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廣西狼兵名字的來源?地方性精兵的出現與消失

由 兩廣文史 發表于 家居2021-12-14

丹陽兵以一地為名,並不因為統帥的將軍與短期時間推移而改變,是典型的地方性精兵。那麼廣西的狼兵是這樣一支地方性精兵嗎?

我們先從廣西狼兵的起源來看。

嘉慶十九年,姚瑩升任廣西按察使,皇上告訴他要調查廣西俍兵的制度。姚瑩回覆說:‘俍兵開創的制度沒有能考究的,只有《明史·兵志》有“廣西東蘭州、那地、南丹、歸順州諸俍兵,武勇最多”的記載。

可見狼兵已經出現了很久,且有狼兵的地方很多,但廣西的東蘭州、那地、南丹、歸順州出的狼兵最是武勇。

又有清朝檢司的報告稱,自乾隆八年清查二十一年各府州報告兵田的情況,俍兵之外,又有土兵、土勇、隘卒、堡卒、耕兵、撫兵等兵種。他們承耕的地畝,多少不同,而在分防調遣方面卻和俍兵沒有什麼不同。

可見狼兵只是廣西兵的一種,還有不少其他兵種,從名字可以看出其分工是不同的,如堡卒應該是駐紮在城堡計程車兵,耕兵應該是專職耕種的兵種。

但這裡又說分防調遣與狼兵無異,那麼其實這些兵種只是名字不同,其實功能性質都是和狼兵一樣的戰兵。

狼兵的制度沒有考究,廣西其他名字的兵種與狼兵無異,可見狼兵並不是特殊訓練才能得出的精兵,而是指廣西所產的地方兵種。

這其實和古時候的丹陽兵非常相似。

所謂丹陽兵,就是出自丹陽郡(今安徽宣城市、池州市、銅陵市、蕪湖市、馬鞍山市、黃山市、江蘇南京市、浙江杭州市、湖州市等地)的精銳士兵,袁術曾稱其為“此地精兵輩出”。

孫策因其父戰死而失去根據地,曾徵募500名丹陽兵士去投奔他的舅舅吳景,後來,吳國的丹陽太守沈瑩向晉軍開戰,只率領500名丹陽兵士,頭綁青巾,只執大錘。多次向晉軍陣地衝鋒,攻破了晉軍的堅牢防線。

其實早在漢初,丹陽精兵就已經出現。李陵從丹陽招募來5千死士,在李陵進攻匈奴時,就是以這5千精兵與3萬匈奴騎兵作戰。在援兵不到的情況下,拼命抵抗,最後僅剩四百人依然堅守陣地,主帥李陵被迫投降,副帥韓延年戰死。

匈奴驍騎之勇,五千丹陽兵竟能令單于喪膽,幾乎要撤退,最後探知李陵無援才敢進攻,丹陽兵的善戰可見一斑。

但是後來丹陽兵逐漸消失在歷史的長流中。這其中有何原因?

隨著經濟、文化中心的南移,官府法律的建立與強化,丹陽兵逐漸與其他地方兵種無異。

經濟繁榮使得物質豐富,而物質需求得到滿足的丹陽人不再是從小就上山打虎,下河抓魚,一天不幹活就可能會餓死的惡劣環境中成長起來,體魄與以前不可同日而語。其成人後,也不再需要進入軍隊求一口飽飯,求一身富貴,他們有更多選擇,耕地經商都能活命與致富。

而比物質更能消減丹陽兵武勇的是文化中心南移,讓丹陽故地的百姓受到儒家等溫和文化的濡染,知書達理的丹陽人增多,好勇鬥狠的丹陽兵相應減少。

經濟與文化繁榮能增強丹陽地方政府與法律的力量。在強大的丹陽政府與國法前,丹陽人私鬥代價增大,而訴諸公堂卻既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又不會受到國法制裁。隨著時間的推移,丹陽人逐漸習慣在穩定的統治下,國法允許的範圍能生活,野蠻的血性自然減少。

廣西狼兵與丹陽兵都是典型的地方精兵,在冷兵器時代,士兵的悍勇能極大增強軍隊戰鬥力。而經濟落後,文化野蠻的地方就成為了統治者們最喜歡的兵源,其中能大規模募集到悍勇士兵的地方就會讓統治者印象深刻,並加以稱頌,為之冠名。

這就是地方性精兵丹陽兵與廣西狼兵名字的來源。而其出現的基礎是惡劣的成長、生活環境與野蠻的文化,因此其消失也必定是因為經濟與文化得到發展。隨著物質需求與精神需求得到滿足與撫慰,地方性精兵的消失基本不可逆轉。

TAG: 丹陽狼兵廣西精兵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