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由 夏菡娛樂 發表于 遊戲2021-05-02

自秦始皇一統天下,我國的歷史程序,進入到了封建王朝的“大一統”時代。但正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也就是說,儘管在“大一統”的大勢之下,分裂總是不間斷地出現於統一大勢之中。而其中,東漢之後的“魏晉南北朝”和唐朝之後的“五代十國”,兩個大分裂時代,更是被作為歷史時代劃分而尤為特殊。

這兩個時期,之所以會尤為特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分裂時間相對較長;

另一方面是:頻繁的朝代更迭,其中更不乏大有作為的少數民族王朝。

尤其是這後者,意義更是非凡。它不但奠定了我國領土版圖之基本,更是促進了民族融合與中華文明的大發展。

上圖_ 五代十國版圖

但是,如果你細品就會發現,這兩個時代又是不盡相同。就分裂時間長短而言,“魏晉南北朝”分裂時間長達將近370年(包括西晉統一的36年),而“五代十國”分裂時期為72年,相對而言要短的多。

那麼為什麼“五代十國”的分裂期較比“魏晉南北朝”短很多?

簡言之就是,“五代十國”沒有形成“均衡”之勢。

上圖_ 南北朝時期

三國鼎立拉長了分裂期

雖說這兩個時期,都是因為之前大一統王朝的中央集權統治體系崩塌,逐步形成了地方勢力割據而導致的最終分裂。

不同的是,魏晉南北朝的正式開始是“三國”時期,這個時期東漢末年的大部分割據軍閥已經被消滅。只剩下佔據北方領土的曹魏,以及分別佔有南方領土的西蜀和東吳,也就是常說的“三國鼎立”之勢。之後三個政權先後稱帝建國,漢王朝也就此滅亡。

而這一“鼎”就持續了60年,直到西晉滅東吳而告終。

上圖_ 西晉版圖

但五代十國卻沒有“三足鼎立”這樣的過渡期。

唐王朝在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大變故之後,曾經無比輝煌的大王朝,瞬間變得搖搖欲墜。公元907年,曾經剿滅黃巢起義的功臣之一——朱溫,篡奪了唐朝政權。而在朱溫亡唐建梁之時,並沒有取得當面曹魏統一北方的成就,整個北方乃至全國,遍地都是割據的政權。唐哀帝之所以禪位朱溫,完全是因為朱溫率先攻陷長安,逼迫唐哀帝而為之。不具備稱帝條件的這樣朱梁政權,因為倒行逆施的為之,一下子就成了眾矢之的,誰能滅“梁”誰成了道義的主持者。於是乎,各地軍閥頭子,打著道義的旗號,趁著天下大亂開始蜂擁而起。

如此之多的地方割據,必然不會形成“鼎力之勢”。也就是說,“五代十國”一上來就是軍閥混戰,一直戰到最後被北宋統一。

上圖_ 梁太祖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開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五代十國沒有形成南北對峙

在結束長達60年的三國鼎力局勢之後,西晉王朝完成了大一統。然而,西晉王朝僅統一了36年,就因為“八王之亂”而分崩離析,國家再次陷入分裂與動盪之中,不久西晉王朝就在動盪中滅亡。但是西晉宗室琅琊王司馬睿,在南方延續著晉朝香火,定都在今南京,史稱“東晉”。歷史進入了“東晉十六國”時期。

這一時期,南方政權相對穩定且長期保持統一。與南方的穩定和平大相徑庭,這個時期的北方地區,割據政權林立且更迭頻繁。尤其是北方遊牧民族也加入到中原政權爭奪之中,使得北方形勢更加複雜。單從爭奪建立政權結果來看,遊牧民族成績不斐,但是卻對北方漢文明以及原本富庶的黃河流域經濟,造成了很大破壞,因此也稱這段時期為“五胡亂華”。

總之,這個時期的整個北方乃至巴蜀都在經歷著大戰亂,可謂是遍地狼煙。這給了南方人口與經濟全面發展並超越北方的機會。可惜,東晉王朝卻沒有很好地把握機會。

上圖_ 南北朝發展示意表

在北方紛爭的時候,南方的東晉王朝,雖然經濟與人口方面得到長足發展,但由於這個王朝是一個由各大士族“控股”的傀儡政權,因此其內部權力鬥爭也異常激烈。在巨大地互相傾軋下,王朝內耗很大,因此也無力趁北方混亂之際北伐統一。

公元439年,由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權統一了北方,定國號為魏,史稱北魏。之後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這一時期,南北政權各有易主,之間也是互有攻伐,但是結果是誰也沒有吞併誰,南北方對峙就此。這一對峙又過去了一百多年,直到隋朝的建立和之後的統一而結束。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北魏(386年—534年)

而“五代十國”時期,南方政權完全是“陪跑”角色,壓根就沒有統一的基礎和機會。

由於“五代十國”一開始就是軍閥割據,無論北方還是南方,都處於一個大分裂的狀態。不過雖然都是大分裂,但是這一時期的南方與北方的分裂形式與狀態完全不同。

因為南方分裂程度與時間都要比北方厲害,所以我們先說南方。這一時期的南方大地,先後出現了10個政權小國,這也就是“十國”的來源。儘管南唐以後起之秀,先是竊取南吳政權,後趁機佔領閩與南楚等地。版圖最大時同時佔據江淮與荊襄等地,獲得地理與經濟上的雙重優勢,讓南唐成為“十國”實力最強,也是理論上最有可能統一南方的政權。但是,南唐軍事實力卻比較孱弱,無法在軍事上,對其他小政權給予持續有效地打擊,所以南方始終無法統一。結果就是這些政權只能在分裂中,各求自保,其實就是等著被北方收割。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後晉、後蜀、南唐、南楚、南漢、吳越

與南方的相對穩定的分裂形式與偏弱的軍事打擊不同,北方則始終處於強有力的軍事打擊之中。這種軍事上的強勁,不但讓北方儘可能地快速整合起來,政權更迭也更加頻繁。換句話說,就是北方始終處於“分裂——統一”的戰爭漩渦之中,這也是“五代”的由來原因。正是因為北方始終能夠在快速地優勝劣汰中,做到儘快整合,再加之地理上的絕對優勢,所以“統一”的主動權始終在北方手中。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後唐莊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

最先結束分裂而完成統一的機會,出現在後唐莊宗李存勖時代。這位沙陀族人,卻自稱是李唐合法繼承人(佔據道義制高點)的軍事奇才。僅用了三年,李存勖不僅統一了北方,更是迫使前蜀投降,佔據四川。

可惜,這位老兄打仗是把好手,但是治國理政能力著實一般。在任用伶人,排擠功臣等一系列昏庸操作之後,致使後院起火,自己也死於非命,後唐也失去統一的機會,不久後唐即被取而代之而亡國。倘若,李存勖的治國能力再強那麼一點點,也許“五代十國”分裂時間就可以縮短一半了。看來,要完成統一,軍事才能與治國方略的出眾是缺一不可。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後周 北漢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柴榮治國

終於在公元954年,北方後周政權迎來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此人就是世宗柴榮。柴榮時代,對內整頓吏治,裁汰生息,對外南征北戰,開疆拓土。他北定一統之大勢,南平南唐而佔據江淮,迫使唐後主俯首稱臣,引頸待戮。更主要的是,柴榮的戰略是“先北後南”,先從契丹人手中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後南下統一。這一點更是凸顯出,要比他的繼任者趙匡胤更高明的戰略格局。

公元960年,在柴榮英年早逝一年之後,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策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將後周政權取而代之,更國號為“宋”。趙匡胤以“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為戰略計劃,這成了柴榮戰略的調整版,也就是將收復燕雲十六州之重任,放在了平定南方,完成一統之後。公元975年,趙匡胤如願完成對南方政權的一一收割,完成了“大一統”,“五代十國”正式終結。只可惜,直到趙宋王朝滅亡,也沒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魏晉南北朝持續分裂時間達300多年,為什麼會遠長於五代十國

上圖_ 趙匡胤(927年-976年)

縱觀整個“五代十國”,南方政權幾乎沒有對北方政權造成什麼威脅,基本上是隔江靜觀北方紛爭。南方政權的無作為,客觀上對於統一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也足以說明,割據一方,力求自保的政權,無異於坐以待斃,尤其是在地理上處於戰略劣勢的南方,更是如此。這也正是諸葛亮為什麼要力爭北伐的原因所在。

作者:王金百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中央帝國的軍事密碼》 郭建龍/著 海峽出版發行集團

【2】《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 萬繩楠/整理 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TAG: 政權北方分裂南方上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