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出自何處?

由 靜篤網路鬱婷 發表于 遊戲2021-06-30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近年來網路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很多人都用它來表達愛國的情感,但不一定了解這句話從何而來。事實上這句話源自於西漢時期一場千里遠征後的奏疏,奏疏最後一句寫到“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寫出此話的正是策劃了此次遠征的陳湯。不過這次遠征的發生“純屬意外”,陳湯這次上書也是為了給自己辯訴。

北匈奴雖弱,也不願臣服漢朝

公元前36年,此時的匈奴早已不復昔日強盛,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南匈奴呼韓邪單于較弱,經常被北匈奴攻擊,迫於無奈歸順了漢朝。北匈奴郅支單于雖然也號稱要歸屬於漢朝,但之後他把來到單于庭的漢使全部殺掉。正當他思考如何逃避漢朝報復時,更靠西方的康居國邀請他夾擊漢朝屬國烏孫,於是他就趁機跑到了更遠的康居國境內。沒了忌憚的他更加囂張,肆意掠奪西域各國,西域各國敢怒不敢言,只得將希望寄託在強大的漢朝身上。

離漢朝萬里後,匈奴自然毫無顧忌

陳湯就是在這個時間來到西域的,作為一個平民出身的小官,陳湯雖有才能但仕途不順,為了建功立業他主動請纓擔任了西域都護府副校尉。到達西域後,他和西域校尉甘延壽很快發現了郅支單于的野心,躲到西域後邊的匈奴不只是在躲避報復,還在趁機掠奪恢復元氣。陳湯提議趁匈奴還沒有建城擴軍,集合西域各國軍隊一舉擊潰匈奴,否則其“必為西域患”

漢軍雖強,仍需朝廷才能調兵

作為一名老兵,甘延壽也十分贊同陳湯的觀點,只是他也明白自己並無調兵權力,所以準備請示朝廷。陳湯卻認為戰機瞬息萬變,朝廷官員遠離前線,瞭解不到真實情況,必然不準調兵。不過甘延壽才是最高長官,他不同意陳湯也毫無辦法,似乎這次突襲匈奴的計劃徹底泡湯了。

不過隨後甘延壽忽然病倒,陳湯作為副校尉取得了西域地區的最高指揮權。事實證明他也充分利用了這次“機會”,一方面他假傳聖旨,調集漢朝在西域地區的屯田軍隊;另一方面他還召集了西域諸國討伐匈奴。等到甘延壽發現時,四萬大軍已經集結完畢,在既成事實面前,他也只能幫助陳湯完成此次突襲來減輕責罰了。

漢軍快速攻陷郅支城

隨後陳、甘二人分兵兩路突襲,很快就打到了單于庭,等到四萬大軍兵臨城下時,郅支單于先是嚇得逃離了郅支城,不過聽說了西域各國都出兵後,他又覺得自己逃無可逃。無奈他只能回到城中,騙自己說漢軍遠征,糧食有限,無法久攻,決定堅守城池。不過匈奴守軍只有三千,所謂城池也只是木頭城牆,只用了一天一夜漢軍就全殲了守軍,割下了郅支單于的人頭。

經此一戰,西漢徹底鞏固了自己在西域的統治,之後北方出現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和平景象。縱觀陳湯的一生,雖有貪財自私的一面,但其主導的郅支城一戰一舉擊潰了北匈奴的威脅,保證了古絲綢之路的暢通,為祖國贏得了長期的邊境和平。憑藉這些功績,未來陳湯這個名字還將隨著“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名言流傳下去,受後世敬仰。

作者:夜明晨

TAG: 陳湯西域匈奴漢朝甘延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