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動不動就“和親”的唐代,到底送出了多少位真公主?

由 所謂學館V 發表于 歷史2021-12-13

文/大橙子“和親”一詞在先秦古籍中已多有出現,如《禮記·禮察》中雲“禮儀積而民和親”,《周禮·地官》中雲“比長,各掌其比之治。五家相受,相和親;有罪奇邪,則相及”,其意多指和睦、和好、親善等。從漢朝開始,“和親”成為一種處理中原王朝與周邊民族或政權關係的政治聯姻策略,之後歷代多有沿用,尤以唐朝為甚。 據不完全統計,在唐代不夠三百年的時間裡,共確定過20位公主與10個不同民族的和親聯誼,其中真正成行的有16位公主與7個民族。這些永遠化身為中原王朝外交政策一部分的女性是如何選出來的?其真實身份又為何?

圖/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臣圖01 皇室女雖然皇帝往往捨不得將愛女嫁去“蠻夷之國”,但這20位被確定為和親公主候選的人選中還是有6位“真公主”的。“真公主”可以分為兩類,一類為皇女,即皇帝的女兒,分別為新興公主、寧國公主、鹹安公主;第二類為皇妹,即先皇的女兒,皇帝的妹妹,分別為永安長公主、太和長公主和安化長公主。 但在這六位中新興公主、永安長公主並未成行。新興公主為太宗幼女,薛延陀真珠可汗夷男遣使求婚時,唐太宗對侍臣講:“北狄世為寇亂,今薛延陀崛強,須早為之所。”“朕為蒼生父母,苟可以利之,豈惜一女?”遂以新興公主許婚。但太宗雖已許婚,卻頗有憐惜之意,要求薛延陀備重禮迎娶。後來薛延陀未能如期備禮,唐太宗便取消了婚約。永安長公主則因為準備成婚的保義可汗去世,因而未能出嫁。

圖/金城公主進藏圖02 宗室女宗室女可以分為親王女、宗室近親女和宗室外甥女三類。其中出身於親王之家的有二位,即金城公主和金山公主。除親王以外,其他同姓宗室成員即所謂“宗室近親”。和親公主中出身於宗室近親家庭的有三位,即弘化公主、文成公主及和義公主。出身宗室外甥女的和親公主是三類之中最多的,共有七位,分別為永樂公主、固安公主、燕郡公主、東光公主、東華公主、靜樂公主和宜芳公主。在後世廣為傳送的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均為唐王朝的宗室女。如根據《唐會要》卷6《和蕃公主》所說,文成公主為“宗室女。貞觀十五年正月十五日封,降於吐蕃贊普弄贊。”《新唐書》卷216上《吐蕃傳》中也說:弄贊固請婚,“十五年,妻以宗女文成公主。”但關於其親生父母,史籍中無明確的記載。

圖/文成公主入藏圖03 大臣之女大臣之女在和親公主中所佔的比例最少,只有金河公主和崇徽公主二位。不同於其他與皇室有著或遠或近血緣關係的公主,這兩位和親公主均出自異族。金河公主是被唐王朝冊封為“十姓可汗”的匈奴首領阿史那懷道的女兒。將少數民族首領的女兒封為公主,並以皇女的身份進行和親,這在唐代和親史上是一個特例。 崇徽公主是以唐代宗養女身份與回鶻和親的,但其真實身份為鐵勒族人僕固懷恩的女兒。僕固懷恩為曾在唐軍收復兩京的過程中“皆立殊功”,被封豐國公,“上憐其功,置其女宮中,養以為女。回紇請以為可敦,夏,五月,辛卯,冊為崇徽公主,嫁回紇可汗”。參考文獻:範香立:《唐代和親研究》,合肥:安徽大學,2015年;周佳榮:《唐代和親公主的出身問題》,《西安聯合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劉美崧:《唐代真公主與回紇的和親》,《江西師院學報》1981年04期。

TAG: 公主和親宗室文成公主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