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齊魏兩國為爭奪霸主之位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卻為秦國徒做嫁衣

由 艾易德峻豪 發表于 遊戲2021-04-25

前言:春秋末期,趙、韓、魏三家分晉,標誌著春秋時代結束,戰國時代來臨。而魏國因為是各國之中第一個嘗試變法的國家,所以其很快就在戰國初期站穩腳跟,並一躍成為當時唯一的霸主。

各國諸侯親眼見證了魏國的崛起,於是也紛紛效仿,在國內展開變法,齊國齊威王就是其中一位。隨著齊國內部鄒忌變法的穩步進行,齊國的國力大增,已經初見霸主的威勢。

但是“一山不容二虎”,齊威王想要順理成章地成為戰國霸主,那麼就必須將魏國趕下神壇。而魏國作為老牌霸主,自然也不會坐視齊國肆意地挑釁自己。因此,齊、魏兩國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鬥。

最後,這場爭鬥以齊國的勝利而告終,齊威王先後派人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痛擊魏國軍隊,使得魏國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自此以後,魏國實力大損,再也不復往日榮光。

不過,雖然這場爭鬥以齊國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齊國卻沒有如願地接替魏國的霸主之位。反而是默默無聞的秦國竊取了這場爭鬥的勝利果實,併成為了繼魏國之後的下一任霸主。

齊國和魏國之間,其實早晚都有一戰

眾所周知,魏國從晉國分裂而來,經過魏文侯的悉心治理,成為了戰國初期最強大的國家。然而此時的魏國看似強大,卻已經成為了眾矢之的。其餘諸如楚、秦、燕等國家,對於這幾個三晉之國,實際上是非常仇視的,因為他們名不正言不順。

是以,哪怕戰國初期的魏國已經十分強大,但是魏文侯依舊秉持著三晉聯盟不能破的理念,小心翼翼地維護著三國之間的關係。《戰國策·魏策一》中就曾經記載:

韓、趙相難。韓索兵於魏曰:“願得借師以伐趙。”魏文侯曰:“寡人與趙兄弟,不敢從。”趙又索兵以攻韓,文侯曰:“寡人與韓兄弟,不敢從。”二國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構與己也,皆朝魏。

不過,魏文侯也許做夢也想不到,有一天會有一個外來國家加入自己的聯盟,那個國家就是齊國。和三家分晉一樣,齊國內部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只不過齊國的田氏手段高明,獨吞了整個齊國,實現了“田氏代齊”。

然而,此時的齊國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此時的戰國格局,呈現出兩大聯盟:一個就是以老牌諸侯國為主的秦、楚聯盟,另一個就是以新興卿大夫諸侯國為主的三晉聯盟。而初出茅廬的齊國田氏,其實也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加入三晉聯盟,並且依託魏國強大的國力,迫使周天子承認自己的地位。

於是,齊康公十九年,在魏武侯的全力幫助下,周天子正式承認齊相田和為諸侯(《史記》)。田氏完成了代齊之中最重要的一步。

然而,矛盾也隨之而來。

齊國,在春秋時期是巨無霸的存在。無論“春秋五霸”版本如何更替,齊桓晉文一定在列。而齊國的田氏雖然是透過篡位手段謀得的齊國,但是其手段十分高明,以至於齊國的底蘊在這次權力的交替中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失(田氏代齊的過程十分緩慢和平穩,具體過程就不在這裡詳細贅述)。

也就是說田齊依舊有著大國的根基。在這樣的背景下,想要齊國一直以魏國馬首是瞻,明顯是不現實的。更別說齊國經歷“鄒忌變法”以後,國力再次上升了一個臺階。

因此,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爆發,與其說是偶然,不如說是必然。

桂陵之戰,魏國被破不敗神話,開始走下坡路

很多人認為,魏國的衰弱,是從馬陵之戰開始的,桂陵之戰並沒有對魏國的實力造成太大的衝擊。然而事實上,桂陵之戰帶來的影響,遠比馬陵之戰要大得多。

在桂陵之戰之前,魏國的魏武卒就是不敗的代名詞。陰晉之戰,吳起率領五萬魏武卒迎戰秦國五十萬大軍,並大敗秦國,一戰便打出了魏武卒的赫赫威名。

然而在桂陵之戰中,號稱無敵的魏武卒卻被齊軍以“圍魏救趙”之計擊敗了,儘管這次擊敗並沒有令魏國傷筋動骨,但是卻打破了各國諸侯對魏武卒的固有認知:魏武卒並非不可戰勝的。這對於提升各國士兵的作戰士氣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相信大家在上學之時,都學過一篇文章——《曹劌論戰》。這篇文章的出處乃是《左傳》,其講訴的是一個名叫曹劌的人,在與齊軍交戰的過程中,先讓齊軍擊鼓三次方才下令出戰,並大敗齊軍的故事。

事後,魯莊公問曹劌為何要這樣做,曹劌答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左傳·莊公十年》)”這句話的大概意思就是打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勇氣正盛,第二次擊鼓勇氣衰減,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沒有了。此時出戰,齊軍必敗。

這裡的勇氣,指的就是士氣,所謂的鼓舞士氣,就是如此。

齊國在桂陵之戰中擊敗魏武卒的行為,既打擊了魏武卒計程車氣,又鼓舞了其他各國軍隊計程車氣,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質變。因此,桂陵之戰,才是魏國衰敗的開始。

馬陵之戰,魏國損失慘重,從此一蹶不振,跌落霸主神壇

馬陵之戰,起因是魏國攻韓,齊國派兵支援。隨後,魏惠王因惱怒齊國屢次搗亂,於是決定放棄韓國,轉而進攻齊國。

齊國軍師孫臏利用魏國大將龐涓輕敵的特點,採用減灶之計,將魏軍引至馬陵,並在馬陵設伏,大敗魏軍。此戰過後,魏國的軍事力量遭到重創,魏國的霸業也遭到了中止。

而此戰也暴露出了魏國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魏武卒成本太高,恢復週期太長。根據《荀子議兵篇》記載:

“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屬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負矢五十,置戈其上,冠冑帶劍,贏三日之糧,日中而趨百里。中試則復其戶,利其田魏武卒宅。”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是魏國對於魏武卒的選拔十分苛刻,要求魏武卒有著極高的身體素質。這在提高魏武卒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個極大的弊端,那就是選拔十分不易。

在此之前,魏武卒並沒有遭遇過什麼重大的敗績,哪怕是桂陵之戰的失敗,也沒有令魏武卒損失太多。因此,魏武卒的弊端並沒有暴露出來。而在馬陵之戰中,魏武卒幾乎全軍覆沒,這才令魏王意識到,自己這強大的魏武卒成本有多麼高昂,恢復有多麼不易。

正是因為魏武卒的成本如此之高,才會令魏國自馬陵之戰以後就一蹶不振,再也無力同他國爭奪霸主之位。

齊國和魏國的爭鬥,以齊國的勝利而告終。事實上,齊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所表現的實力,也確實為其積攢了很大的聲望。但是齊王不會想到,西方的秦國早就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了。而繼魏國之後的下一任霸主,也不是齊國,而是秦國。

魏國的衰敗對秦國崛起的推動作用

齊國對魏國的打擊,對於秦國來說,實在是一場及時雨。眾所周知,秦國有著其他國家都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函谷關天險。

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中曾經寫道:“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這句話已經足以證明,函谷關對於秦國的戰略意義。

但是秦國的函谷關天險想要發揮作用,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佔據河西之地。

齊魏兩國為爭奪霸主之位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卻為秦國徒做嫁衣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函谷關的南邊是秦嶺天險,北邊有黃河阻攔,東方六國想要進攻秦國,唯一的路徑就是透過函谷關天險。然而函谷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東方六國就算兵力佔優,在此地也絲毫髮揮不出作用。因此,秦國只要守住函谷關,就等於守住了整個秦國。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戰國中後期的數次合縱攻秦之中,山東六國哪怕優勢再大,最多隻能打到函谷關,便再也無法前進了。

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是秦國奪取河西之地。

上面的地圖已經十分明瞭,雖然秦國有著函谷關天險,但是一旦函谷關北方的門戶黃河以西之地(河西之地)被他國佔領,那麼其餘各國完全可以繞開函谷關,直達秦國內部。此時的函谷關再險要,也是形同虛設。

秦國的歷代君王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但凡有點機會,秦國君王都不會錯過奪取河西之地的機會。不過,秦國的運氣確實不算太好。

齊魏兩國為爭奪霸主之位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卻為秦國徒做嫁衣

無論是春秋時期的晉國,還是戰國初期的魏國,都是中原地區數一數二的巨無霸大國。而被稱作“西戎”的秦國在國力上根本無法與之相抗衡。因此,哪怕秦國數次將河西之地拿到手上,也很快就被奪了回去。

三十一年,秦、趙、齊共伐我,秦將商君詐我將軍公子卬而襲奪其軍,破之。秦用商君,東地至河。——《史記·魏世家》

五年,秦敗我龍賈軍四萬五千於雕陰,圍我焦、曲沃。予秦河西之地。——《史記·魏世家》

齊魏兩國為爭奪霸主之位鬥得你死我活,最後卻為秦國徒做嫁衣

好在,上天對於秦國還是眷顧的。齊國和魏國兩個大國之間的爭鬥,使得魏國開始衰敗下去。與之相對的,則是秦國的迅速崛起。終於,歷經秦孝公、秦惠文王兩代,秦國終於將整個河西之地納入秦國版圖。而秦國的霸業也就此開始。

結束語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秦國因礙於魏國的強大,一直無法奪回河西之地,使函谷關成為真正的天險。而齊國對於魏國的戰略打擊,就像是一場及時雨,變相地擴大了秦國的變法成果。

自此以後,秦國基於函谷關,進可攻退可守,並逐漸成長為戰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直到最後統一天下。

TAG: 魏國齊國秦國魏武函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