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藥真的溫和嗎?別再掉入經驗主義的陷阱了

由 PSM藥盾公益 發表于 健康2021-04-27

作者:廣州市胸科醫院向日葵分站 林旭敏

“有病治病,無病養生”是很多依賴中藥人的口號,中藥也被標榜在各種保健品、美顏減肥。很多人也認為中藥是純天然的產品,不會產生任何的毒副作用,很多人由於醫學知識不夠,營銷團隊三言兩語就把他們騙入“中藥至上”的陷阱,人們不僅沒有發現常識的誤區,還乖乖為各種營銷買單。

中西藥的優劣勢

現在很多人對於中藥的態度兩極分化的特別嚴重,一種是絕對崇拜,一種是絕對否定。其實中藥和西藥一樣,都有其優勢以及不可避免的劣勢,是需要辯證看待的。

學界有句話叫中醫不是一門科學,而是一門經驗學。中藥的的臨床經驗經過了數千年的積累和打磨,屬於正面積累的經驗知識。而西藥的應用結果更多是從動物實驗的結果,這些資料並不一定是正面的。也就是說從動物身上看出沒有問題,並不代表應用在人身上就沒有副作用,而且不能證明這種替代應用藥物方式偏差到底是多少。

儘管西藥研發的後期也會在人身體上實驗,但是實驗資料的有限性也不可避免的影響結果的準確性。畢竟西藥不像中藥經過了那麼多人身體的應用實踐。

但中藥在技術方面則處於劣勢,這是非常明顯的。

西藥因為能較快地吸收多學科技術的方法,將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1、從藥物資源角度來說

西藥更加豐富。我們所說的中藥主要是天然的植物,但是中藥資源豐富不等同於中藥豐富。真正的中藥資源,即使是常見的中藥,目前也處於短缺的狀態。將很多天然的植物作為中藥略有失實,因為它們既可以作為中藥進入藥方,也有可能作為西藥進行研究。而且我們所知的西藥大多數是合成物,中藥並不包含人工合成化學物。所以對於藥物資源上,西藥更具優勢。

2、從對人體和疾病的認識角度看

中藥的理論更加成熟。中醫藥學認為人是一個動態平衡,人處於平衡狀態時則健康。但由於人總是受到外界影響,而呈現出體內的風寒暑溼燥火,以及情緒喜怒憂思悲恐驚對於身體器官機能的影響,人體的平衡始終處於打破重整的狀態。西藥雖認識到了人的整體性,但從區域性研究生理、病理等指標變化的平均值作為衡量健康與疾病的根據。

所以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中藥針對人體,西藥針對人的病。

3、對於藥物和食物的角度看

中藥學的思想更為先進。中醫藥學認為凡是進入人身體的物質均會影響身體平衡,所以藥食兼用,以藥入食、以食為藥。

而西醫藥學將藥作為改變人身體部分指標的物質,因其作用突出明顯才稱為藥物,所以認為“藥物豈能當飯吃”。

舉個例子,生病的時候去看西醫,醫生說要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等微量元素,但是沒說吃什麼。那從中藥學的角度看,蔬菜水果可不能隨便吃。本來是上火、便秘結果吃了很多荔枝、橘子,結果火力更旺了。本來脾胃虛寒,吃了一通西瓜、冬瓜,等涼性食物,結果導致了腹脹腹瀉。所以,中藥學在藥物和食物上的理解是更加先進的。

從治療效果的精確性和準確性來說,中藥和西藥各有利弊。中醫藥學和中藥,注重宏觀的知識諸如陰陽、中庸等,所以“治根”。西醫藥學及西藥更注重微觀,所以“治本”。中藥在治療過程中更具有準確性,將其身體、藥物放置在宇宙的大環境中,更多考慮人的身體實際,著重提升人的身體健康,但是中藥很少能解決急性的疾病,未達到西藥研究的細胞水平、分子水平的程度。

西藥在微觀的方面更具優勢,見效快且精確度高,但是西藥具有更多的毒副作用,準確性不高。

比如在感冒的時候,服用西藥。它的主要成分是氨酚烷胺,服用過後症狀明顯減輕,但是有明顯的嗜睡、頭暈、乏力、噁心症狀的出現。而主要是中藥成分的感冒藥則不需要擔心,服藥之後嗜睡、乏力等症狀,即便是學習工作也不會受影響。

人們對中藥的常見認知誤區

在我們的經驗主義裡,中藥都是純天然無毒無害的。但是中藥並非沒有毒性,也不比西藥的安全性更高。中藥和西藥一樣都屬於有針對性和具體用量的藥品,在人的身體裡都會產生副作用。大多數中藥都要經過肝臟的代謝,如果過量服用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跳出知識誤區的陷阱,科學地認識中藥,利用中藥為身體健康加分。

誤區1:將中藥當補品長期服用

中藥確實有治病、養生的功效,但是如果身體健康,體能旺盛,完全沒有必要將中藥作為補品長期食用。是藥三分毒,如果過量服用中藥,肝臟代謝就會跟不上。加劇了肝臟負擔,明明沒病因為養生導致肝臟出現問題豈不可悲?在不具有系統中醫藥知識的情況下,只憑自己看到的隻言片語的中藥知識是沒有辦法處理複雜的身體平衡的。

誤區2:大劑量服用中藥美顏減肥

目前很多含有中藥成分的保健品大肆出售,且價格不菲,聲稱長期服用無副作用。很多人打起了利用中藥美顏瘦身的想法,追求美麗漂亮的人企圖使用健康不費力的方式。這與想要賺快錢的藥商一拍即合,正所謂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很多人服用的減肥產品中含有大黃、蘆薈等苦寒瀉下藥。長期服用會導致急性肝損傷、免疫力低下,還可能導致月經過多引起貧血、卵巢受損引起閉經等。專家稱,透過中藥快速達到美顏瘦身的目的並不靠譜,還會打亂身體平衡。這些產品並非全部不可信,但只能作為減配美顏的一個輔助,不能過度依賴於服用藥物。

誤區3:遍求各種秘方、偏方,並對此深信不疑

相信很多人看到過在電線杆或者牆上貼著很多中醫偏方、祖傳藥房專治各種不治之症。甚至有很多人不去專業規範的醫院就醫,遍求各種秘方、偏方。專業藥師解釋其實這是很危險的,因為第一不能明確醫生治療手段是否高明;第二秘方並不適用所有的人群,也許奏效的只是巧合;第三服用的藥物大多數會損害肝臟。而且如果因為秘方用錯了藥,反而會耽誤病情。所以,對於秘方和偏方我們要擦亮眼睛去對待,不可盲目相信。

服藥的誤區這麼多,我們該如何避免踩雷呢?

正確認識中藥的使用很有必要。首先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藥物,因為我們不具備系統的藥學知識,而且很多中藥的毒性我們也不明確,在醫生建議和指導下才能減輕毒副作用。其次服用中藥的時候要清淡飲食,本著藥食同理的原則。如果食用辛辣刺激或者寒性食物,可能會影響藥效的發揮。專家建議不要將中西藥一起服用,除非有專業醫生的指導。因為多種藥物在體內會發生相互作用,可能會導致肝毒性的積累,引起肝損傷。

中藥看似溫和,其實真的不好惹

因為對於中藥的錯誤性認識,中藥濫用已經成為一個重災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釋出的資料顯示,中藥的不良反應在藥品反應不良中的趨勢逐漸升高。中藥相對於西藥更加溫和,但是也不能排除它含有的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

據不完全統計,引起過敏反應的中藥多達150種,這使得過敏反應在中藥中很常見。比如首烏、鴉膽子、天南星、紅花等就會引起面板過敏反應,出現瘙癢、皮疹、嚴重者出現多形紅斑。很多藥物也會導致過敏性休克,諸如雙黃連、複方丹參、魚腥草、清開靈、脈絡寧、腦活素。所以服用藥物要想盡可能避免不良反應一定要謹遵醫囑。

2、毒性反應和肝腎損傷

毒性反應輕者表現為頭暈、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嘔血、便秘等,重者心跳、呼吸驟停甚至死亡。而山豆根、五加皮、苦杏仁、紅茴香、細辛等藥物會引起毒性反應。很多藥物對肝臟的損害也很大,肝腎作為身體的解毒樞紐。如果長期的服用中藥會導致肝臟積累過多的毒性物質,損害也不容小覷。

3、致癌風險

比如千里光、野百合等中可能含有致癌成分。而且即便是有些中藥本身沒有致癌作用,但與其他有致癌作用的藥物相互作用時,致癌的風險大大提高。而且醫學家發現中藥在潮溼的環境下容易發黴。而發黴的中藥材也可被黃麴黴素汙染。所以發黴的中藥不慎被服用,則存在致癌風險。

中藥能治病,但不能治百病。相信中藥,但不能盲目相信偏方、零碎的中藥知識。更不要輕信“純天然”、“純植物”等藥品宣傳,沒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都是賺錢的幌子。如果身體不舒服,應該去正規醫院看醫生,勿自行亂用中藥或中成藥,沒有什麼比我們的身體健康更重要。

我們要科學認識中藥,合理用藥,不做藥物常識的文盲。

以上為“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藥盾公益】

以中國非處方藥物協會、中國藥學會,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發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組織——PSM藥盾公益(公眾號:PSMChina),廣匯資源,凝聚力量,促進公眾用藥安全。

TAG: 中藥西藥服用藥物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