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大明王朝1566》裡的馬寧遠,是官場愚忠的典型!

由 娃哈哈訪蕊 發表于 歷史2021-06-16

在《大明王朝1566》中,馬寧遠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如楊金水評價的“肯幹事,認上司”是他的長處,他是個耿直的人,但也因為過於耿直,沒有權謀之心,才被何茂才那一夥人利用,做了劇中第一個被犧牲的棋子。

改稻為桑國策出來以後,杭州知府馬寧遠便立刻開始貫徹國家政策了,他調軍隊踩踏秧苗,逼稻農改種桑苗,引起民眾不滿。在戚繼光把部隊帶走後,面對群情激奮的農民,常伯熙害怕了,想勸馬寧遠把齊大柱他們放了。馬寧遠一句“怕死了?怕死就把紗帽留下,你們走。”一句有氣勢的話就可以把他跟奸詐之徒分開,也可以看出他自認為所做的一切,是合理合法的。

“本府臺現在就一個人站在這裡!敢造反的就過來,把我扔到這河裡去!”

“改稻田為桑田是朝廷的國策,你們要麼自己改,要麼賣給別人改,死一千個人,一萬個人,全浙江的人死絕了也得改!”

“戚繼光把兵帶走了,朝廷還有百萬官兵!聚眾對抗,本府臺這條命陪著你們!”

至此,一個耿直愚忠的基層辦事官員的形象就完美呈現了。馬寧遠的所作所為,在他的位置看來並沒有什麼不對。以他所知的侷限,改稻為桑對民眾並沒有什麼不好,在誣陷齊大柱是海盜頭目網直手下時他理直氣壯地說“改稻田為桑田,上利國家,下利你們!這麼天大的好事,就是推行不下去!今天居然還聚眾對抗!現在明白了,原來是有倭寇在煽動造反!”

從後面毀堤淹田事發以後和胡宗憲的對話我們得知,他也是出身貧寒,父母妻子都是老實巴交的鄉下人。多虧胡宗憲的賞識和提拔,他才得以做到杭州知府這個位置。但是這樣的一個人,不為下,只唯上,耿直愚忠,一心想著為朝廷辦事,卻考慮不到以後百姓怎麼生活的問題!

那他為什麼同意幹毀堤淹田的事呢?他認上司,就是對胡部堂有著深厚的感情,時刻想著替胡部堂分憂。不想胡部堂夾在中間難受。改稻為桑這個事情是他具體去落實的,碰到了很多困難,這是他最直觀的感受。鄭泌昌、何茂才、楊金水他們繞開胡部堂,給他施壓,並利用他對胡部堂的愚忠哄騙他的時候,他明白這個局有危險,不能讓胡部堂陷進來,他才願意為了替胡部堂分憂而豁出去幹。

他好騙,因為他忠於朝廷,知恩圖報,又沒有私心,自身又耿直且缺乏權謀和足夠的見識。在這一場哄騙裡,楊金水他們說了毀堤淹田是嚴閣老和小閣老的意思。把田淹了,用足夠的糧食向受災戶買田,既可以把

政策落實,還不會有不良影響,即使是大罪,但也是按高階領導意思辦的,某種程度上就是按朝廷的意思辦的,還能幫助胡部堂,所以馬寧願意幹。

之後馬寧遠跟胡部堂謝罪,說的一番話足見他這樣做的原因,他自認為這個事情如果自己不做,胡部堂也不會做,就無法在上級那交差,陷入危險的困境。

“我對不起部堂。但我對部堂這顆心還是忠的。”“我是個舉人出身,拔貢也拔了幾年,當時如果沒有部堂賞識,我現在頂多也就是個縣丞。我,還有我的家人,做夢也沒想到我能當到杭州知府。從那年跟著部堂修海塘,我就認準了,我這一生,生是部堂的人,死是部堂的鬼。現在我終於有個報答部堂的機會了……”

馬寧遠就是這樣一個耿直愚忠的人,不管是古代,還是當下,都是官場愚忠的典型!他忠於上司,忠於朝廷,忠於體制,自然也忠於自己當初的選擇,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會擔責。卻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被坑入局,成為第一個被犧牲的棋子。可悲,可嘆!

《大明王朝1566》裡的馬寧遠,是官場愚忠的典型!

TAG: 胡部堂部堂寧遠耿直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