻失了味道,甚至是極具大眾化呢?

如今的名字只是名字而已,取名字好似也不再是一件絞盡腦汁費盡心思的事情,只需要隨波逐流就好。其實背後的原因無非就是以下兩點: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第1, 時代的確在穩步發展,社會的確在不斷進步,但

美滿幸福的生活逐漸弱化了時代特點,

越讓人難忘得越是激進的,與歷史各時期相比這樣簡單的幸福反而顯得難得又平庸。

當然無論讓任何一個人選擇,都不會為了時代特色而拋棄眼前的幸福,但我們不可否認沒有了時代衝擊是名字缺少特色的原因之一。

第2,

知識儲備在進步,文化涵養卻在退步

。現代生活最大的特點就是快節奏,我們每個人都在被生活向前推,在各自的城市裡馬不停蹄地奔跑,只有不斷超越才能爭取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第3, 這樣的生活不斷促使功利心的形成,為了高考為了工作為了養家……我們每天吸收的東西很多,真正沉澱下來的卻少之又少。

傳統文化在指縫中不經意間流失,造成名字大眾化的結果。

沉澱文化素養,豐富內心世界

其實文化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在日益浮躁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彷彿大霧四起,我們看不清周圍也看不清自己。

顯然這並不是一個健康積極的狀態,那麼如何在高壓力高強度的生活在找到平衡就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社會一直在給我們做加法,而我們需要給自己做減法。

這種選擇不是逃避,而是另一種積極。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當你看清生活,就會明白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同時豐富了自己的內心世界。

其實

我們從未停止對於傳統文化追求的腳步

,每一個歡度的中國傳統節日,每一個不肯省略的節日習俗,每一幅帶著祝福的春聯,每一句酒桌上的賀詞都是悠長傳統文化流淌在我們骨髓上的印記。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支撐我們前進的精神動力,我們不該也不能遺忘。所以

呼籲大家在繁忙的生活中抽出一點點時間豐富自己

,沉澱自己,無論是《詩經》、《楚辭》,還是《論語》、《周易》,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無盡的財富。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我們必須繼承一切優秀的文學藝術遺產\"

我們不再滿足於觀察名字大眾化的問題表面,我們探索到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缺失,揭露的是快節奏與慢生活之間平衡的深刻問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困惑,不必焦慮不必憂心,而是要選擇正確的態度積極解決問題。

全班都是子墨,梓萱越有文化越不會取名,我們究竟遺失了什麼

文化流失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們意識不到文化流失

,找到問題的關鍵才能對症下藥。那麼就從一個小小的名字開始吧,透過我們的改變讓未來的孩子們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特別代號,他們也註定會成為未來社會的特別代號。

TAG: 名字文化我們取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