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由 萬能佳 發表于 健康2021-06-26

01

二十多年前,我大學三年級,那時華西臨床醫學院學生剛學到《診斷學》、《病理學》等課程。

我突然發現:教材上凡描述到某個疾病,大多都是拿食物做比喻。比如巧克力囊腫、葡萄胎、橘皮樣變、燕麥細胞癌。

而描述一個異常病變(如囊腫,淋巴結,腫瘤等)的大小,也常常用食物來形容。如:米粒樣、豌豆樣、蠶豆類、鵪鶉蛋、雞蛋樣大小。

當時我沒有多想,只是認為當年物質匱乏,編第一版教材的醫學教授們常吃不飽肚子被逼成了吃貨(什麼都能吃,什麼都覺得是美味)。

於是對食物有特殊的偏好,寫起教材來,總是用食物做比喻。而編寫後面幾版的醫學教授們,是在前人基礎上的簡單傳承而已。

終有一天,當物質不那麼匱乏,這種現象慢慢就會改變了。

02

不料二十多年過去了,有一天我去參加一個左心耳封堵術(最近這些年才興起的一種預防血栓的技術)的學術會議,裡面專家對左心耳(左心耳是心臟的一部分)形狀的描述也全是食物。

“你看,雞翅狀心耳、反雞翅狀心耳,菜花狀心耳……。”

我才發現,二十多年了,什麼都沒有改變。看來醫生們慣用食物描述疾病和食物匱乏沒有關係,真正的原因是優秀的醫生們都是吃貨!

可能是受醫學工作性質和環境的影響,優秀的醫生已經不僅僅是欣賞美食,而且進化成什麼食物都能吃。

一般人認為不好吃的食物在他們眼裡也能成美味。他們也從不挑剔進食環境,甚至還可以將食物靈活應用到日常醫學工作中去。

顯然,那些優秀的醫生已經超越一般意義上的吃貨,成為更高階的吃貨了。

每當有年輕醫生跑來問我:“楊教授,我想成為一個卓越的醫生,有什麼方法和途徑呢?”

我的答案是:“那你必須先煉成吃貨!大致的養成方法和步驟我可以告訴你。”

03

煉成吃貨的第一步,需得適應醫院食堂的飯菜。

繁重的醫務工作(手術、門診、值班)幾乎讓醫生們忘記了家的存在,平時吃住基本都在醫院裡,醫院的食堂自然也就成為他們日常果腹之地。

大學的食堂都是“大媽抖一抖,菜肉全沒有”,但我剛去醫院食堂那會兒,發現打菜大媽的手居然都不抖,非常驚喜。

我猜測可能是因為吃飯的都是醫生,如果大媽打菜時手抖的話,會被醫生拉到醫療室強行治療。大媽心裡發抖,手自然就不再抖了。

我的同學分佈在全國各大醫院,大家偶爾交流起日常生活飲食,驚訝地發現在中國,醫院的食堂好像都是一個樣子:

食堂廚師們大多擁有超高技藝,以瞎炒,亂燉聞名於每個醫院。

他們做的飯菜也被醫生們戲稱為“第九大菜系”,可以把幾十種菜輪流搭配,常年都是一個味道。

別看醫生平日裡對著病人叮囑飲食,可到他們吃飯的時候,還真不能隨心所欲選擇食物。食堂每日提供的菜式就那幾樣,閉著眼睛都能數過來。

尤其是很多優秀的醫生,他們的日程常被手術、會議塞滿,根本沒時間去食堂吃飯,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只能吃食堂統一送來的盒飯。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令人頗感意外的是,這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同“雞肋”一般的食堂飯菜(盒飯),並沒有澆滅他們對生活和工作的熱情。

他們從不挑剔食物,每次都是吃得很香的樣子,呼呼地大口扒完,繼續投入到工作中去。

除此之外,那些厲害的醫生們還擅長自我調節。

雖然食堂菜式單調,味道相似,但他們能把木耳炒白菜取名為“黑白無常”,把糖拌西紅柿喚作是“火山飄雪”,紫菜蛋花湯也有了別名,叫“烏雲遮日”…。。。

真不愧是吃貨!

04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煉成“吃貨”的第二步,需善用食物的比喻與病人交流。

疾病與生活息息相關。在優秀醫生的眼裡,“吃”絕不僅限於一日三餐的解渴充飢,更蘊含著對生活的理解和熱愛。

他們擅長並且喜歡用食物的比喻生動形象地將疾病展現在病人面前。

以食喻疾,這是一種技巧,也是一門語言,更是一座橋樑,能讓醫生與病人更好的溝通交流。

我聽聞腎臟科的主任醫生門診時,面對病人,常右手一劃拉,食指與中指圈出一個小圈,說:“你左腎上有個囊腫,不要怕,你看我手比劃的,像豌豆那麼大顆,暫時不用管它”。

病人秒懂,也能迅速寬心。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有時候,這門特殊的語言只要使用得當,也會幫助醫生儘快獲得病人的信任。

一場外科手術,病人區域性麻醉,顯得特別緊張。手術過程中醫生用電刀止血,手術室裡散發出一股奇特的“肉香”。

這時吃貨醫生突然歪著腦袋,問病人:“像不像烤肉的味道?香不香?烤肉我是專業的,放心,絕對好吃!一會兒給你嚐嚐。”

病人笑出聲,情緒瞬間放鬆,對醫生的信任感也增強了幾分。

優秀的醫生深知只有懂“吃”才能懂生活,進而才能懂病人,以建立起良好的醫患關係。

05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要煉成“吃貨”的第三步,是要擁有強大的內心。

民以食為天,老百姓把食物看作是生命的根本。

可當許多老百姓真地見過各種臨床病變時,比如荔枝狀的鼻息肉,乾酪樣的結核病變、米泔樣的大便,可能會噁心地把好幾天前吃的東西都吐出來,更不要說吃飯了。

華西楊慶:要當卓越醫生,先煉成吃貨再說

但對於優秀的醫生來說,永遠以食為先。

在他們眼裡,糞土與黃金同樣璀璨。無論面前的患者是面目全非,還是臭氣熏天,都擁有“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該吃就吃”的強大氣場,安然自若地把飯吃下。

記得多年前,一上午忙碌,剛入行當醫生的師弟早已飢腸轆轆,他錯過食堂送飯時間只好點外賣。

等了一小時,外賣才把蔬菜肉醬飯送來。看著那可人的番茄雞蛋白米飯,口水已差不多使他窒息。正準備動筷,86床家屬端著便盆闖了進來。

“張醫生,你看一下我老公剛解的大便,正不正常?”

便盆裡黃燦燦的一坨,像師弟的米飯一樣熱氣騰騰。

師弟看了,一個月後,師弟瘦了。

眾多師兄師姐也知道,再這樣下去,師弟會被廢了。於是大家開始給他做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年之後,師弟終於頓悟。

又是午飯時間,病人家屬端來了她丈夫的蛋花樣稀便,像極了師弟點的紫菜蛋花湯。

師弟看了,一邊和病人家屬交流這種蛋花樣稀便該如何處理,一邊眉也不皺地把紫菜蛋花湯喝完了。

十多年之後,師弟成了業內小有名氣的專家。

看吧,要成為一名卓越的醫生,成為吃貨是多麼重要!

TAG: 醫生吃貨食堂食物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