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醫案分享:噯氣頻作,時有噁心嘔吐,中醫治療慢性胃炎,效果滿意

由 愛養生技巧 發表于 健康2021-06-21

患者,女,47歲,2014年1月9日初診。

胃脘堵悶伴噯氣1年餘。

刻診:胃脘堵悶、納呆、時有噁心嘔吐,噯氣頻作,進食稍多或生氣後則堵悶、脹滿、噯氣加重,大便不爽、日行2~3次,常伴排不盡感,舌淡紅、苔薄白而膩,脈弦滑。

電子胃鏡檢查顯示,診斷為“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

”。

中醫診斷:

痞滿,證屬濁毒內蘊,胃失和降。

治法:

化濁解毒、理氣和胃。

方藥:佩蘭12 g,清半夏12 g,紫蘇葉15 g,黃連6 g,香附20 g,石菖蒲20 g,鬱金12 g,敗醬草12 g,蒲公英15 g,枳實12 g,茯苓15 g。

每日1劑,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溫服。按需服7劑。

二診:

症狀明顯減輕,唯生氣後症狀明顯

,大便每日1次,仍有排不盡感,舌質淡紅、苔薄白膩,脈弦滑。

守方去佩蘭,改清半夏6g,加柴胡12g、黃芩9g。

繼服10劑後,患者已無不適

。囑患者注意飲食,保持情緒舒暢。

按:慢性胃炎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胃氣上逆,故治療常

以理氣和胃為主,突出一個“降”字。

而“降”之法並非一味用破氣理氣之品,應

辨證採用化溼、活血、補益

等,使上逆之氣下行。

因患者噯氣不止,故配以石菖蒲、鬱金,其中鬱金辛散苦洩,性寒清熱,入氣分以行氣解鬱,入血分以涼血消瘀,為血中之氣藥,且因芳香宣達善解鬱;

二診時加柴胡、黃芩加強疏肝解鬱之效,且黃芩亦可加強清理大腸溼熱之力。

本案全方中理氣藥不過枳實、香附二味,而使逆氣得降,濁毒得解,症狀得消,正是將辨治濁毒與辨證論治之優勢相結合的結果。

注: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需選用請諮詢專業醫師。(文章內容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TAG: 12噯氣理氣堵悶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