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由 楓冷慕詩 發表于 美食2023-01-10

你知道嗎,中國有三個在全世界流行的文化。

第一個是功夫,當年李小龍在美國開辦武館,黃種人、白人、黑人蜂擁而至報名,全美的大街小巷口口相傳著一句名言——千萬不要惹中國人,他們會功夫!

第二個是熊貓,外國人對咱們國寶的喜愛遠超我們的想象,當年尼克松訪華帶有兩大願望,第一個是見到偉人,第二個就是希望能租借一隻大熊貓,如果這兩個願望都沒能實現,那基本可以認為訪問失敗了。

第三個就是中餐,吃中餐已經成了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根據紐約餐飲博物館的估計,全美共有5萬家中餐廳,這是個什麼概念?風靡全球的肯德基在中國只有8000家門店,在全世界共計也才2。4萬家門店。

由此可見,中餐在美國的流行已經成為了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根據美國人自己統計的資料,從1980年開始,中餐就成為了美國最流行的外來餐飲,至今在美國的猶太人還保留著聖誕節去中餐廳的習慣。

有人可能要反駁我了,不對啊,我在國外生活了很多年,我給鄰居們做中餐他們反響平平啊,還有留學生可能也會表示,我給同學們下過廚,感覺他們真的沒那麼喜歡。

到底哪個才是事實的真相?

是資料在說謊,還是那些出國的人在說謊?

其實都不是,資料和留學生的評價都是客觀真實的,外國人不那麼喜歡中餐和中餐在國外普遍受歡迎,這並不是衝突的事情,因為

外國人吃的中餐和中國人吃的中餐根本就不是一個東西。

比如說左宗棠雞、雜碎、雞球、雞蛋卷、幸運餅,這些是美國人最常吃的幾道中國菜,但95%的中國人看到這些菜名估計是一臉懵逼,別說吃了,名字可能都沒聽過。

▲幸運餅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這些菜品都是改良菜品,是針對美國人口味所獨創的。

比如說在美國大受歡迎的左宗棠雞,它原本是偏鹹辣味的,可是美國人超級喜歡吃甜,鹹辣有點吃不習慣,所以為了適應美國市場,華人大廚們就給它淋上了偏甜的醬,這一個小小的改動一下子就讓美國人愛上了這道美食,以至於在美國中餐界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世界上最著名的中國人其實是左宗棠,因為大家每天都會點左宗棠雞。”

▲左宗棠雞

與之類似的還有糖醋里脊這道菜,歐洲人大部分偏愛酸甜,糖醋里脊酸酸甜甜的味道正好完美地契合了他們味蕾,如果你會做這道菜,你大機率會在他們的圈子裡受歡迎。

除了口味的差異,外國人吃東西還特別挑剔,一整條的魚他們不吃,豬下水他們不吃,雞爪他們也不吃,你在美國超市買到的動物基本都是一整塊切好的肉片,當然,除了火雞。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所以像爆炒豬肝、糖醋魚、酸辣雞爪這種傳統的中國美食,很多美國人都不吃。

中餐到底是如何在美國立足的呢?

這就不得不提到那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在19世紀中葉之前,美國人對中餐基本沒有太多的認知,畢竟那時候清朝閉關鎖國,美國也是一個新誕生沒多久的國家,中餐大規模傳入美國,那還是19世紀中葉的事。

當時中國爆發了太平天國運動,上億人捲入到了戰亂之中,大量的中國人流離失所、飢腸轆轆,而恰好在這個時候,美國開始興建貫穿東西海岸的太平洋鐵路,加州又興起了著名的“淘金熱” ——於是在美國和清政府的磋商下,海量中國南方的流民陸續湧向美國去充當勞工。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終於修完了鐵路,可是難民們卻沒有回國的路費,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只能無奈地分散到美國各地,可是在那個時代的美國,排華情緒十分嚴重,美國政府特意出臺了一個《排華法案》,明確規定不準華人去工廠工作,不準華人享受醫療福利待遇,也不準白人和華人通婚,在走投無路的絕境下,這些華人只能被迫從事當時在美國被視為低賤的工作——廚子。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這就是中餐在美國立足最初的源頭。

一開始他們做的都是中國的傳統菜,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發現美國人壓根就不喜歡那樣的菜品,甚至他們連筷子都十分牴觸,所以為了保證餐廳的生意,他們根據當地的情況進行了改進。他們選用美國人最常食用的雞肉、牛肉、豬肉等肉類作為烹飪的主食材,與此同時為了壓低成本,又把豆芽、青菜等便宜的蔬菜跟這些肉類一起翻炒——於是就誕生了第一個被美國人廣為接受的菜品——雜碎(Chop Suey)。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然而遺憾的是,即便他們做出了能讓美國人接受的口味,中餐在美國依然不受待見,在美國白人眼裡,中餐廳是酒鬼、賭徒、妓女、黑人等社會最底層的聚集地,只有被命運逼到絕境的人,才會去食用這些廉價的食物。

這種狀況持續了好幾十年,直到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成了一條戰線的盟友,美國人被迫廢除了歧視華人的法案,從這時起美國人對中餐的印象才有了些許改觀。

但要說美國人全面接納中餐,那還是七十年代的事,隨著尼克松訪華,中美邦交正常化,中美關係進入了短暫的蜜月期,中餐也藉著時代的風潮大放異彩。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我們今天聽說的左宗棠雞、雞球、雞蛋卷、幸運餅這些中國菜品,都是在那個年代真正開始風靡。

進入到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吹起,大量的中國人開始前往美國,當他們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第一次吃到這些不一樣的中餐時,他們大為吃驚,因為他們在國內從來沒聽說過這些菜品,所以在他們的眼裡,這些並不屬於正宗的中國菜。

現在國內很多人和他們是一樣的心理,他們認為這些菜壓根就不是中國菜,所以中餐在國外根本就不受歡迎。

但他們忘了,

任何一個菜品想要走向世界,那就必須做出改變,你不改變市場就要淘汰你。

肯德基在全球擁有統一的供應鏈,但是為了適應中國市場,他們一樣出了皮蛋瘦肉粥,為了適合印度市場,他們也有了咖哩飯,難道說因為這個改變,肯德基就不屬於美國餐飲了麼?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義大利人難以理解我們在披薩里面放菠蘿的行為,難道說他們無法接受,就代表披薩也不屬於義大利美食?

還有和我們飲食文化相近的日本,他們也對中國飲食文化進行了改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們的餃子是配菜,我們的餃子是主食。

中餐在國外是否真的受歡迎?背後有哪些深層次的原因

中餐也是一樣的道理,他們跟著中國人去到了世界各地,然後又根據各地的飲食習慣進行了改良創新,

這恰恰體現了中國人強大的適應性

,也從側面驗證了中華民族超強的韌性,這是值得我們自豪的事情。

美國人都沒有否認他們吃的就是中餐,為什麼一大群中國人要搶著證明中餐並不流行?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理?

TAG: 中餐美國他們菜品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