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盤點中藥“參”家族各成員功效

由 健康調理吧 發表于 健康2021-12-10

我們都知道在中藥中“參”類藥物都是很補的,但是你知道中醫中有多少“參”嗎?下面是中醫專家總結的中藥“參”家族。

自古以來,參就是一味大補的中藥,體質虛弱、疾病纏身的人們常常透過服用參來調理身體、治病救人。然而,人們對參的瞭解還僅僅限於“人參”這個名字,其實,人參只是參的一種。“參”這一家子,成員眾多,兵強馬壯。除了聞名遐邇的人參、西洋參(花旗參)、高麗參外,還有丹參、苦參、玄參、沙參、黨參、東洋參、太子參、明黨參等。這些“參”如一顆顆明珠,在中醫藥文化領域散發著璀璨的光芒。

然而,它們名字中雖然都有一個“參”字,卻不意味著它們“同姓三分親”。它們有著各自的歷史、功效,也有著各自的使用禁忌。在調理身體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針對病人症狀的參,否則,不僅達不到調理治病的效果,還可能適得其反。

人參:

補虛第一參

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大補元氣,安神益智的功效。

人參家族的種類繁多,像野山參、高麗參、東洋參等等實際上都是人參,只不過是由於加工方式、產地等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稱謂。

人參對於大病或久病身體虛弱的人來說,能大補元氣,往往單獨使用就能奏效。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適宜身體虛弱者、氣血不足者的人。

同時也可以治療脾胃虛弱引起的食慾不振;心神不安引起的心悸失眠、健忘等。

進補建議

燉服時:

將參切片放入碗中,加適量水後密閉碗口,放入鍋內隔水蒸,蒸1~2小時即可。

含服時:

將參切成薄片,放入口中含服。

泡服時:

將參打散裝入袋泡茶袋中放入杯中,加入開水,泡5分鐘即可飲用。

人參因為形似人形而得名。其中,野山參無溫燥之性,大補元氣,乃參中上品。人參雖名貴,但連續長時間大量服用人參,可產生頭痛、失眠、心悸、血壓升高、精神抑鬱等不良反應。故體弱滋補者、動脈硬化、高血液黏度、失眠、胃病、膽囊炎和膽結石者,以及兒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也不宜過多服用人參。服人參時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力。

高麗參

高麗參,專指朝鮮半島出產的人參。高麗參有園參、移山參和野山參之分。高麗參的作用主要是抗疲勞、提高免疫力。價格比較昂貴,其使用禁忌,與我國人參相似。

西洋參:

清熱養陰、生津止渴

性寒,味苦、微甘,具有補氣、養陰生津的功效。

西洋參與人參同科同屬,但是功效卻並不相同。

西洋參滋陰清火,有益於補氣生津、清火除煩。適用於虛熱的牙痛、咳痰、腸熱便血等症狀,

但是由於性偏微寒,因此脾胃虛寒、大便稀溏的人不建議長期使用。

挑選西洋參以呈長圓柱形、支條較粗壯、蘆頭較大,表面較光滑,顏色偏灰黃,縱紋明顯為佳。

西洋參又稱花旗參,是一種補而不燥,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保健佳品。西洋參具有抗疲勞、抗衰勞、抗休克、提高思維、改善記憶、調節內分泌、增強免疫功能,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對機體起到整體的調理效果。另外,西洋參不含激素樣物質,老少皆宜,尤其是青少年在考試複習階段,或消化不良時,可食用西洋參來調理機體。

進補建議

可以用西洋參飲片泡水代茶飲,一次可放1~3片,以溫開水沖泡飲用,喝完後再將飲片吃掉。夏日常在高溫下工作的人,口中含片西洋參,可以起到防中暑的作用。

丹參

丹參是一味常用中藥,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等作用,適用於血瘀、血熱、血瘀兼熱或血熱兼瘀所致的各種病證,尤為婦科、內科及外傷科證屬血瘀兼熱者所常用。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丹參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有較好的療效。它可以抗動脈粥樣硬化,縮小心肌梗死麵積,降低心肌耗氧量。丹參片是治療冠心病的常用藥物,長期服用,可降低血脂和血黏度,抗動脈硬化。此外,丹參還有抗氧化、抗感染和抗腫瘤的作用。近年來,有研究認為,服用丹參片不宜同時食用牛奶和黃豆,否則會降低丹參的藥用價值。

苦參

苦參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溼、驅風殺蟲、止癢安神之功效,為歷代中醫治療多種面板病所推崇。現代藥理研究表明,苦參有抗炎、抗癌的作用,可治療慢性肝炎、肝損傷和肝纖維化。此外,還有明顯的鎮靜、催眠及抗炎抑菌等作用。

玄參

玄參別名元參、黑參、浙玄參,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在中藥方中經常配伍入藥,如咽炎片、清喉咽合劑等,有滋陰降火、潤燥生津、消腫解毒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玄參除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外,還能降壓、抗血小板凝集和降血糖,以及對腦血管損傷有保護作用。

沙參:

南北沙參各有異

性微寒,味甘,具有清肺養陰,益胃生津的功效。

沙參不像其他大多數的「參」都有補氣功效,一般來說,

北沙參清胃養肺的作用要強一些,所以適用於肺胃陰虛有熱之證。而南沙參還有益氣及祛痰作用,較適宜於氣陰兩傷及燥痰咳嗽的人群。

南北沙參的區別:

科屬不同:

南沙參屬桔梗科,北沙參屬傘形科。

性味不同:

南沙參甘淡,性平,北沙參甘寒。

功用不同:

南沙參補肺脾之氣,適用於脾肺氣虛,倦怠乏力,食少,自汗,舌淡,脈弱者;北沙參善養肺胃之陰,適用於熱病後期或久病陰虛內熱,乾咳,痰少,低熱,口乾,舌紅,苔少,脈細弱者。

另外,就二者質地而論,北沙參堅實,南沙參空疏,堅實者用於養陰,空疏者用於補氣。

沙參有南北之分。南沙參性味甘,微苦,涼;北沙參性味甘,苦,淡,平。南、北沙參均具有養陰清肺、祛痰止咳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肺熱燥咳、虛勞久咳、咽乾喉痛等證。現代醫學研究指出,南沙參祛痰、強心作用較明顯;北沙參有加強呼吸、升高血壓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沙參性微寒,只適宜肺胃陰傷而有熱者,所以,風寒感冒咳嗽、寒痰咳嗽及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進補建議:

南沙參潤肺止咳:用於肺陰虛之久咳乾咳常配貝母麥冬。

北沙參養胃生津:用於胃陰虛津液不足之咽乾口渴常配麥冬石斛、花粉。

參類雖是進補佳品,但也要講究進補時間與進補用量。

明黨參:

明黨參具有益氣、生津、潤膚、祛痰之功效,並有滋補強壯作用。故除作藥用外,亦供作保健食品。黨參和明黨參是常用中藥材,因名稱僅一字之差,很容易引起認識及臨床使用上的混淆。其實,它們不同科不同屬,長得不一樣,所含的有效成分也不一樣,自然導致藥效有很大差異。黨參性味甘平,側重於補中益氣、健脾益肺;明黨參性味甘涼,側重於潤肺化痰、和胃養陰。

東洋參

東洋參其實是牛蒡,自古以來,它就是我國百姓藥食兩用的蔬菜。牛蒡的肉質具有特殊的香氣,不但富含營養,而且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牛蒡,可防止人體過早衰老,增強新陳代謝,促進血液迴圈,增強大腸蠕動,清除體內毒素,長期食用,補腎壯陽。現代醫學認為,牛蒡具有降血壓、降血糖、抗腫瘤及抗菌的作用。不過,由於牛蒡有降血壓和降血糖的功效,低血壓、低血糖人士及懷孕婦女不宜直接食用。

黨參:

補氣補血全能幹

性平,味甘、微酸,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的功效。

黨參藥效較人參弱,但兼有補血功效,一般慢性虛弱病症都可選用。

尤其適用於脾胃氣虛的體質虛弱,容易出現面色萎黃、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肺氣不足、咳嗽氣促、易於感冒等症狀的人群服用。

挑選黨參以條大粗壯、橫紋多、味清甜、嚼之無渣者為佳。

黨參的主要功能是補氣,最宜用於平素倦怠乏力、精神不振、語音低沉、自覺氣短、稍一活動就喘促的肺氣虛弱者。

以西醫的觀點,黨參含有多種功能的多糖和構成營養物質的多種氨基酸、菊糖,以及生命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多種無機物,這些是它作為補益藥的物質基礎。其中,菊糖不僅是營養品,而且能增強免疫力;鐵、銅、鈷等微量元素,對血液的形成有重要作用,鋅則可促進生長髮育和增強性功能。

進補建議

一般可以搭配枸杞,用於滋補肝腎,老人出現視力模糊、頭暈耳鳴、腰腿痠軟等表現時可以使用。

紅參:

陰盛陽虛者的首選

紅參溫,味甘而微苦,其氣濃香。

由於經過了熟制,除了具有補元氣、生津安神這些人參都有的作用外,其藥性更溫、火力更大、勁更足、功效也更持久,其補陽氣、養氣血的功效自然也就非凡了。

凡有面色蒼白暗淡、手腳冰涼等陽虛症狀者,都可選用紅參進補。但陰虛火旺的人最好不要服用紅參。

進補建議

日常服用方法很多,泡茶飲,研末吞服都可以。

一般來講,安全起見,每天1~2克就可以了,太多了容易引起上火。也可以煮粥,將紅參切成薄片,早餐熬粥時放入少許。也可嚼食,將紅參切成薄片,含於口中細嚼,有補氣提神的功效。

太子參:

補氣不上火

性微溫,味甘,微苦,具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功效。

太子參藥力較弱,其補氣、養陰、生津與清火之力俱不及西洋參。是補氣中的一味清補之品。

多用於脾虛食少、氣陰兩虧、倦怠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等,而不宜溫補的人

太子參性質微溫,味甘,性較潤,有補益氣陰、生津止渴的功用,功效與人參相近,但藥力薄弱。與黨參相比,其補氣作用較弱,但生津養陰之力比黨參強。據現代藥理學分析,太子參根含有果糖、澱粉、皂苷、維生素等有效成分,能夠治療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腸炎、神經衰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等多種疾病。由於藥性緩和,陰陽兼顧,太子參深受臨床醫生和養生行家的垂青。即使無病的人少量服之也無損害,體弱老人服之,更具有祛病養身、延年益壽的作用。太子參可謂老少皆宜。

進補建議

挑選太子參以肥潤、黃白色、無須根者為佳。太子參日常可以煮鵪鶉,適合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人群服用。

TAG: 人參功效北沙參西洋參太子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