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因為不想長胖而選擇無糖碳酸飲料,是真有效果還是安慰劑?

由 亞瑟士ASICS 發表于 健康2021-12-08

捫心自問一下——

你是否真能拒絕碳酸飲料的更佳口感,而堅定的選擇喝無糖碳酸飲料?

即便無糖碳酸飲料不會發胖,你會不會額外吃更多的糖(來彌補「無糖」帶來的缺失)?

如果它依舊會讓人發胖,你能對無糖碳酸飲料斷舍離嗎?

很多運動愛好者、對減重有要求的人,很早就開始摒棄碳酸飲料,轉而嘗試無糖碳酸飲料。因為後者在保證一定口感的同時,起碼最大程度降低了對糖分的攝入。但依然很多人會擔憂,無糖的表象下,這種飲料是否依然會讓人發胖?

先放結論——

真正的無糖碳酸飲料並不會讓人發胖。但如果不加控制的飲用,習慣性喝無糖碳酸飲料這件事,依舊是會讓你變胖的……

(充斥著甜味、綿密氣泡的碳酸飲料是我們娛樂放鬆時選擇的不二產品,當無糖碳酸飲料出現後。我們有了新的選擇,但它們究竟有哪些不一樣呢?圖:alleksana,已獲得授權)

喝了很“爽”的碳酸飲料,為何讓人又愛又恨

碳酸飲料的風靡已經有上百年曆史。開啟瓶蓋的噗嗤聲,伴隨大口暢飲下飲料氣體對味蕾的衝擊,不可否認碳酸飲料也許是人類最“爽”的飲品發明。但對它的聲討也幾乎伴隨至今。

其中很重要一點就是它

極高的含糖量

。就糖這點而言,碳酸飲料的含糖量可能比多數人的認知更為驚人。

無敵口感組成中,碳酸飲料中糖的含量也是令人咋舌

碳酸飲料中的含糖量,此前很多媒體都做過分析。

目前市面常見的

一瓶500ml碳酸飲料,糖含量通常在50g—70g間,這已經超過了一個成年人一天應該攝入的糖(≤50g)。

而且飲料中的糖分因為並不會直觀被看到,很多人對此的意識也不會太明顯。換一個角度,如果一杯咖啡,連續倒入10個糖包,那就很誇張了對吧?一瓶碳酸飲料,差不多就是這個效果。

(各種顏色又高糖的碳酸飲料,或許我們可以不當回事,但是小孩子擋不住這種誘惑。圖:cottonbro,已獲得授權)

而糖分的過量攝入,不僅會引起肥胖、齲齒和骨質流失,也是導致腎結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成因。

即使我們知道過量吃糖不好,但我們依然很難捨棄它們。也難怪當“零卡路里”這一概念出現時,會有那麼多消費者迅速成為其簇擁。

代糖新增劑,是否能挽救碳酸飲料的口碑?人造甜味劑:讓碳酸飲料減掉糖分,又保留甜味

基於對傳統碳酸飲料在健康方面的考慮,無糖碳酸飲料相應而生。

為什麼有些無糖碳酸飲料宣稱不放糖,卻甚至比普通碳酸飲料還要甜——人造甜味劑的使用,是這其中的關鍵。

在無糖碳酸飲料中,為了儘可能使飲料的風味不變,汽水生產商大多「

透過新增人造甜味劑,來代替碳酸飲料中原本的糖含量

」。而這種代替糖的人造甜味劑,其甜度比我們吃的蔗糖甜幾十倍甚至成百上千倍,所以僅需要放很少的劑量就可以達到低熱量、零熱量但甜味保留的效果。

聽起來這似乎是不錯的替代品。但人造甜味劑這幾個字,又會讓一些人產生先天的不安感,擔心它是種不安全的新增劑——回顧人造甜味劑的發展史,多半會情不自禁感嘆它和我們人類的命運一樣,經常被否定,又經常被平反。

從大受歡迎到疑似致癌風險,「無糖」的命運堪稱一波三折

很多喜愛吃甜食的人,因為其中過高的糖含量,而患上肥胖症和糖尿病。科學家、食品類的廠商一直在進行著對於替代糖的研究。在1878年,人類就開始使用人造甜味劑了,而加工到碳酸飲料中,已經是1952年的事情了。

最初這種零卡路里的汽水主要銷售給糖尿病人:習慣食用甜食的糖尿病人,在得知自己無法吃含糖類食品而痛苦萬分。這時零卡路里的汽水宣稱它們不含糖,卻依然有很高的甜味讓病人們非常喜愛。

(約瑟夫·普里斯特利在氣體和水的碳化實驗中使用的裝置。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但是很快汽水生產商們發現目標客戶其實是減肥者。

一方面他們想品嚐美味,另一方面他們也非常關注自己的身材,拒絕攝入太多糖分。於是汽水生產商們將“無糖”、“零卡路里”這一概念大肆宣傳,無糖碳酸飲料迅速受到女性以及很多減肥人士的青睞。

無糖碳酸飲料依然保持了含有氣泡、甜味的口感,同時又不含糖,低熱量。不僅糖尿病人可以喝、想要減肥的女性也可以享用——

喝得開心又不會長胖,是人們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域裡難得的共識。

(1958年,皇冠可樂在NO-CAL後面向全市場推出了無糖可樂:Diet Rite,很快在市場佔有率上排名第四。與NO-CAL一樣,他們都使用甜蜜素來代替蔗糖,之後甜蜜素被FDA禁止使用,他們將其替換成了糖精)

然而就在無糖碳酸飲料大受歡迎時,科學界對甜味劑的研究卻給了人們一個措手不及。當時主要使用的兩種人造甜味劑:“甜蜜素”和“糖精”紛紛被查出可能對人體有害。

1969年的研究發現,甜蜜素導致了實驗小鼠的膀胱癌,1970年《科學》登出了《甜蜜素導致小鼠膀胱癌》的文章。

“甜蜜素對人有致癌性。”

這一論斷給了甜蜜素滅頂之災。1970年,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立即宣佈禁止甜蜜素在食品和飲料中使用。

1980年,糖精對小鼠的致癌性也被研究發現。

不知道那時喜愛無糖碳酸飲料的消費者們知道這個結果後是怎樣一種心情,或許情緒上擔心受怕的劇烈波動要比這些食品新增劑帶來的傷害更大。因為多年後又有研究表明,

所謂甜蜜素和糖精的致癌性,只對於小鼠有作用,對於人則是安全的。

儘管如此,美國食品藥監局還是將甜蜜素禁止作為食品新增劑使用,並且這時無糖碳酸飲料的製造商早已將目光轉向了“阿斯巴甜”。到現在,主要的在使用的人造甜味劑是:“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和乙醯磺胺酸鉀”。

阿斯巴甜是無意間被發現可以用作甜味劑的物質,它比蔗糖甜200倍,所以在食品飲料中只需要加入很少的劑量,便可以擁有相同的甜度。

(人造甜味劑幾乎與碳酸飲料同時期出現,但碳酸飲料已經進入普羅大眾視野時,人造甜味劑卻依然在被大量論證是否有害健康。圖中為上個世紀碳酸飲料生產車間,員工正在對碳酸飲料進行灌裝)

或許是因為甜蜜素和糖精這兩者的前車之鑑,為了證明它用於食品飲料中是對人體無害的,阿斯巴甜可以說是經過最嚴格測試的食品成分之一[5]。對於阿斯巴甜的研究超過100項,全球多個國家和其獨立的審查機構如:歐洲食品安全域性(EFSA)、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拿大衛生部、澳大利亞紐西蘭食品標準等等,進行評測後給出了結論——

阿斯巴甜對於預期用途(食品飲料方面)是安全的。

無糖雖好,但切記不要貪杯

自從無糖、零卡路里的概念被越來越多人熟知,還真有人開始放飛自我,把糖碳酸飲料當成水喝、動輒每天三四瓶……如果你真的認為無糖碳酸飲料足夠安全,希望下面引用的幾項研究可以讓你警惕起來。

想保持身材,依然要對無糖碳酸飲料保持警惕

透過現象看本質——

不含糖的無糖碳酸飲料真的不會讓我們長胖嗎?

碳酸、二氧化碳形成的氣泡、咖啡因,它們會讓我們增加體重嗎 ?

結論是,

它們不會直接影響你的身材,但是會間接的使你長胖

在美國心理學會2008年發表的一篇報告提出:

使用糖替代品可能會對減肥適得其反

,因為甜食提供了“顯著的口感刺激”,消化和消化反射會誤以為將有大量卡路里攝入而造成系統紊亂,人們反而會比平時吃得更多,或是自身熱量消耗地更少。

在2017年的《肥胖研究臨床試驗》上,刊登了一篇關於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會誘導小鼠釋放生長素並增加食物消耗的文章。研究者發現碳酸飲料會使雄性小鼠吃更多的食物,並且對20個男學生進行了測試,測試結果也表明

碳酸飲料中的二氧化碳會對男性的飢餓素造成影響

並且《柳葉刀》在1986年就已經有研究發現:

糖和人造甜味劑都會增強人的食慾,導致人不自覺地增加進食

雖然人造甜味劑的出現,已經幫我們極大的控制了飲品中的糖分。但是如果不加控制,這樣的飲食習慣可能在我們不注意之間,已經使我們的體重發生了變化。

除了碳酸飲料,健康生活也應該多樣選擇

我們每個人每天能喝多少無糖碳酸飲料?

其實在劑量方面,我們對阿斯巴甜的接受量是很高的。

美國FDA給出的每日攝入量為50mg/kg

[9],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飲料中約有270毫克的阿斯巴甜。一個50kg的女生每日可攝入量為:

50mg/kg*50kg=2500mg,2500mg/270mg≈9。

也就是說每天她可以喝9瓶無糖碳酸飲料。

但是當我們一天選擇了過多的無糖碳酸飲料時,這可能意味著我們將會減少水的補充、牛奶等能給我們補充營養的飲品。無糖碳酸飲料不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是我們每天需要喝足夠多的水。如果我們把無糖碳酸飲料作為每天常喝的飲品,這會給我們的腸胃增加很多的負擔。

因為不想長胖而選擇無糖碳酸飲料,是真有效果還是安慰劑?

(在美國,全國各地的人們用不同的名稱來指代碳酸飲料,例如“蘇打”,“軟飲”,“可樂”等。通常,西海岸和東北地區說“蘇打水”,南方地區說“可樂”。來源:MediaWiki)

根據《普通牙科》的一篇報告,碳酸飲料中通常包括一種酸或多種酸,如磷酸、檸檬酸,或是蘋果酸。這些物質非常容易損傷我們的牙釉質。所以即使是無糖碳酸飲料,也極易使我們的牙齒變敏感以及發生齲齒。

如果我們喝了無糖碳酸飲料,那麼一定要記得:

剛喝完不要立即刷牙

,因為那樣牙刷會損傷剛被“腐蝕”的牙釉質。

如果不喝無糖碳酸飲料,我們可以選擇咖啡、茶、牛奶等等飲品。但同樣,我們不能不控制劑量,永遠也不要把任何的飲品來代替“水”。

因為不想長胖而選擇無糖碳酸飲料,是真有效果還是安慰劑?

因為不想長胖而選擇無糖碳酸飲料,是真有效果還是安慰劑?

因為不想長胖而選擇無糖碳酸飲料,是真有效果還是安慰劑?

(職業選手通常對食品和飲料的攝入要求非常嚴格,他們的補給一般為水或自己調配的功能性飲料)

回到主題——

現在的種種研究都表明,無糖碳酸飲料本身是安全的,它的存在也確實在最大限度保證口感的同時、又降低了糖分。

但是我們還是要警惕自己的生活習慣,不要過多過量飲用。在無糖這件事的背後,一昧放鬆警惕依然可能成為我們長胖以及不健康的開始。

TAG: 碳酸飲料無糖甜味劑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