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古墓出土一本古書,看到書名後,考古隊長大呼,原來傳說都是真的

由 遙看山河五嶽 發表于 歷史2021-12-14

夫攻強,必養之使強,益之使張。太強必折,大張必缺。攻強以強,離親以親,散眾以眾。

我國曆史悠久,湧現出了很多好的史書,正史包括歷朝歷代的實錄,像《漢書》新舊《唐書》《隋書》等;文學性強點的有四大名著,或是《封神演義》《山海經》這一類。

除了這些書外,還有一些實用性比較強的書,比如兵書,古代戰事頻繁,兵書就是不可多得的學習資料,歷史上的兵書不少,像《孫子兵法》《武經總要》《孫臏兵法》等,這些兵書知名度很高,而且留存於世,所以神秘感不強,跟另一本書正好相反。

奇書《六韜》,歷來備受推崇

歷史上還有一部兵書,它的知名度也很高,但在這樣巨大的光環之下,它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是很神秘的,它就是中國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太公》的兵法部分——《六韜》。

《六韜》,又叫《太公六韜》《太公兵法》,相傳是由姜子牙所著,說起《太公兵法》,很多瞭解劉邦的都知道,他的謀士張良曾經在碰到劉邦後,故意用《太公兵法》考劉邦,結果劉邦全聽得懂,這時他考過的人當中沒人做到的,於是張良決定跟隨劉邦,為劉邦建立西漢立下了不世之功。

《六韜》全書有六卷,共六十一篇,近兩萬字,此書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的領域很多,而不僅僅是戰爭,還包括戰略論、戰術論,故此,它很受歷代帝王及謀士的喜愛,謀士中除了張良,諸葛亮也很推崇。

《六韜》被清廷定為假書,讓人唏噓

前文提到這部書很神秘,原因就在於從南宋開始,它就被懷疑是假書,人們覺得這本書神神叨叨的,不是正規的書,但還只是流言,沒有被最終確定,直到清朝,清廷直接將其視為假書,給它貼上了假書的標籤。

受此影響,對《六韜》的研究就此擱置了下來,這本書的廬山真面目也就無法再重見天日,如果照這樣的情形發展下去,世人可能真的見不到這本奇書了,但後來事情迎來了轉機。

重見天日,好事一樁

1972年的4月份,我國的考古人員在山東臨沂一帶進行考古工作,最後在臨沂銀雀山漢墓中,發現了很多竹簡,這些竹簡儘管過去了這麼多年,但依舊儲存完好,除了散落的竹簡,考古人員還發現了一本完好的竹簡古書。

這可是個不得了的發現,只要是竹簡書,那年代肯定很久遠,果然,考古人員就發現,這本古書的名字就是《太公》,共由50多枚竹簡組成,與此同時,還有《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也出現在古墓中。

《太公》的出土,直接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太公》至少在西漢時期就已經傳播很廣了,進而可以得知,其兵法部分的《六韜》並非如清廷所說的那樣是一部假書,這樣的發現,讓考古隊長大呼:原來傳說中的《六韜》是真實存在的。

古墓出土一本古書,看到書名後,考古隊長大呼,原來傳說都是真的

《六韜》的六卷分別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每一卷都記載著在打仗的時候應該注意的不同方面,比如卷一,說的就是在作戰前,對內要富國強民,對外要知己知彼,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再比如卷三,卷三的內容就是在戰爭中要調動對方,選擇將領、嚴明軍紀,然後確定如何發號令、傳達資訊,還指出要注意天時地利、武器裝備和物質供應等。

古墓出土一本古書,看到書名後,考古隊長大呼,原來傳說都是真的

《六韜》在國外也頗受歡迎,一些國家的軍事學校把它當作主要的教科書,可見其地位,作為我國的瑰寶,對《六韜》的保護和傳承,是每一代人的責任。

TAG: 六韜太公兵法假書竹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