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當村支書的三爺爺,喪偶之後,帶著表侄媳婦私奔了

由 yubodeland 發表于 歷史2021-04-18

文:晚秋

圖:來自網路

三爺爺是共和國的同齡人。文革前老初三的底子,在農村也算是文化人了。只因為他在同歲人中的輩分高,而顯得老成持重,胸有城府。偏於內向的性格,使他無論喜與憂、愛與恨,一切都深藏於心中。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他擔任大隊支部書記。大隊是由四個自然村,共十個生產小隊組成。任職期間,將大隊兩千多人管理得井然有序。有德有威,指揮若定。

三奶奶不識字,地地道道的農村家庭婦女。自幼患有先天性心臟病,一隻腳有些跛。雖然身體有恙,但心地善良,樸實、勤勞、能幹。

三爺爺雖相貌平平,中等身材,但頗有些文化氣質,之所以娶了跛腳的三奶奶為妻,皆緣於當年一個窮字。因為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帶著他和兩個姐姐艱難度日,這樣的家庭狀況在婚配時沒有資格去挑選,只要對方同意。自己滿不滿意,並不重要,即使心有不甘。

三奶奶很爭氣,過門後一連生了兩個兒子,都健健康康,沒有遺傳她的基因。倒是她自己,因為心臟不好,每一次分娩都和死神打一次交道。一九九零年,終因患了一場重感冒,誘使心臟病復發,搶救無效而去世,時年四十歲。

三奶奶一走,三爺爺愁腸百轉。夫妻間雖非情深意篤,可畢竟一個屋簷下生活了近二十年。三爺爺又是個極要面子,自律性很強的人,兩人從未當著外人而面紅面赤過。所以每當回到空蕩蕩的家中,還是會流下感傷的淚水。只恨造物弄人,讓他遭遇中年喪妻之大不幸。

左鄰右舍鼻涕一把淚兩行地進行著空洞的勸說。村莊很小,百十口人,大多都是本家。一條東西路把村子隔成路南和路北,如有人站在路中間大聲說話,幾乎全村人都聽得到。三爺爺家住路南。

路北有戶外姓人家,姓餘,家裡長輩是三爺爺的老表哥。十多年前不知何故由外鄉遷移過來。家中四女一男,四個女兒相繼出嫁。

兒子餘華,1960年生。瘦瘦高高的個子,五官端正。論相貌在農村是少有的俊男。小學帶帽的文化。娶妻小榮,兩人同歲。小榮性格溫柔典雅,餘華能吃苦,肯幹活,倆人心無旁騖,一心一意過日子。一子一女,均在上小學。

他媳婦小榮眼見表叔家如今遭遇不幸,表嬸子不在了,家裡沒有了女人,爺兒三個的吃飯都成了問題。表叔還要′忙工作,常常顧此失彼。再說表叔還有恩於她,當年孃家兄弟招工時曾助過一臂之力。作為親戚理應相幫,無可厚非。

因此小榮常常抽空去幫忙做做飯,收拾收拾家務等。幾年來下來倒也相安無事。這期間,三爺爺的大兒子已經結婚。

時光荏苒,一晃四年過去了。一九九四年春天的一個早上,大隊部那邊傳過話來,讓三爺爺趕快過去,有要事商量,可無論如何也聯絡不上他。家裡、地裡、親戚、朋友處都沒有了他的蹤影。緊接著餘華家裡也傳出了訊息,小榮不見了。

難道…………?人們不敢想下去!村裡也炸了鍋。尤其是餘家,孩子還小,所以發了瘋似的尋找。時間一天天過去,音訊杳無。最終人們不得不接受這一現實: 表叔帶著表侄媳婦私奔了!

這怎麼可能呢?三爺爺是一貫受人尊崇的長輩,是全大隊二千多人做人的典範,是極其自律,講究,愛面子的人,怎麼會做出有悖倫理道德,違反公序良俗的事?怎能罔顧一切,甘冒不韙呢?

究其原因,終歸還是囿於一個“情”字!因為人類是世界上唯一的高階情感動物。

幾年間,小榮透過在對錶叔及其家庭照顧期間的頻繁接觸,表叔的溫文儒雅的氣質、運籌帷幄的能力、遇事時的沉著冷靜無不強烈地吸引著她。從只知道出力的年輕的丈夫身上是體會不到的。小榮由欣賞,到崇拜,到愛慕。

再說三爺爺與三奶奶雖然經過了近二十年的婚姻歲月,因沒有感情基礎,只是相伴過日子,從不知情為何物。與小榮幾年的相處以及耳鬢廝磨,她的清純,善解人意,以及她對他細心熨貼的照顧,象一股甘泉注入了他本已乾涸的心。產生了從未有過的異樣感覺。

他的內心也有過掙扎,然而,愛的力量太強大了,最終感情戰勝了理智。今生如果能和小榮生活在一起,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付出任何代價他認為都是值得的。即使丟掉支部書記的職務,即使身敗名裂,即使面臨的是萬丈深淵也在所不惜,死而無憾!

既然主意已定,一切準備就緒,在一個黎明前的時分,兩人相約,悄悄地離開了共同生活的家園,從此開始了居無定所的日子。為了生存,他們做過保潔,當過保安,到南方打過工,倆人流浪著,並快樂著。

此時的餘華,奪妻之恨令他怒火中燒,憤怒得像一頭困獸狂嘯不已。日以繼夜地往復在村中的小路上歇斯底里地發洩著。找表叔的兒子們拼過命,去鄉里告過狀。領導說,已經把他的大隊支書撤掉了,其餘的問題已不屬於鄉里管轄的範疇。

餘華絕望了,無奈地承受著命運強加給他的一切。每一天無不在憤怒、痛苦、羞恥中度過。

憤怒過後,孤獨難耐之時也渴望著再找一個伴,但又談何容易。曾有過幾個女人走馬燈一樣在他的生活中作過短暫的停留,其中有拾荒的,要飯的,來歷不明的。終因餘華的經濟能力有限而未能留住她們。最近和他生活一起的安徽女人,是從徐州勞務市場領來的。但願這一個能陪伴的長久一些。

餘華和小榮的兩個孩子很爭氣,尤其是男孩,並未因家庭的變故影響學習,而是更加倍努力。最終以優異的成績考取西安某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但是自上大學後一去至今,再也沒回過老家。

老家的村莊於三年前拆遷,二零二零年底政府予以了安置,並同時有幾個小區可供選擇。三爺爺的兩個兒子共賠償了五套房。每家兩套,留了一套給父親。

三爺爺如今已到古稀,和小榮輾轉異鄉二十七年後,最終葉落歸根。

餘華和安徽女人住進了相距七、八里外的小區。兩家自此分居兩地。

當年的小村莊已不復存在,原址上已建起了公園。美麗的公園內楊柳依依,花團錦簇,蝶飛蜂舞,遊人如織。

村莊的消失,歲月的遞嬗,並沒有淹沒人們的記憶。這裡曾發生過的一個離奇跌宕、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以及故事中三個人的命運仍時時刻刻牽動著所有見證者的心。

正所謂: 曲終人未散,到底意難平!

TAG: 小榮爺爺餘華表叔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