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南朝比北朝對佛教更加推崇,什麼原因使佛教能在北朝興起?

由 七月說史記 發表于 遊戲2021-04-09

有一句詩,大家肯定都聽過,那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句詩是杜牧在《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裡寫到的,雖然是在表達明媚的江南春光,但也從側面寫出了南朝的佛寺之多,也能體會到當時的統治者和民眾們對佛教的喜愛和推崇,但是大家好像只能從這局詩裡知道南朝對佛教的推崇,其實北朝對佛教也是十分推崇的,雖然北朝和南朝存在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但大多數人對於佛教的興盛發展也僅僅是停留在南朝對於佛教的喜愛上,忘了北朝的統治者對於佛教也是非常的喜愛,北朝的統治者也修建了眾多的佛寺用以傳教,那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佛教也可以在北朝傳播興盛的局面呢?

一、北朝統治者為了穩定統治秩序,需要佛教文化來維繫

眾所周知,北朝的王朝都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所以相對於中原的漢族人民來說,少數民族就是異族,而這些少數民族因為生活環境的惡劣需要南下,勢必會造成南北雙方人民的矛盾,中原的漢族作為盤踞已久的正統,其文化也自然是正統的,但是北朝的王朝為了要在這些相對靠南的地方站穩腳跟,就必須要有自己的文化來作為支撐,佛教就成為了當時北朝統治者的選擇,一是因為佛教的歷史比較悠久,二是因為佛教的受眾面是非常廣闊的,選擇佛教作為基礎文化,不僅能夠收穫本國人民的愛戴,也能減少敵對民族的針對,這對於當時的北朝統治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認為北朝統治者為了穩定統治秩序,需要佛教文化來維繫是佛教能夠在北朝興盛的重要原因。

二、魏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十分頻繁,北朝也不例外,佛教就可以自由發展

中國的封建歷史上,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政權更迭是非常頻繁的,所以每個小王朝為了自己國家的統治能夠延長,對文化層面的關注度是非常有限的,重視程度非常低,更何況,佛教是作為一種宗教文化,並不是一種比較正統的文化,是一種邊緣文化,對它的重視程度就更弱了,所以在佛真正得到統治者的關注之前,佛教是可以自由發展的,所以我認為北朝的政權更迭十分頻繁,給了佛教可以發展盛行的機會。

北朝是繼承的十六國,是由少數民族鮮卑族建立的,一共有五個王朝,分別是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在歷史上北朝的存在時間不足兩百年,卻已經出現了五個王朝,平均算下來一個王朝可以統治40年,這在中國歷史上可以算是短命的王朝了,兩百年的時間更換五個王朝,對於當時的王朝發展是非常不利的,短短40年的時間裡,一個王朝連自己的所有政治政策都不可能落實到位和完善,怎麼可能還有心思去管理別的方面呢?

僅僅是統治秩序的維護,就已經讓這些統治者焦頭爛額了,尤其是那些作為有著開國地位的皇帝,他們對於文化、宗教的控制就更加的少了,畢竟一個開國皇帝要管理的事情非常多,對於文化宗教也只能設定一個大概的方向,並不能進行細緻的管理,這就導致了佛教在當時作為半透明的邊緣化文化發展起來異常自由,幾乎不會有任何的限制,等到統治者梵音過來之後,統治者也會深陷佛教的魅力,進而對佛教進行倡導,讓佛教發展得更加繁榮。

北朝短短二百年的歷史中,五個王朝進行了更替,各個王朝的統治者都來不及真正落實自己的政策,對於文化的發展更是無暇顧及,因此,佛教就可以在混亂的王朝中肆無忌憚地生長起來,所以我認為北朝政權更迭十分頻繁,無暇顧及佛教成為了佛教可以迅速在北朝興盛起來的重要原因。

三、佛教吸收了儒道文化,更能適應當時百姓的心理需要

在佛教的發展歷史中,我們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的歷史,因為它產生於2500年前,同時,佛教其產生的根本源頭是人們對現世的不滿,對人世間各種痛苦難以接受,需要一個新的遮蔽來幫助自己度過這段難熬的時間,所以在任何時間,佛教都或多或少的活在人們的心中,只是需要一部分的牽引,讓佛教來真正表現在世間,而北朝的政權更迭十分頻繁,正是佛教出現興盛現象的契機。

因為政權更迭的頻繁就意味著百姓需要經歷很多的戰爭,而即使是戰爭最後取得了勝利也依然不能彌補人們心中所受到的創傷,家人離去的痛苦,人生的迷茫不是透過國家的賞賜就能瞬間消失的,這必然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要這個過程減慢,就必須要有一個情感的發洩口,那就佛教,人們瞭解了佛教的真諦,對佛教更加信任,情感有了宣洩,創傷才能加速癒合,所以我認為佛教吸收了儒道文化,更能適應當時百姓的心理需要是佛教能夠在北朝興盛的重要原因。

因為佛教的教義是從人生中透出來的,所以每個人的處事方式或多或少都會體現出佛教的教義,畢竟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教會就是佛教了,信眾自然也是遍佈了整個世界,其規模是難以計數的。在佛教的建立過程中,經書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傳播媒介,因為很多傳教的方式就是講讀經書,讓更多的人能夠對經書的教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它倡導人們去思考生與死的關係,進而就可以將生與死看清,這與癒合戰爭所造成的的創傷是非常有效的,畢竟生死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東西,當人們看淡以後,這些憂愁,這些悲傷也會變得淡一些,最終獲得心靈上的寧靜。

另外,佛教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精髓,這使得佛教在人群中的受眾面積更大了些,但凡有人對這些文化教義有任何一點興趣,都可能會發展成為它的信眾,而信眾的數量多少就能看出一個宗教是否繁榮興盛,當信眾達到一定數量之後,也會影響到統治者對佛教的考量,所以佛教的受眾面越來越廣之後,信眾越來越多,就形成了規模非常大基礎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有了人民的支援,興盛是必然的。

佛教作為歷史非常悠久的宗教,其基礎是非常廣泛的,只要有一絲的缺口就可以讓其發展起來,如果說政權更迭頻繁是契機,那人民群眾的需要就是動力,所以我認為佛教吸收了儒道文化,更能適應百姓們的需要成為了佛教在北朝興盛的重要原因。

南朝比北朝對佛教更加推崇,什麼原因使佛教能在北朝興起?

四、結語

北朝的王朝是少數民族所建立的,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相比本就是異族,再加上不斷地南侵會引起南方民族的不滿,矛盾會被激化,而佛教就是減弱這種矛盾針對性的利器,因為在當時政權更迭十分頻繁,北朝人民的戰爭創傷非常嚴重,而佛教的教義就可以減輕人民的痛苦從而穩定了本朝的統治秩序,再加上佛教在中原民族中也有信眾,民族矛盾會被減弱一些,佛教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統治者的喜愛,所以我認為這些是佛教能夠在北朝興盛的重要原因。

TAG: 佛教北朝統治者王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