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佛之空相,道之無名

由 東籬詩文 發表于 美食2023-01-16

(一、佛說“空”與色)

佛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如果從字面上去理解,就是世間萬物都是空的,唯有因果不是空的。

我們今天就來冥想一下,佛家一直宣講的“空”字。

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是表述狀態嗎?還是表述一種心境?還是描述一種物理概念?好像這些都跟佛家的“空”毫不相干。佛家思想的重要起源,應該就是從“空”性而來。

諸如《心經》中說:

“照見五蘊皆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五蘊,是指色、受、想、行、識。當你認真觀想自己的內心時,你會發現,一切的因緣既定,都是空的,你會發現緣本性空,過去的一切煩惱,此刻都已消散,化作一絲懺悔,繚繞在心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並非很多人理解的色相,美色,《心經》中所指的色,其實是一切有形的物質世界。而空則是指因緣和合,沒有自性的一種變化的規律。

緣起假象謂之色,緣生無性謂之空。

這個世界看起來熱鬧非凡,到處是人聲鼎沸,到處是人間煙火,四季輪迴,風雲變幻,生命在不知不覺中,漸漸消耗著,人們嚮往幸福,快樂,追逐名利,權勢,好像人世間的一切都會永遠存在似的。

人們醉生夢死的結局,大多悽慘哀怨。享盡窮奢極欲的人,到頭來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生命的意義,在很多人看來,不過是草木一秋,及時行樂,活在當下。其實,真正的活在當下,並不是你所看到的物質世界,而是一種活在當下,自然了悟的狀態。

如果誰把美色,認為是真實不虛的,那隻能說明太過著相。你若問為什麼這麼說,不妨去看看《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中,有對一個人好色相的闡述,一個好“色”之人,其實是精氣虧虛的表象。

人生皆因貪戀美色、物慾、權勢,而陷入到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中,幻想終有破滅的一天,一切又開始迴圈往復,痛苦也一直在輪迴。

佛家一直在強調“空”究竟是何意?佛祖曾發願,要解救眾生之苦,這個苦,就是太多的人把這個看似“真實不虛”的花花世界,當作了一生追求名利虛妄的“修羅場”。

太多人把虛妄當現實,把金錢等同於幸福和快樂,這樣以來,無數的煩惱和痛苦,就像病毒一樣,在身體與靈魂裡不斷傳播,最後痛不欲生的活在人間,成為現實的奴隸。

要明瞭世間萬物的“空”性,沒有什麼是一直存在的,一切美好的東西,懂得與人分享,對世間的疾苦,保持慈悲心,對天地的風雨雷電,要保持敬畏,對生老病死要了然它的無常。這或許就是“空”性最好的修行之路。

人生最後的孤獨,就是你突然發現,你曾經擁有的一切,到最後只剩下你自己。你最後的倔強,就是孤獨終老,了無牽掛。

(二、道之無與有)

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

可見,無,在老子的思想裡,是對“道隱無名”最好的引申。

老子所說的“無”,究竟是什麼意思?是真的沒有嘛?還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與有形的東西對立且統一。是一種狀態嗎?還是一種心境?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這個世界,一切的智慧,都升發於無中,眼睛能看到的距離極為有限,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世界,卻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我們聽到的大部分是沒有營養的噪音,而我們聽不到的聲音,卻往往是治癒我們內心的天籟之音。我們貪慾一切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卻品嚐不到食物本來的味道。這些難以用一顆煩躁的心卻感受的世界,其實,大能量都沒有名,他們存在於一切有形物質之間,但我們只能感受到我們能觸及到的,能夠用五感去體會到的。

掛在嫩葉上的一滴露珠,是天地之氣聚合而來,是從無中運化而來。生命,萬事萬物都是遵循這個規律,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這個世界都是對立且統一的,你渴望什麼,背後一定藏著危害,包括你追求的金錢,愛過的人,都有正反兩面,往往事物都是展現好的一面,誇大了有形的一面,而忽略了無形的一面。

一個標準的制定,一定會觸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也同樣會給一部分人帶來利益,而且這種利弊不是一層不變的,一定會因為不斷地推陳出新,而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但絕對平衡的支點是沒有的。要麼利大於弊,要麼弊大於利。只是看在不同的狀態下,人們內心更需要的感受,每個人的悟性不同,因此對於物質能量所帶來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

佛之空相,道之無名

無,究竟有什麼用呢?老子提倡:“無為而治”,因為無為而無不為。這個無為,即是遵循自然大道的規律去行事,什麼是大道,大道即是天地之道,是天地執行的規律,天地有四季更迭,萬物有生老病死,萬物且有旦夕禍福,日有晨升夕落,月有陰晴圓缺。

老子說:“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為。”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是愚民之意,但其實,這是一般性的樸素哲學,這是真理。真理往往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畢竟,真正能悟道的人,少之又少,畢竟,這世間大道,並非都是紙上談兵,全憑想象,而是要知行合一,致良知。

你的胸懷能承載下天地,才能有一番改天換地的作為。老子悟道,是講給真正有胸懷的人聽的,小人即使照搬照抄去做,也最終只是伎巧之術,難以實現“得道者多助”的宏圖霸業。

道家思想,歸根結底,是讓人在清靜無為的修身之中,體味宇宙大道,從而戒除私慾,修煉浩然正氣,以接天地之氣。

佛之空相,道之無名

佛悟空,道修無。

《西遊記》中,悟空的由來,想必也是作者藉助唐僧這一人物形象,來昭示天下,人間的九九八十一難,皆是一場空性的自悟。殺伐,貪色貪食,都是人的本性,而真正的修行,則是戒除自己內心的貪嗔痴。

《紅樓夢》中,賈寶玉原本是一塊女媧補天遺落在人間的一塊靈石,因為貪戀人間的金錢富貴和溫柔情緣,而被空空道人化作人形,與這紅樓中,香夢一場!那些人世間的爾虞我詐,富貴奢華背後的貪得無厭,到最後都成了紅樓一夢。

佛之空相,道之無名

“真亦假時假亦真,無為有處有還無。”在這個真真假假,看似混沌的世界裡,其實,一直都有世外高人,再給你的人生指點迷津,讓你走出迷茫。而真正的大智慧,都是藏在不起眼的小事裡,人生應該像大自然去學習,當你迴歸自然,智慧就會升發。

事實證明,太過貪戀榮華富貴的人,一般都沒什麼好結局。

佛與道,都是修行智慧能量的法門。沒有誰比誰更勝一籌,因為,世間大道,到了最頂端的風景,其實都是看似虛無,實則美不勝收,看似虛空,實則因果有報。

佛之空相,道之無名

TAG: 天地一切老子大道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