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護理觀察案例分享兩則

由 護理週刊 發表于 健康2021-12-08

護理觀察案例。

01

抗生素腦病

【病案觀察記錄】

患者因“查體發現膽囊結石10年餘,右上腹痛伴嘔吐2天”於2015年11月12日收入院,完善相關檢查後於16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順利,術後病情平穩。

11月19日 7:40護士巡視時發現患者煩躁不安、不能回答問題,立即通知醫生,給予鼻導管吸氧4L/min,心電監護示:HR 98次/分,BP 181/92 mmHg,遵醫囑給予拜心同30mg口服,急查血常規、肝功生化,檢查結果無明顯異常。

【醫生處理】

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20餘年,高血壓病史10年,是否為顱腦疾病(腦出血、腦血栓)?請神經內科會診,行頭顱MRI+DWI+ADC,結果示:腦內多發缺血、梗死、軟化灶;右側上頜竇囊腫?神經內科意見:暫不考慮顱腦疾病所致精神症狀,無特殊處理,必要時可予小劑量鎮靜藥物。

2、患者尿毒症病史6年餘,腎性腦病?請腎內科會診:急查生化示:肌酐688。36mmol/L,患者規律行血液透析治療,臨床表現不典型,暫不考慮腎性腦病可能。

3、處置措施:遵醫囑給予力月西間斷鎮靜,患者煩躁不安未緩解,仍不能回答問題,醫生囑繼續觀察!

【責任護士思考】

還有什麼因素可導致患者出現煩躁不安?

責任護士想到前期護理部組織的護理觀察月活動優秀“典型案例分享”中的“抗生素腦病”,難道是藥物因素所致?而患者使用的頭孢吡肟不良反應中確實有:腎功能不全者如若未相應調整頭孢吡肟劑量時,可引起腦病、肌痙攣、癲癇。患者自11月12日入院至19日一直應用頭孢吡肟,期間未調整抗生素用量,護士將此疑慮告知醫生,醫生髮現該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與用藥存在時間上的相關性,立即停用頭孢吡肟,停藥後3天(11月21日)患者意識障礙症狀自行消失,故考慮患者出現意識障礙為頭孢吡肟引起的抗生素腦病。

【病案總結分析】

1、由抗生素中毒引起的神經精神系統症狀稱為抗生素腦病,輕者表現為頭痛、頭暈、興奮多語、幻聽、幻覺、譫妄、思維混亂、語無倫次、精神恍惚呆滯,嚴重者表現為躁狂、腱反射亢進、肌肉震顫、抽搐、嗜睡、昏睡、昏迷及癲癇大發作等,大多無定位體徵。

2、患者發生抗生素腦病的原因:

老年患者各臟器功能退化,適應力減退,體內調節能力下降,對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及排洩均產生影響,使其對藥物敏感性增加,耐受力降低。

患者腎功能不全,可以透過有機酸競爭性抑制抗菌素活性轉運體,使得血腦屏障通透性增高及血漿蛋白結合率下降,從而導致腦脊液中頭孢吡肟濃度升高。

頭孢吡肟主要是透過腎臟排洩,腎功能減退可使藥物的排洩率降低,使用常規劑量或較大劑量抗菌藥物後易在體內蓄積,故認為其血藥濃度升高後可引起藥物性腦病。

3、錯綜複雜的病情變化,要求護士要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思考與對比,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新的見解,協助解決臨床診斷的難題,本病例中,護士從多角度思考,從而為醫生提供了有價值的資訊。

02

低血容量性休克

【病案觀察記錄】

患者中年女性,2015年08月20日15:00由院外120送入,120醫生交待患者可能是“腦出血”。該患者9小時前發生車禍,致左下肢開放性外傷被送入當地醫院,而後又轉至上級醫院,準備行左下肢開放性外傷手術時,患者突發神志不清,高度懷疑“腦出血”,為行進一步治療急診轉入我科。

分診護士立即給予評估:患者煩躁不安,血壓監測未顯示結果,SpO2:93%,P:154次/分,觀察瞳孔,等大等圓,直徑3mm,對光反射靈敏。通知值班醫生,醫生要求立即行顱腦CT檢查。

分診護士懷疑,真的是“腦出血”嗎?

一般情況下,單純腦出血患者,顱內壓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患者出現意識障礙的情況下,顱內壓增高的患者,心率相對緩慢,而此患者心率達154次/分。於是對患者進一步評估,再次檢視瞳孔,患者睜眼抵抗明顯,用力開啟患者眼睛時,發現患者眼瞼完全蒼白,進一步觀察,見患者口唇、面色、指端也呈現蒼白色。結合患者自受傷一直神志清楚,無昏迷史,傷口滲血較多,考慮正值夏日,天氣較熱,患者出汗多,一直無尿,院前只輸注過0。9%NS 500ml,而目前正在滴入甘露醇,

該患者是否有“低血容量性休克”可能?

護士通知值班醫生,並建議先給患者進行初步治療再行顱腦CT檢查。根據急診患者分級分割槽原則,將該患者定為一級病危,緊急進入搶救室。入搶救室後給予患者建立多條靜脈通路補液、抽血備血核血、加壓包紮傷口、並給予保暖、安慰患者家屬。經積極治療及密切監測生命體徵,30分鐘後監測血壓為:99/59mmHg,醫護人員陪同患者行顱腦CT檢查。

15分鐘後,血常規示:紅細胞:2。1ⅹ1012/L,血紅蛋白47g/l。顱腦CT示:未見異常,進一步證實了護士的初步判斷。明確診斷後,給予4個單位紅細胞、400ml血漿輸入,繼續給予補液及改善微迴圈藥物應用。4小時後患者神志轉清,轉手足外科病房行手術治療,2周後順利出院。

【病案總結分析】

1、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包括失血、創傷、燒傷等,其中創傷性失血是低血容量休克最常見的原因。據統計,此類休克死亡佔創傷總死亡例數的10%~40%。所以搶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爭分奪秒非常重要,稍有延遲就可能會貽誤病情。

2、急性外傷在急症患者中比較常見,但由於醫護人員比較重視,一般都能得到及時全面的救治,所以外傷後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者並不多見。該病例中,患者因多次轉院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觀察和治療。入我院後,分診護士進行了細緻的觀察、準確的分析和判斷,及時向醫生提出建議,為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如果該患者在休克的情況下先去做CT,可能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後果。

TAG: 患者腦病護士頭孢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