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在欲而行禪,能獲得解脫嗎?

由 作家馬明博 發表于 家居2021-04-13

維摩詰是現實中的歷史人物。唐代的玄奘法師遊歷印度時,曾到廣嚴城舊址探訪維摩詰故宅。

在《大唐西域記》中,玄奘法師寫道:“……城已甚傾頹,其故基址週六七十里。宮城週四五里,少有居人。宮城西北五六里至一伽藍。……伽藍東北三里有窣堵波 (塔) ,是毗摩羅詰 (唐言‘無垢稱’,……舊曰‘維摩詰’,訛略也) 故宅基址,多有靈異。去此不遠,有一神舍,其狀壘磚,傳雲積石,即無垢稱長者現疾說法之處。”

在廣嚴城中,維摩詰是為人尊敬的大富長者。家財萬貫的他樂善好施,經常佈施僧侶、救濟貧民。

他不離世間而禪修,並且不執著於外相,為度化眾生,他向佛弟子說法,也向王公貴族說法,甚至到妓院、賭場向貪歡求樂的人說法。

他有妻子,卻精進修行;處身五欲之中,卻不貪著;維摩詰這種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為釋迦佛所讚歎。

曾有菩薩問維摩詰:“像您這樣修行,能獲得解脫嗎?”

維摩詰答:“我母為智慧,我父度眾生,我妻是從修行中得到的法喜。女兒代表慈悲心,兒子代表善心。我有家,但以佛性為屋舍。我的弟子就是一切眾生,我的朋友是各種不同的修行法門,就連在我周圍獻藝的美女,也是四種攝化眾生的方便。”

禪修者如能像維摩詰那樣以“不二法門”作為處世接人的方法,站在解脫的立場,認知生活中的所有際遇,就能“在欲而行禪,處染而不染”。

作為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維摩詰經》關注現實人生,提出“心淨則佛土淨”及“在入世中出世”的思想,這既是禪宗“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的思想源頭,更是近現代以來人間佛教思想的經典依據。

淨慧禪師提出的生活禪,強調“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其實就是對《維摩詰經》“不二法門”的現代實踐。

世界上的事物,無非兩種:一是事實,一是看法。

例如,生死是個事實,如何對待生死,則有許多看法。

在生活中禪修,不是讓我們去改變生死這個事實,而是教我們調整對生死的認識。

有時,真正困擾人的,不是生死這個事實,而是人對生死的執著。

這即是迷悟之間的區別,也是輪迴與解脫之間的區別。

對於在家禪修者,《維摩詰經》可作為必讀之書。當然,此經雖以在家禪修者為主角,但其絕不是隻給在家人看的。

TAG: 維摩修行生死禪修者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