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唐朝的後興之主,奉李世民為偶像,看奏摺先焚香洗手!

由 一路上有你伴 發表于 遊戲2021-06-23

會昌六年時期,唐宣宗李忱在宦官馬元贄的扶持之下,成功登基稱帝。這在所有人眼裡看來,都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只因為李忱自小就被看作是低能兒,更是一個軟弱無能之人。或許馬元贄也一樣認為,李忱上位之後便於控制,到時候唐朝還不是他一人的天下?只不過這如意算盤打錯了,而且大錯特錯。在李忱成為皇帝以後,滿朝大臣皆認為李忱是一位嚴厲的君王,更是唐朝的中興之主。

01惡魔一面

關於李忱的嚴厲,是有很多案例可以進行查溯的。《唐語林》中記載:“宣宗雖寬仁愛人,然刻於用法,嘗曰:“犯朕法,雖我子弟亦不宥。”內外由是畏憚。”這則資料其實已經寫出了李忱的兩面性,在對待身邊人上給予足夠的理解和包容,但觸及底線則又化身惡魔,定不饒恕。比如說在李忱登基後有一位叫做祝漢貞的優人(換言之現在的段子手),為人滑稽輕佻。又有一些小聰明,常常是隨機應變的作答,總能讓皇帝李忱開心不已。也正是能尋開心,深受李忱的喜愛。只是有一次祝漢貞開玩笑時提及了政事,李忱當場翻臉,並且責問祝漢貞的義務是什麼,僅僅是娛樂而已。隨後的下場也可想而知,不就祝漢貞就因為貪贓事件被處以流放。

同樣的哪裡還出現在了宰相馬植的身上,唐朝時期宰相併非一個,而是職責,意思是說能夠參與政事堂會議的官員。《舊唐書·二十六》記載:“俄以本官同平章事,遷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敏中罷相,植亦罷為太子賓客,分司東都。”,在李忱登基以後,親自提拔馬植為同平章事,這也正是宰相的象徵。按道理來說深得恩寵,而且位高權重的馬植,應是五後顧之憂才對。然而僅僅過去了五年,馬植就被撤職。原因就在於馬植觸及了李忱的底線,和馬元贄走到了一起。

宦官干政一直都是唐晚期的弊端所在,被馬元贄扶持起來的李忱更是深知這一點。宦官把持朝政,而且掌握著左右神策軍,這也意味著皇帝的個人安危在宦官的手裡,皇位誰來坐也在宦官的手裡。如此一來朝廷宰相和宦官勾結,怎麼能不讓李忱震怒。單純勾結拉攏還好辦,這馬植卻和馬元贄來了個認祖歸宗,兩人皆為馬姓。而且還把李忱賞賜的“通天犀帶”轉送給了馬元贄,這是何意?只知宦官不知天子?

不過李忱並非傻子,深知馬元贄動不得,那麼只能從馬植開刀,同時也是對馬元贄的一次警示試探。在第二天就罷免了馬植的宰相資格,隨後關押馬植親信嚴刑拷問,馬植親信當然是一五一十的說出了馬植勾結宦官的罪狀。最後馬植被貶為常州刺史,馬元贄則也不敢肆意妄為。現在才明白,當時認為的蠢蛋皇帝,實則英明神武,手段犀利。

02天使一面

縱然李忱雷霆手段,但在面對國事上敬若神明。對唐太宗李世民的敬仰更是奉若神明,甚至將《貞觀政要》書寫在屏風上,每日拱手拜讀。除此之外在接到大臣奏報和奏摺時,李忱要焚香淨手之後,才接過閱讀。這種虔誠幾近偏執的態度,正是李忱的另外一面。而且李忱的偏執也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正因為嚴厲,所以也導致“拘之以利祿,憚之以威嚴,故所用多流俗之人,而賢者不能有所設施。”,也就是說大部分人不敢觸怒皇帝威嚴,所以多有明哲保身處事小心之人。也就是寧願無功,但求無過。

不過嚴厲的背後往往藏著柔情,就像一個人看似朋友眾多,但卻仍然倍感孤獨一樣。翻臉不認人的李忱也有著柔情一面。正如他在登基之後,冊封已經去世的王才人為貴妃事件,就足以看出李忱對弱者不公遭遇的同情。又比如《東觀秦記》中的記載,當時李忱為萬壽公主找了一個駙馬名為鄭顥,但是鄭顥的弟弟身患重病,李忱便派人詢問萬壽公主。然而在得知萬壽公主在慈恩寺看戲的時候,便找來萬壽公主並且大怒痛斥“我恠士大夫不欲與我為親,良有以也!”,萬壽公主這才被罵的痛哭流涕回家看望。

又比如說當時李忱使者前往邊遠地區宣詔,誰知使者在途徑貧困地區的驛站時,因為餅太粗糙而大打出手,把當地的驛吏打了一頓。後來這一件事被李忱知道以後,直接痛斥使者,並且罰使者前往守陵。也正是這幾件事的做法上,李忱的天使一面盡顯無疑。毫無例外這三個案例中李忱都是保衛弱者的存在,對於生命被他人掌握的弱者,李忱有著不一樣的同情。或許這一種同情來自於自己的早年經歷,在李忱還未成為皇帝的時候,多次有著生命之危。李忱明白這種痛苦,因此在成為一國之君以後,更傾向於保護弱者。

這或許就是李忱的魅力所在,雖然具備兩面性格,但無一例外都是對國有利,打擊借寵諂媚之人,保護被欺凌的弱小。從李忱在對待國事的態度上,也能看出李忱的嚴肅認真,那種焚香般的恭敬態度,才是大中之治的基礎。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一國之君尚且如此,何況是下屬官吏呢?所以李忱就像是一個奇點,其蘊含和爆發的能量,影響的不僅僅是個人,還有文武百官,還有整個唐朝。

TAG: 李忱馬元馬植宦官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