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劉邦為什麼可以取得最後的勝利?

由 海叔說春秋 發表于 歷史2023-01-16

有人說,劉邦是因為臉皮厚打敗了項羽,成為天下之主。

也有人說,劉邦是善於攻心,收納天下人才,最後統一天下。

這些說法都在其理,但是忽視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如果按照當時的社會傳統來看,貴族依然流行世襲制。說直白一點,也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社會階層的固化是很難改變的。

這種傳統的裂口事實上出現在什麼時候呢?大致應該就是在陳勝起義的時候。陳勝講過一句話,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為什麼陳勝的這句話會出現在史書中,而且還是作為正面言論來書寫的。背後難道只是司馬遷的尊重史實?當然不會那麼簡單。

陳勝起義後,有很多當時不算貴族後裔的人群站在了風口浪尖,他們成為了攪動時代風雲的人物。陳勝身邊的那些普通人也稱王稱霸了。

時間軸如果向前向後延伸百餘年,就可以看到,那個時代裡大多數原來的老貴族子弟們都遭遇了相當悲慘的命運。戰國七雄們的貴族們,大多數死在了秦國的統一戰爭中。而秦國的貴族命運也好不了哪兒去,陳勝起義後,天下又陷入諸侯紛爭的格局,項羽、劉邦紛紛起事,秦國的那些貴族死的死,流亡的流亡。貴族,不是個好身份。

於是,陳勝說出的那句話,成為改變時代的最重要的命題。那些帶領大軍叱吒疆場的貴族子弟們,他們對於自己的命運或許依然存留著某種擔憂。那便是,今天我打了勝仗,今天我稱王稱霸,明天我的命運又將如何?明天的子孫的命運又將如何?

前車之鑑,韓國王族後裔韓王信,趙國王族後裔趙王歇,魏國王族後裔魏王豹,還有楚王族後裔義帝心,大多都是在楚漢戰爭中丟掉了性命,即便韓王信苟活至漢王朝建立,最後的結局還是落得個身首異處。即便如秦始皇的子孫、項羽的家族,也都遭遇了悲慘的結局。

於是,所有起事的人物們,包括張良等原六國貴族在內的謀臣們,大致都不想成為出頭鳥,更不願意成為天下之主。大家也才會選擇一個沒有貴族身份的劉邦成為天下共主,按照這樣的方式思考,毋寧說選擇劉邦當皇帝,其實是讓劉邦當了大家的替罪羊而已。

同時,劉邦這個人又很是有自知之明,他曾經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這就是把身邊最親近的臣子都誇讚了一番。

這樣的胸襟,自然也讓臣屬更是願意跟隨左右。

因此,司馬遷後來在史書中講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句話不只是對陳勝的稱讚,也更是對劉邦高祖的稱讚。以庶民之身,幾經磨難,爬上九五之尊,第一是靠了身份的優勢,第二則也是靠了運氣,第三才是靠了劉邦自己的用人本領。

釋出於:四川

TAG: 陳勝劉邦貴族後裔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