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北京四合院見證歷史變遷,也是專屬於北京城的市井民居

由 楊一格saga 發表于 家居2021-12-13

提及古都,人們很容易就會聯想到西安、洛陽等歷史聞名的古都城市,曾經王權政治和經濟文化中心。但隨著清王朝的覆滅,新中國的成立,北京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座古都城市,而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座紫禁城,還有大量的市井民居。

行走在北京的街巷衚衕之間,周邊是千家萬戶的四合院,它們曾經是這座城市的組成細胞,現在依然是居民的避風港灣。它們曾經是整座古都北京最夯實的“背景”,如今我們走進其中,還是能感受到它千變萬化的建築風骨。

01。元大都時期的合院

據史料記載,元大都時期的合院住宅是北京四合院的原型基礎。學者們在對元大都平面規劃復原的研究中心,曾經在《乾隆京城全圖》中發現並推測:元代衚衕間距為50步(元代1步約等於1。54米),每塊宅基地為44步(約67米)見方,面積為8畝,每條衚衕街巷由10塊宅基地組成。位於南鑼鼓巷兩側的衚衕現在所呈現的傳統民居風貌,可說是很好地儲存了元大都時期的建築風格。

1969年拆除城牆時,曾經在內城北牆的基礎下發現元代“後英房”遺址,其中一所大戶型住宅的主院及兩側的東西跨院總和寬度近70米,南北進深為兩條衚衕的距離,與上述資料推算的宅基地大小面積基本吻合。

從舊址上看,整座院落寬大,建築考究,有些建築的地基部位有“磨磚對縫”工藝出現,室內方磚鋪地。從中可以看出元代住宅建築的工藝水平,已較為成熟,雖有別於清代標準的四合院落,但是建築雛形已基本形成。

02。明清時期的四合院

北京四合院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享譽世界,它是北京傳統民居的一種,也是中國傳統高檔合院式建築的一種體現。簡單地說就是一個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是由正房(北房)、東西廂房和倒座房(南房)組成,從四面將院落圍繞在中間,而形成以一個建築單位。

通常一戶一宅,一宅可以有一院或幾院,合院以中軸線貫穿。百姓家通常是單一院落,而有錢人家則會建兩至三個四合院,前後相連,院中種植四時花卉,置放魚缸,以增添院中生機。一般小型的四合院會有房屋13間,大型單院30間,如果是兩個院子則是25-40間,且均為單層房屋。

四合院的建築風格非常符合咱們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廂房的後牆為院牆,拐角處再砌磚牆,大四合院最外圍用院牆包圍,院中十分安靜,私密感強並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

四合院在住房分配上也是很有講究的,家中長者居上房(北房)、中間為客廳(中堂間)、長子居東廂房、次子居西廂房、小姐居後院、家中傭人住倒房。

北京四合院的房屋設計和施工比較簡單,這當然是對於精通建築的專業人士來說的。

說它簡單是因為,它並不需要鋼筋水泥,也不需要複雜的圖紙,青磚灰瓦,磚木相結,也是因為這一特點減輕了自身重量,遇到地震發生,可以很好的起到緩衝防震的作用。而整體的青灰色調給人古樸素雅的感覺,生活在其中並不浮躁,十分舒適。

北京四合院見證歷史變遷,也是專屬於北京城的市井民居

不知道您發現沒有,雖然說北京四合院是以坐北朝南,東西呼應的建築風格而建,但是院落的大門卻並不在正中。

以北京為主的周圍地區四合院落,均以中軸對稱,院門開在正南方的東南一角,不與正房相對。這是源自八卦方位的說法,正房坐北為坎宅(坐北朝南的房子),必開巽(東南方向)門,取意財源廣進、金錢流暢、財源不竭,所以“坎宅巽門”也是北京四合院的一大特點。

北京四合院見證歷史變遷,也是專屬於北京城的市井民居

北京四合院形成於明清時期,是北京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數的四合院落連線相通形成北京城的“背景底色”。而經過明清兩代帝王統治時期,文革動盪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在80年代初至今的40餘年中,由於城市快速發展的需要,現在北京四合院的數量已不足原有的十分之一。

對於,到北京做客的朋友來說,北京胡同大多可以自行遊覽,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建議在遊覽之前可稍加查閱相關資料,或者請一位專業嚮導。對於四合院,很多衚衕間的院落現為私人住宅,還是建議您放下好奇心。

北京四合院見證歷史變遷,也是專屬於北京城的市井民居

如果,您的求知慾爆棚,那麼您可以到東四胡同博物館和史家衚衕博物館來看看,或許在這裡您可以瞭解到老北京胡同民居的更多細節。也希望您如我們一般愛上這“刻”有歷史痕跡的市井民居,並共同維護這僅有的歷史饋贈。

TAG: 四合院衚衕北京民居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