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三道紅線畫出馬太效應,這些房企開始“拼爹”了

由 地產同學會 發表于 家居2021-06-22

如今是六月中旬,2021年已過去了一半,“三道紅線”的融資監管政策也施行有半年了。

那麼這半年以來在三條紅線的調控下,地產行業受到了哪些顯著的影響呢?

地產君以為,三條紅線固然促使絕大多數房企保持有息負債穩定、加快降低槓桿率、放緩了舉債擴張規模的步伐。

但在另一種層面上,反而促使了房產行業馬太效應的出現。

又看了眼最近的土拍情況,首輪集中賣地就要超過萬億,堪稱頭部房企神仙打架現場。

22城首輪集中供地土地成交金額及排行

這麼龐大的資金戰,有些城市盤踞多年的地頭蛇也敵不過財大氣粗的國央企和大房企。

可以說,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拼爹”時代。

1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馬太效應是什麼?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體現在地產行業就是頭部房企,尤其是國企和央企背景的房企,在三條紅線畫出的市場舞臺上擁有了更大的表演空間。

從融資層面上看,在銀行全面收緊對房企的貸款准入條件下,有限的額度都傾斜給了國央企與其他頭部房企。

而信託機構也因監管層面的管控,被大大壓縮了融資類信託的規模,他們往往會更看重股權投資涉及到的交易方資信,所以這部分的額度也會優先供給有實力的大型房企。

除此之外,國企和央企背景的房企還有其他頭部房企都羨慕不來的背書優勢。

銀行私行、信託、券商等資金源更偏向於和國字號的人做交易,這使得他們的融資成本保持在可控的低範圍內。

總之在融資這塊兒,基本就是僧多粥少,小廟的和尚爭不過佛寺的喇嘛。

那可能就有人要說啦,銀行和信託機構都緊著頭部房企來,你讓中小型房企咋辦?

於是地產君去查了一下,像中小型房企這種融資需求,傳統的市場募集機構也就一些募整合本高的地產私募機構,會很樂意和他們打交道。

募整合本一高,收益要求也基本都在年化15%和20%左右,融資成本與風險都水漲船高,而專案開發的利潤也隨之減少。

回顧近日全國土拍情況,很容易就能看出頭部房企的積極和活躍,中小型企業則是融資難、拿地難。

土地是支撐房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拿不到地的房企又何談發展與未來呢?

中小型房企的融資之路就這樣囿於政策調控與自身規模限制,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截止六月十日TOP30房企拿地資料

2

管理紅利時代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認為中國房地產有三個階段:

2002年之前是土地紅利階段,“招拍掛”之後是金融紅利階段,而“三道紅線”後,則是管理紅利時代。

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不管是土地款融資,還是拿地以後的建設融資,市場資金都在往國企央企背景和頭部房企身上傾斜。

他們的融資渠道和融資資源令人眼紅,實際承擔的融資風險低,實際支付的融資成本也少,而競爭優勢卻在持續擴大。

地產君前幾日分析過中交地產的換帥與發展這家央企又換帥!到底是換人如換刀,還是換湯不換藥?

以尚在發展中的中交為例子,就能清楚地看到國企和央企背景房企的前融優勢,也不難想象其他幾家頭部房企融資情況。

這樣得天獨厚的發展環境就有利於管理紅利的擴充套件,且並不妨礙他們繼續擴大自身規模。

3

流水不爭先

在“三道紅線”等有力的房產調控政策下,業內普遍認為地產行業已進入平緩發展期,行業集中度提升,頭部房企神仙打架,國企央企穩中得勝。

那麼在這麼一個“拼爹”時代,實力較為弱小的中小型企業又有哪些出路呢?

萬科曾於2012年提出的“白銀時代”至今未來,許多媒體和專家預言的存量時代也尚有距離,政策牽引和資源驅動仍左右著房地產行業的發展。

國家不允許房企繼續高負債、高槓杆地發展,所以對財務槓桿加以控制,卻並不會阻攔內部經營、收併購、合作。

當頭部房企因“三道紅線”的控制感受到資金壓力時,就會有取捨地去投資和拿地。

那中小型房企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頭部房企熱情較低的區域,這樣贏面就會更大。

除此之外,中小型企業還可以拉住政策牽引的大手,和整體市場一起穩住。

先錘鍊自身,在低負債的同時尋求發展,更謹慎地面對投資和融資,努力在縮短去化週期、降低週轉率上做成績。

有句話叫“流水不爭先,爭得是滔滔不絕”,雖然有點兒自我安慰的味道,但目前看來還真就是這麼個意思。

以上是地產君的今日分享,大家有什麼更好的見解,歡迎留言互動哦!

TAG: 房企融資頭部紅線中小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