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針灸基本功:刺針手法要領

由 孑然學中醫 發表于 健康2021-12-07

每天推送更多知識

刺針手法要領

用針灸治病,雖然痛苦不大,但一提針刺,人們多少總有一些畏懼心理,所以針灸醫生為了減少病人痛苦,確保安全,提高療效,必須下苦功夫,經常練習基本手法,要達到得心應手,運用自如,穩準輕巧的熟練程度。古人形容針刺手法輕巧的程度說:“刺浮瓜而瓜不沉,刺眠貓而貓不醒”。雖然實際達不到這種程度,但這是要求手法輕巧的要求。

因為針灸治病和藥物不同,它是透過醫者的手法而“調整氣血、疏通經絡”的。用針和寫字作畫一樣,同樣是一支筆、一張紙,手法不同,其筆力神色就不一樣了。用針刺穴位治療疾病也大有巧妙。因此必須透過反覆練習,確實熟練以後,才能用於人體,千萬不能粗枝大葉,魯莽從事。如果只知治病,不管病人叫疼,那是不妥當的。雖然給小兒扎針多不合作,但聽其哭聲也能辨別其是真疼還是畏針取鬧。如下針之後,患兒慘叫不已,此即證明醫者手法不巧,不能以為是患兒畏針必然哭鬧的緣故。臨床上常見有許多患兒透過說服動員,再加手法輕巧,能和醫生合作得很好,一聲不哭地達到治療目的。

一、進針手法

針刺疼與不疼和進針關系最大。因為感覺神經在真皮內分佈最多,達到皮下,進入深層組織就少了,也就不甚疼了。因此透過面板進入皮下這一步是進針疼痛與否的關鍵。我們常用的方法是“扶持刺入捻進法”。分三層進針。在一切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先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找準穴位,用拇指爪甲反覆重切穴位中心,使區域性感覺神經暫時麻痺,將手指消毒後,再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如握毛筆狀,將針尖放在切痕上,左手拇食二指捏住針體下端,使著力點集中在針尖上,保持一定的直軸,然後使左右手同時向下輕巧用力,快速直接刺入真皮下,稍停,此時不加捻轉,以免過多地刺激感覺神經,這就是第一層,也就是淺層,最關緊要;稍候待病人感覺恢復,再用右手捻轉向下進針,左手輕按穴位附近,達到皮下組織內再稍停,右手略松,看針柄和原來預定的方向一致,則證明針尖方向正確,這是第二層,也就是中層;然後再徐徐捻轉向下進針,達到預期的深度,此時可以放手,把針留下,這是第三層,也就是深層。這就是用左手扶持直刺皮下,然後捻轉進針的“扶持刺入捻進”法。不論長短粗細的毫針都可以用這種方法。不過短而粗的針只用左手拇指爪切,右手直接刺入就可以了。當然刺破面板血管放血就不必分層次了。以上所講的就是用左手當押手,右手當刺手的雙手協作進針的方法,因為我們用左手扶持,第一層是直刺,第二層是捻進,所以叫“扶持刺入捻進法”。

古代進針法也多主張用雙手,如:《靈樞·九針十二原》篇記載:“左主推之,右持而御之”。《難經·七十二難》上說:“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標幽賦》中指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氣散;右手輕而徐入,不痛之因”。《流注指微論》說:“針入貴速,既入徐進”。以上這幾種說法,都是左右手同時使用的雙手協作進針法。進針時要快速透過面板,既入皮下,則須慢慢進針,以達到所需要的深度。《標幽賦》則重視爪切,主張緩進,要求進針時輕輕刺入,不要緊捻猛刺,使病人感覺痛苦,這樣和快速進針的方法雖然不同,但都用雙手,要求指力輕巧,不使病人發生痛感,卻是一致的。清代吳謙在《醫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訣》上說:“凡下針,要病人神氣定,息數勻,醫者亦如之。關機最密,切勿太忙……則以爪重切經絡,少待片時,而不傷於營衛”。大意是:扎針的時候,要病人休息一會,心平氣和,呼吸均勻,安定下來,再給他扎針,醫生也要鎮定,不要慌忙。左手重切穴位,使知覺遲鈍,右手輕巧地將針刺入皮下,可以減少痛苦,不傷氣血。可見他的主張不但用左手重切穴位,而且要求醫者,病者都要鎮定,不能匆忙。這些都是很實用的,值得學習。

附:進針口訣

進針手法最關機,失經失穴大不宜,

扶持刺入捻進法,三層漸進找空隙。

二、行針手法

行針也叫運針,就是把針刺入穴道以後,要不時地運用手法活動其針,使病人產生酸、麻、脹、重等感傳作用。這種感覺,古代針灸家稱之為“得氣”。具體手法是:提、插、捻、轉、疾、徐、輕、重等八個字。

提:將原來刺入的針身,向上提出若干,當心不要提出皮外,只能在肌肉組織範圍內向上提。

插:是將提上之針重新插進去,但不能插得超過原來深度。特別是重要臟器上的穴位,更應注意避免刺傷內臟。

捻:是將針柄向前捻動,其幅度以半徑左右為原則。

轉:是將向前捻動之針退回來,其幅度仍以半徑左右為原則,這樣就不會因為向一個方向捻轉使肌肉纖維纏繞針身,發生出針困難的問題。

疾:是提插捻轉的速度快。

徐:是提插捻轉的速度慢。

輕:是提插捻轉的幅度小,用力輕。

重:是提插捻轉的幅度大,用力重。

這八個字的行針手法,一般要結合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混合型複式手法,看起來和一種動作一樣。至於提、插、捻、轉、疾、徐、輕、重,要以刺針的目的而定。關係到是補是瀉、病人的感傳是輕是重、所在的穴位是深是淺。要聚精會神,審慎周詳,靈活機動,如探索找物,如用鑰匙開鎖。要有修理精密儀器那樣的細微動作,手巧心靈,尋覓奧竅,不是機械而粗笨的活動。

如無針感,也不可操之過急,稍事停留,再行八字手法,想法找到針感,有針感後稍停一下,待感覺消失,再次行針。大約5分鐘1次,一般病人3~5次即可。針灸醫生必須重視行針,千萬不能以為進針後,一留針,或一接電針,就算萬事大吉了。

明代汪機《針灸問對》說得好:“……不出乎提、按、疾、徐、左捻、右捻之外,或以彼而參此,或移前而退後。無非將此提、按、疾、徐、左捻、右捻六法交錯而用之耳”。這裡除沒有提輕重外,其他提、插、疾、徐、捻、轉都提到了,可見他也是主張行針的。

附:行針口訣

行針手法要提倡,提插捻轉各有方。

輕重疾徐找奧巧,感傳得氣效益彰。

三、出針手法

行針達到目的以後,等病人感覺消失,針下鬆緩時就可以出針了。出針手法亦分為三層,左右手同用,恰恰與進針手法相反。第一層,將針活動後,由深層輕輕捻轉提至中層,稍停;再輕輕捻轉提至淺層,稍停;然後直拔而出,不加捻轉,以免過重地刺激感覺神經,使病人發生痛感。出針後用幹棉球按壓針孔亦可,按壓穴位周圍亦可,不按亦可。一般不至於出血。但要稍加留意,萬一出血,即用棉球擦去,出血多時,可以按壓片刻。這種出針手法,用的熟練,往往病人沒有感覺,不知道就已經出針了。

《醫宗金鑑》上說:“如欲出針,須待針下氣緩,不沉不緊,覺輕動滑快,方以右手捏住針尾,以左手大指按其針穴及穴外之皮,令針門戶不開,神氣記憶體﹒然後拔針,庶不致於出血”。這說明出針的時機和手法很重要。必須等待針下氣緩,輕動滑快,才能出針。右手拔針,左手按住面板,雙手操作,小心從事。決不能以為出針是小技,不講輕巧穩妥,快速拔針,不只病人痛苦,還要留後遺感覺,使病人酸困不舒,甚至於發生出針困難、折針的事故。曾有因拔不出針,勉強用力,針身有帶出肌肉者。有一部分患者針後酸困不適的感覺甚至持續數天,這與出針時沒有等患者“針下氣緩”有關,不要誤以為是“得氣強烈”。一般等待患者針下沒有強烈的痠麻重脹感覺後再出針就不會有此現象了。《流注指微論》也說:“出針貴緩,急則多傷”,這都說明,手法完畢,出針的時候,要緩慢,不可速拔猛抽,以免損傷組織和出血。這些提法都是符合臨床實際應用的。

附:出針口訣

拔針之時勿匆忙,穩重輕巧要精詳。

不沉不緊輕滑快,三步退出自無傷。

本文摘自《針灸基本功》作者:謝錫亮、關玲,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 出針進針手法行針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