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魏忠賢得勢的幾年中,大明為何能在,遼北戰場上壓著皇太極打?

由 柒墓談歷史 發表于 遊戲2021-06-22

魏忠賢是明朝的大宦官,是大明天啟皇帝的愛臣,在明末做了不少“好事”,最後被朱由檢誅殺,但是為何在魏忠賢得勢的幾年中,大明都能在遼北戰場上壓著皇太極打?

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與後金發生薩爾滸之戰,明朝遼東經略楊鎬輕敵冒進遭到後金猛攻,12萬明軍遭到慘敗。後金兵進陷開原、鐵嶺,瀋陽震動,明朝有感於遼東事急,後金勢力已經達到一定規模,遼東不能不加強防備。同年起用兵部右侍郎熊廷弼為遼東經略,熊廷弼是一個難得的將才,治軍能力和打戰能力都很強,他主政遼東軍政後,招集流亡,整肅軍令,造戰車,治火器,浚壕繕城,守備因此大固。天啟元年(1621年)努爾哈赤集中優勢兵力攻打遼陽,時任遼東經略的熊廷弼與遼東巡撫王化貞關係失和,熊廷弼兵敗潰退,廣寧失守。朝廷以熊丟城陷地問罪,被押解回北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身陷囹圄的熊廷弼不幸又陷入黨爭,熊廷弼與東林黨人多有來往關係密切,這對於與東林黨向來關係水深火熱的閹黨來說是個危險人物。天啟五年(1625年)被閹黨彈劾,同年梟首,並傳首九邊。

在明朝天啟年間(1621-1627),努爾哈赤是不是被壓著打呢?雖然在1626年兵敗寧遠,但是努爾哈赤在此期間成功攻佔遼瀋,迫使明朝的勢力退到山海關外。我想請問,這到底是誰被誰壓著打呢?我以為所謂壓著打的情況應該是這樣的:明朝的軍隊衝出山海關,一路殺回遼東,順利消滅後金——努爾哈赤只是沒能入關而已,這不叫被壓著打,這叫兩軍對峙,那麼,魏忠賢到底做的怎麼樣呢?以財政而論,魏忠賢惡化了邊境的軍事補給。根據戶部統計,自萬曆四十六年(1618)到泰昌元年(1620),明朝共籌集2000多萬兩銀子,充作遼東軍餉;甚至到天啟三年(1623),遼餉支出仍然有628萬兩。天啟四年(1624)魏忠賢徹底掌握實權起,遼餉逐年萎縮,四年就只有499萬兩。不僅如此,魏忠賢還挪用了其他邊境的餉銀,用以彌補遼餉。其中,天啟三年其他邊餉為347萬兩,五年(1625)縮到298萬,六年(1626)再減到104萬,七年(1627)是146萬。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必然帶來新的隱患。譬如明朝無力應對林丹汗的擄掠。當然除了經費問題,戰爭的勝敗,最主要的還是取決於將領,將領是戰爭的直接指揮者,對勝敗十分重要。魏忠賢后來大力支援前線的袁崇煥,袁崇煥也確實是個有本事的人,在他的指揮下,皇太極被壓得死死的。不過魏忠賢下臺以後,東林黨可不放過袁崇煥,在東林黨的陷害下,袁崇煥最終被崇禎殺害了。

當時與魏忠賢爭權的東林黨,東林黨表面上勤儉節約,實際上也好不到哪去,而且東林黨打著為百姓的幌子,來爭名奪利。魏忠賢去世後,大權當然落到了東林黨手裡,可是東林黨卻並不怎麼支援遼東戰場,反倒想據守山海關,最終被皇太極滅了整個明朝,魏忠賢雖然有很多不是,但是他卻延續了明朝的壽命。

TAG: 魏忠賢東林黨遼東明朝熊廷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