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作為一代高僧卻屢破色戒,身邊女子圍繞,圓寂火化時舌根燒不爛

由 禪的行素 發表于 遊戲2021-04-30

我國是一個宗教信仰自由的國家,在我國公民可以自由選擇、表達自己的信仰。中國信徒主要信奉的宗教信仰主要有佛教、天主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其中佛教在中國的歷史最為悠久,大概有2000多年的歷史。

提到佛教聖僧大多數人們都會提起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眾所周知,唐三藏在歷史上是有原型的,他是根據唐太宗貞觀年間,僧人玄奘前往天竺取經的歷史事蹟改編的。因為著名文學作品《西遊記》廣為流傳,使得唐三藏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高僧。

然而中國佛教歷史上還有這樣一位高僧,他的地位和貢獻與玄奘齊肩,史稱“中國佛教歷史的兩大高峰”。作為一代高僧卻屢破戒,身邊女子圍繞惹人非議,唯有圓寂火化時以舌根不爛來證明自己。

他就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漢傳佛教高僧、佛經翻譯家、佛學家、佛教教育家鳩摩羅什。他的一生歷經坎坷,其中艱辛完全不遜色於玄奘的“西天取經”。

鳩摩羅什的降生就帶有傳奇色彩。相傳,他的父親鳩摩羅炎出身高貴,是天竺宰相世家的他對於佛法異常的痴迷,甘願放棄繼承宰相之位,最終選擇出家為僧。鳩摩羅炎在遊歷的過程中,途徑龜茲國被國王奉為國師,他獲得崇高地位的同時,也被迫與國王妹妹成婚,他們的生下的孩子就是鳩摩羅什。

擁有高貴血統的鳩摩羅什從小就展現出了非凡的才智。民間相傳,鳩摩羅什才幾個月的時候就會說話了,三歲的時候就可以識字讀書,到了五歲的時候就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了。很多人猜測鳩摩羅什的出家一定是受到父親的影響,但其實在他7歲的時候是隨母親一起出家的。母親帶著領悟能力超群的他遊走四處,學習和接觸諸多關於佛教的相關知識。直到他20歲回到龜茲國時,他早已“道流西域,名被東川”。

此時的中國久聞鳩摩羅什的大名,早已有了請他入朝傳誦佛經的想法。鳩摩羅什也立志一定要踏上中土傳教。但令鳩摩羅什沒有想到的是,前來中途傳教的道路竟是以亡國的為起點的。前秦國大將呂光攻打龜茲國,鳩摩羅什被俘。在呂光乘勝而歸的時候得知苻堅被殺,在公元386年涼州宣佈自立。

於是,鳩摩羅什被羈留在涼州16年。在這漫長的16年裡,他雖然受盡折磨,但他臥薪嚐膽把握機會在此期間學習漢語,熟悉掌握中土文化。這位後面他的傳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終於公元401年,後秦皇帝姚興奉他為國師,併為他建造規模宏大的逍遙園讓他安心翻譯佛經。而且皇帝十分尊崇和信賴他,經常向他請教政治上面的問題。也正是在長安的12年,鳩摩羅什和弟子一起翻譯出了大量的佛經。此舉讓鳩摩羅什成為中國佛經翻譯歷史上舊譯階段的開拓者,而且在這過程中鳩摩羅什在中土培養了大批佛學人才。

後世人們評議鳩摩羅什的譯經時讚不絕口,鳩摩羅什的譯文“義皆圓通,詞潤珠玉”,讓生澀難懂的佛經變得通俗易懂,由此佛經在中國流傳甚廣,甚至家喻戶曉。其中《法華經》、《金剛經》都是出自這位大師之手。

鳩摩羅什的偉大貢獻不僅僅在翻譯經文上面,他還是一位學識淵博、思想深邃的佛教思想家、教育家。他特殊的天竺異國的身世、豐富的遊歷經驗和熟知中國傳統文化,他將外來佛教大、小乘“三藏”重要典籍和中國傳統文化相互融合,融會貫通,有力地推進了中國化佛教的發展。而且他自由講學的風格,為中國佛教培養一一批傑出的佛學家。

但是,即使是天才得道高僧也有讓他畢生的悔恨的事情。那就是世人議論紛紛的“破戒”。在歷史上他曾有兩次破戒,作為出家人的他身邊總是紅塵不斷,終究是不妥的。經過歷史文獻記載和學者的研究證實,鳩摩羅什的兩次破戒都是被迫破戒。

直到現在關於他破戒的問題一直爭論不斷,面對那些站在道德倫理的角度去一味地指責鳩摩羅什地人,我想用司馬遷的去打動他。他們都是對文學有著超出常人的使命感的堅毅的優秀品質的。

對於鳩摩羅什高僧個人而言,他面對世俗的達觀態度著實令人動容。在鳩摩羅什圓寂的時候始終惦念的是譯經事業,他曾發下誓言說,如果自己翻譯的佛經沒有謬誤的話,那就讓他圓寂後舌根不爛。

舌根本身在佛教中的本身就是蓋定的、絕對的虛幻之相,而鳩摩羅什的臨終誓言是向佛祖求證自己的譯經有無虛幻和失誤之處。最終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在他圓寂之後,只有舌根化作一顆舍利子。從這一傳說中,我們不禁為鳩摩羅什的使命感和堅強毅力折服。

TAG: 羅什佛教破戒佛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