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經常吃中藥是“愛腎”還是“害腎”呢?醫生給出答案,早知早獲益

由 藥師方健 發表于 健康2021-04-24

中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中醫治療疾病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國人都非常相信中藥,生病時願意服用中藥,不過長期服用時就會擔心中藥的毒副作用。有人問,經常吃中藥是“愛腎”還是“害腎”呢?關於這個問題,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中藥可以補腎,但也要警惕很多中藥會導致腎損害

補腎中藥一般指鹿茸、山藥、淫羊藿、杜仲等傳統中藥。但用這些藥物補腎時,需要慢慢調理,不能急速調理,否則欲速則不達。而且要在醫生指導下對症開方。

很多人認為中藥無毒無副作用,不僅能治病,還可保健。其實,是藥三分毒。有些西藥確實有損傷腎臟的毒副作用,比如氨基糖甙類,但中藥也不例外,也會導致腎損害。很多老年人聽信一些所謂的祖傳秘方,盲目使用一些補益中藥,根本無視其安全性,最終導致肝腎損傷等。

其實,我們的老祖宗並沒有否定中藥具有毒性,比如《本草綱目》中就明確記載有些中藥的毒性以及安全劑量,並總結出“十八反、十九畏”,有些藥物還明確註明其腎毒性。

中藥導致的腎損害最常見應該就是馬兜鈴酸腎病。

《柳葉刀》雜誌的調查顯示,約有12%的臺灣人受到慢性腎炎的困擾。醫療資料還顯示,每3個臺灣人裡,就有1個曾吃過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馬兜鈴酸腎病是一些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如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細辛)導致的腎損害,其主要特點是腎間質纖維化,從而可引起急、慢性腎小管間質性病變,表現為急、慢性腎衰。

目前研究表明,中藥的腎毒性與其含有的生物鹼類、萜類與內酯類、馬兜鈴酸類、毒蛋白、礦物質類等成分有關。有可能導致腎損害的中藥主要有三大類:(1)植物類:如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木防己、細辛、天仙藤、牽牛子、土貝母、巴豆、曼陀羅花、甘遂、雷公藤、草烏、天花粉等;(2)動物類:如蜈蚣、斑蝥、魚膽、蛇毒等;(3)礦物類:如硃砂(即硫化汞)、雄黃(即硫化砷)、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水銀(即汞)、密佗僧(即鉛粉)、硼砂(四硼酸鹽)、膽礬(硫化銅)。

另外,還有一類含有馬兜鈴酸的中成藥,比如排石顆粒、龍膽瀉肝丸、八正合劑、八正丸、跌打丸、婦科分清丸、止嗽化痰丸、冠心蘇合丸等,若短期大劑量或長期小劑量服用的話,可能導致腎損害。

結語

雖然說一部分中藥有腎毒性,但是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其實,只要合理使用中藥,導致腎毒性的風險還是可以規避的。

此外,千萬不要迷信和濫用中藥所謂的偏方和秘方,那樣更容易增加中藥腎損害。

建議在服用中藥前,務必看清楚中藥成分,還應在中醫的指導下服用,千萬別擅自用藥。當然,即使對於有一定腎毒性的中藥,也不用太過恐慌,可以在中醫指導下透過組方配伍、正確炮製、改變煎藥方法、控制用藥劑量等方式減少其中的毒性。

參考文獻

[1]曹小仁, 龍明鵬, 楊嵐。 中藥引起藥物性腎損害的原因探析[J]。 世界最新醫學資訊文摘, 2018, v。18(88):232-233。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絡我,我將刪除。)

TAG: 中藥馬兜鈴毒性損害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