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漢朝時期為何匈奴如此猖狂,到處搶奪人口?

由 博登佩琪 發表于 遊戲2021-04-20

漢朝時期為何匈奴如此猖狂,到處搶奪人口?

說到底一句話,匈奴的實力強於此時的漢朝。而且,因為匈奴有大規模的騎兵,來去如風,漢朝處於被動防禦階段。

匈奴的逐漸強大

匈奴自秦朝時期就逐漸強大起來,所以秦始皇才派蒙恬帶領30萬大軍北驅匈奴,然後趁機修長城防禦。

因為匈奴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他們擁有一個軍政合一的政權,每個成年男子都是優秀的戰士,甚至婦女都能走馬射箭。平常時候,戰時在前方戰鬥,後方婦女驅趕牛馬作為軍糧。這種尚武的風氣和做法,使得匈奴有強大的戰鬥力且避免了中原糧草運輸的繁重。

憑藉著這種強悍的戰力,匈奴先後滅掉了東胡、月氏,烏孫也投靠了匈奴。這就使得匈奴的財富極具積累,也為他們征服異族積累下經驗。等到匈奴又征服西域之後,實力更加強大。

此時的匈奴,不僅統治了蒙古高原,也控制了河西之地和西域。因此,面對更加富庶的漢朝,以騎兵為主的匈奴自然更有動力去侵略。此時的冒頓單于,殺死父親自立後,更是野心勃勃。

漢朝的緩慢恢復

經過了秦末戰爭以及楚漢相爭之後,漢初的國力是比較弱的。尤其是馬匹更是缺乏,甚至連皇帝都找不到四匹一樣毛色的馬匹來拉車。

漢高祖劉邦本來信心滿滿地去討伐匈奴,可最終卻是有了白登之圍。經過這次失敗,劉邦深刻認識到,匈奴不是很快可以平定的,因此採取了和親政策。

為了恢復民力和國力,漢朝採取了“清靜無為”的治國思想,對戰爭是持審慎態度的。而且西漢早期,因為異姓王、同姓諸侯王的威脅,西漢中央朝廷並不敢和匈奴全力一戰。而許多諸侯王造反的時候,都是勾結了北方的匈奴,這就使得西漢早期的幾任皇帝心存忌憚。

因此,從漢高祖到漢文帝時期,限於西漢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西漢對匈奴基本採取了妥協措施。用和親、開放關市的方式來維持和平局面。但這並無法有效遏制匈奴侵略的野心。

匈奴不時派出小股的騎兵隊伍,到邊疆地區去擄掠人口、搶奪財富,給當地人民造成了極大的災難。西漢面對這種情況,到漢文帝時期開始組織了幾次反擊戰。只是匈奴騎兵如風,匈奴得知訊息後,便迅速搶掠一番退回關外。而西漢限制於實力,也不敢派大軍追擊。

就這樣,匈奴一面享受著和親帶來的好處,還能不時劫掠漢朝大批的人口和財物,且自身不受到任何損失,自然是更加樂於搶奪。因此,匈奴幾乎每年都派兵襲擾漢朝的邊郡。

漢文帝一方面遷徙人口“屯邊”,一方面實行“復馬令”,為組建大規模騎兵做準備。而且先後組織了三次較大規模的防禦戰。雖然都未和匈奴直接兵鋒相見,但卻威懾了匈奴,使得匈奴迅速北撤。

等到漢景帝時期,繼續實行“和親”的政策,匈奴依舊派出小股騎兵侵襲邊郡。等到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解決了諸侯王的威脅。且此時人民富足,府庫充盈,戰馬的問題也得到解決。到了漢武帝時期,已經可以出動幾十萬匹戰馬參加戰鬥。

當漢武帝經過一番政治、經濟、軍事、思想等方面的集權之後,便開始著手解決匈奴的威脅,吹響了反攻的號角。

綜上所述,無論是匈奴對漢朝的擄掠人口和財富,還是漢朝對匈奴的反擊,都是在雙方實力的基礎之上的。“不是東風壓倒西風,便是西風壓倒東風”。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等人,並非不想對匈奴動武,可受制於自身的實力,只能暫且忍耐。

等到漢武帝在位期間,一切物質基礎都已具備。而思想也由“清靜無為”轉化為“奮發有為”。想法和實力相匹配,自然便能給予匈奴迎頭痛擊。

TAG: 匈奴漢朝西漢騎兵漢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