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由 痛快旅遊 發表于 美食2023-01-19

提起杜快鋪,相信許多人都會覺得這個地名既特別又歷史悠久,雖多次路過卻從未停留。今年四月,沿富順沱江東岸逆流而上,走進了萬壽場和琵琶場兩條老街,而杜快鋪作為最後一站壓軸登場。

杜快鋪位於富順縣城東南,距縣城10公里。清置在城鄉杜快鋪保;民國元年為杜快團;民國23年,併入琵琶鄉;民國28年重置杜快鄉;次年兩鄉又合併稱琵杜鄉;民國31年又分置;民國38年再次合併;1951年分建農興、石牛、協合、沙河鄉;1955年並農興、沙河、石牛鄉及安富鄉1個村置杜快鄉;1958年改鄉為公社;1959年併入琵琶公社稱琵杜公社;1961年分置杜快公社;1984年改社為鄉。1995年9月,琵琶、杜快2鄉合併為琵琶鎮。

探訪完琵琶的通濟橋及石坊,從琵琶繞場公路經瀘富路,三公里左右即可抵達杜快鋪。

進入杜快鋪並沒有立刻逛老街,而是首先尋訪心念唸的仁壽橋,向右直接從場邊去仁壽橋。

杜快鋪場鎮背後是一派生機勃勃的田園景象

走著走著,加固中的杜快小學校幼兒園即映入眼簾。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從杜快小學校幼兒園出發,不到200米即是橫跨泥溪的杜快仁壽橋。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德國建築師恩斯特柏石曼在1906——1909年(光緒三十二年——宣統元年)間穿越了中國的十二個省,對中國古建築進行全面考察。其中他從瀘州到訪富順縣時,給仁壽橋留下了一張極其珍貴的照片。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在乾隆版富順縣誌裡,就有關於仁壽橋的記載,但無具體建造時間。如今仁壽橋上游,新建了座石橋,以方便鄉村通行,從此橋可達三官樓等地。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站在新橋之上,泥溪上游的杜快鋪和鄉間風光盡收眼底。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沿著杜快小學校幼兒園的小巷可直接進入杜快鋪老街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進入老街不遠右側是一個校園,應該也是杜快小學校的一部分吧。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水泥路面早已替代了過去的石板路,街面漸漸變寬,我們沿著老街順坡而上。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登完坡後,老街兩邊的不少歲月老宅開始呈現出來。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老街左側正在老宅地基建新屋,這一段街道的老宅也將越來越少。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繼續向前,兩邊的建築基本是後來改建的二三層樓房,遠處的高樓為富順縣琵琶鎮杜快小學校。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右側的梯步巷直抵杜快小學校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左轉後的杜快鋪老街變得更加狹小,兩側基本保留著歷經風霜的老宅,算得上整個杜快鋪最具原始風貌的一段。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斑駁又滄桑的老街門牌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老宅二樓的木格窗儲存很完整,這是典型上宿下鋪的川南民居建築。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一個店鋪前殘留著毀損嚴重的柱礎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杜快鋪老街雖然並不長,但中段也是曲折迂迴。樓房替代老屋後,還有一點“一線天”的錯覺。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前方路口是杜快鋪老街與瀘富路的連線處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杜快鋪老街口,左側房屋上貼有杜快老街1號門牌。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瀘富路穿杜快鋪場鎮而過,在老街口遠眺琵琶方向的瀘富公路。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沿著瀘富路向富順縣城方向前行,兩邊的店鋪眾多明顯比老街人氣更旺。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公路右邊又是一條梯步巷通達富順縣琵琶鎮杜快小學校,這所小學校前身系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杜快始辦的初等小學堂,距今已有117年,是自貢地區為數不多的百年老校之一。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行走在風起雲湧的瀘富公路,一路感受杜快鋪的滄桑歲月。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公路右側通道進去是富順縣琵琶鎮杜快小學校可通車校門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杜快鋪農貿市場,不過抵達已是下午茶時間,據說趕場天還是頗為熱鬧。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從農貿市場出來,公路前方右轉就出杜快鋪場鎮。

行走自貢:雨過天晴的富順杜快鋪

杜快鋪歷來是富順到瀘州的重要交通節點之一,從古道到公路見證了交通的發展變遷。漫步其間依然能感受出杜快鋪歲月的滄桑和歷史的痕跡,以及那一份承載著許多人的鄉愁和記憶。

TAG: 杜快老街富順縣琵琶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