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家長課堂】孩子出生後,父母要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食物和母親呢?

由 愛吃苦瓜_摩西 發表于 歷史2021-06-29

如果不是仁慈的命運保護嬰兒,不讓他意識到因與母親和母體內的生活“分離”而產生的焦慮,嬰兒在出生時必定會感到死亡的恐懼。

甚至出生後,他與出生前相比幾乎沒什麼不同:他分辨不出物體,沒有意識到自己及外部世界。他只能感到溫暖與食物的直接誘惑,而不能把溫暖與食物同其來源“母親”區別開。

母親是溫暖、是食物,是滿意和安全的和諧狀態。只有內在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身體之外的物只有符合我的需要才是真實的。

孩子發育成長後,開始能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去理解事物,飽食的滿足不同於對母親的乳頭和她的乳房的感受。

他注意別人的反應,明白吃東西時媽媽會微笑,哭泣時媽媽會把他摟懷裡,甚至他便溺時媽媽也會表揚。所有這些感受可概括為:我被愛。

我之所以被愛,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因為我無以自助,惹人喜歡,因為母親需要我。歸納成公式便是:我因我的樣子被愛。

或者也可以說:我是我,所以被愛。這種被母親所愛的感受是被動的。我不必為了被人愛而做任何事——母愛是無條件的。要我做的只是存在。母愛是極樂,是安寧,它無須索取,不必報償。

但母愛的無條件性也有一方面被忽視了:它不僅無須報償,也無法索取、製造和控制。如果它出現,便像是恩賜;如果它不存在,似乎像是一切美好事物都消失了——誰也無法創造它。

對大多數八歲半到十歲的兒童來說,被愛的問題幾乎是全部。這個年齡的兒童還不會愛。他很感激、很高興被人愛。

兒童成長到這時,一種新的因素加入:由於自己的活動而產生一種愛的新感情。

孩子第一次想到要給予母親或父親某種東西,想到創造某種東西——一首詩、一張畫,或任何可能做成的東西。在兒童生活中,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愛轉變成愛,轉變成創造愛。

從第一次愛的衝動到愛的成熟需要多年時間。最後,這個兒童(現在已是青年)超脫了自我的中心,別人的幫助不再是他滿足自己需要的主要手段。別人的需要與自己的需要一樣重要。其實,前者已經變得更加重要。

給予比接受更令其滿意、高興;愛甚至比被愛更重要。透過愛,他擺脫了由自戀和以自我為中心這種狀態形成的孤獨和隔離的牢籠,他感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協調。

【家長課堂】孩子出生後,父母要如何正確看待孩子的食物和母親呢?

他感到由愛——而不是由接受愛的依賴性——而產生了愛的力量。

童稚的愛遵循:“我因被愛而愛”這一原則,成熟的愛遵循“我因愛而被愛”。不成熟的愛宣稱:“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TAG: 母親需要兒童母愛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