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蔣勳:人生,是一場不斷醒悟的過程

由 了了5866 發表于 美食2023-01-29

01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定要面對的事

《流浪者之歌》這本書講的是印度的悉達多王子,它其實就是佛陀。悉達多王子跟佛陀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悉達多是佛陀的原名,這個翻譯在中國大概有兩千多年了。

悉達多王子很特別,小時候有人給他算命過說他將來會出家,成為僧侶。他是獨生子,將來要繼承王位的,如果他出家了,那這個王位怎麼辦?

所以他的父母就把他養在宮殿裡,儘量讓他不外出,讓他碰不到人世間的悲哀。後來他就很幸福的長大,也結了婚。

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從醉酒當中醒來,想到城外面走一走。

他就往東門走,開門後剛好看到有婦人在生產。他又走到南門,開啟門看到有一個生病的人在哀嚎。然後,他就往西門走,剛好看到一個很衰老的老人。最後在北門,他一出門就碰到有人死掉在辦喪禮。

他忽然想到這四個門就是生老病死,他領悟到:人生是要把這四個事情超越。

如果你不能超越生老病死,你所有的東西都等於是虛空的。

所以他就偷偷跑到城外苦修六年,後來他就坐在菩提樹下悟道。

他忽然知道生命的真理在哪裡,然後就開始去佈道了,一場一場的去演講。我們今天讀的《金剛經》就是他當時演講時記錄下來的東西。

02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過去媽媽帶我去廟裡看到佛陀的時候,我就只會拜拜,幾乎不敢想象任何東西,不敢想坐在那裡的那個人的身體跟我一樣,有人的慾望,有人的沉淪,有人的複雜的東西。

所以我第一次讀到德國作家赫曼赫塞寫的這本《流浪者之歌》,我非常感謝。這本書是1922年一個德國的作家寫的東方印度的悉達多的故事。

因為他是德國人,他在西方的文化系統裡面,沒有從小受到佛陀的影響,對那個生命沒有我的執著。我的執著是從小對佛教的崇拜、尊敬。我看到悉達多就覺得他是神,他不可能有人的部分,這就是一個執著。

其實《金剛經》一直講的是不要執著,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赫曼赫塞在寫悉達多的時候,他首先要拿掉的是佛陀崇高偉大的神性。他就是悉達多,他就是一個天真浪漫的青少年,他很想知道生命活著的意義到底在哪裡。所以他就到處流浪,甚至經歷了很多複雜的過程。

如果是我來寫悉達多的故事的時候,書中的很多片段我都不敢寫。

我根本不敢想象他跟妓女會發生關係。可是赫塞竟然認為,在悉達多成長的過程當中,他所有肉體的慾望幾乎都經過這個妓女的教導。這個妓女簡直像他的老師一樣。

我也不敢想象佛陀竟然曾經在賭場工作,而且非常成功。

他完全知道賭場就是輸跟贏,而我們在現實的生活裡每一天幾乎也是輸跟贏。

經過了人性肉體的慾望,經過了一切要贏的這種慾望,所以悉達多才可能求道,才可能在河邊找到“唵”的聲音。

這本書裡一直在講河流的聲音,河流的聲音把人從紛雜的世間呼喚到了一個非常安靜的世間。聲音有這麼大的力量。

03 人生,是一場不斷醒悟的過程

佛教是一個非常自然主義的宗教,它其實沒有神,沒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神。所以我也覺得“到廟裡拜拜”這件事並不是最早創立這個宗教的悉達多喜歡的。因為最早的印度是沒有佛像的,它就是一個座位、一棵菩提樹,或者一個腳印來代表的。

這本書真正在英語文學中流行大概是60-70年代,因為嬉皮士運動。嬉皮士運動是指英美富貴家族的孩子開始拒絕富有跟權利,然後穿著破洞牛仔褲,開始跟朋友走向山林。這本書的描述跟這個運動非常像,就是走向自然,然後在當時就翻譯成中文,傳到了臺灣。

​蔣勳:人生,是一場不斷醒悟的過程

我就是在讀這本書的那一代人。林懷民也因為讀了這本書,90年代就編排了《流浪者之歌》的舞蹈。你在舞臺上可以看到一個代表悉達多的佛陀在舞臺上一動不動,而旁邊的人充滿慾望。安靜是跟自己的對話,非常感人。

我們河流有時候把河流分成上游、中游、下游,可是河流本身並沒有這樣分。河流只是不斷的在流淌,它也不會給自己方向或者迷失。應該轉彎的時候,它就轉彎;應該出海的時候,它就出海。

他一直希望人從河流的哲學,去認知自己生命的狀況。

赫曼赫塞寫的很有趣,他把同一個人的名字悉達多跟喬達摩,分成兩個人了。他讓悉達多碰到了喬達摩,等於自己碰到了自己,年輕的我跟年老的我對話。所有的部分都屬於我。

​蔣勳:人生,是一場不斷醒悟的過程

河流是自己跟自己的對話,或者自己跟自己的獨白。也許,正是這樣的意義,讓這本小說從1922年發表到100年後的今天,仍然在不同的世代,在不同的地區,對年輕一代發生非常大的影響。

希望在《流浪者之歌》一百週年的時候,年輕的一代,再一次讀這本書,再一次領悟自己與自己對話的重要性。因為,覺悟不是像外面求得的。

我常常被稱為老師,可是我知道,我不可能教年輕人任何的東西。所有生命具體的東西,都是他自己摸索自己的經歷。他要經歷傷痛、憂慮、慾望,最後他自己跟自己對話,超越那些部分,他才有他的領悟。

​蔣勳:人生,是一場不斷醒悟的過程

而且,可能領悟到最後也還是迷失,事業成功之後也還是虛無。

其實領悟之後,何嘗不虛無?因為人生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一個過程。

我相信這本書可能會變成另外一個心靈的運動,就是跟自己對話的一個心靈運動。

TAG: 悉達佛陀本書自己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