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唐茗工坊:深挖傳統 食養觀照

由 唐茗工坊 發表于 美食2023-01-10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我常在想,我對這句話的理解,

繞不開老人家唸叨了幾十年對身體的保養技巧。

“起來泡點蜂蜜姜水喝,氣色好”

有時候還會在家裡種點薄荷葉,說是聞一聞可以提神醒腦。

這頭聽到家裡哪個孩子咳嗽,

另一頭就端著個用鹽蒸過的橙子過來說,吃了止咳。

關於老祖宗的家庭智慧,深深地體會到了傳統食養文化的博大精深。

好奇心驅使,從2017年起我持續在中醫藥、營養膳食等領域刨根問底,

慢慢地也有了自己的領悟。

本著深挖傳統的行動準則,我們唐茗工坊嘗試結合當代人的生活習慣,

提出了新的見解——

食養觀照,是我們所推崇的。

對這四個字的總結,更多的,是建立在中醫傳統文化的三個層級上的理解上:

食養,祛病,修行。

關於食養

中醫的起源,承載著中國古代人民同疾病作鬥爭的經驗和理論知識,

沒有哪個民族比中華民族擁有更久遠的醫療實踐經驗。

唐代名醫孫思邈就提出“夫為醫者,當須先洞曉病源,

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1]

所謂食療,是透過選擇適宜的飲食物,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來防病治病、調養身體的一種療法。

這在當時,已是醫家的基本治療手段。

《周禮·天官篇》就有食醫、疾醫、瘍醫、獸醫的記載,

而食醫列為四醫之首,專為古代帝王配膳,以祛病防病健身。

可見早在西周時期,古代宮廷生活已對食療相當重視。

其優越性在於,透過食養不知不覺達到祛病強身的效果。

從漢代的《神農本草食忌》到唐朝的《食療本草》《備急千金要方》,

著眼於食物營養價值和藥物治療的著作逐漸融合,相互滲透,

引申出了藥食同源,食療的理論體系。

到了元代,醫學家忽思慧作為皇家飲膳太醫,

更是匯古今良方編撰了《飲膳正要》,

成為我國現存第一部營養學專著。

這些,都是古人對飲食養生總結出來的系統辦法。

關於祛病

食物療法是藥物治療的基礎,

食養調理可以輔助藥效達到祛病的目的。

考慮到藥性在不同程度上對人體的傷害,

中醫更提倡無病時要注意調節飲食,

有病時要先用食治,食治不愈而後用藥。

畢竟用藥也有利弊,用之得當可祛病,用之不當則傷正氣。

因而輕症患者以飲食療法為主,即可達到治癒的目的,

而重症患者又必須在食療的基礎上,加用藥物治療,才能祛邪不傷正,

有利於藥物有效作用的發揮。

中醫透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的方法,

尋求病因,分析病機及人體五臟六腑、氣血津液的變化,

使用食療、中藥、針灸、等多種治療手段,使人體達到藥到病除,

恢復精氣神的效果,這是中醫延續至今的“祛病”綜合法則。

“三分治療,七分調養”這一切的基礎,依舊是食養為主。

而今日基於現代科學的《營養學》更走進了醫學的殿堂。

深挖中醫文化的傳統,食療祛病強身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澱,

我們堅信,食養生活是身體扶正固本的最佳途徑也是未來指向。

關於修行

“身安則心能應萬變,主宰萬事。非保養,何以能安其身?”[2]

保持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精神,才有可能主宰萬事,

忽思慧所堅持的保養之道,用於今日,同樣適用,

擁有強健的體魄,才能讓人走得更遠。

所有對未知的探索和追求,都需要一個康健的體魄作為基石。

如果說,食養管理能保持人體的營養均衡,

那麼閱讀與修行是保持自我成長的最佳途徑。

這讓我們不僅可以擁有人生的長度,還有人生的厚度。

這也是唐茗工坊提出“食養美好生活”品牌理念的出發點。

唐茗工坊倡導的食養觀照,是基於食養管理更進一步的理解。

“觀照”一詞,是佛家靜觀世界以智慧照見事理的指代。

今天,我們接續傳統,行至遠方,

依賴的是對自我的約束,是一場長期主義的修行。

我們溯源古籍,傳承過去中醫食療文化中的有益養分,

挖掘有理有據的膳食古方,以達到保養身體的目的,

這是以傳統之道,照進現實所需的古今觀照。

修行,意味著我們將長期以往地在深挖傳統的程序中吸取養分,

在生活中感悟身心的變化,這是食養觀照的真正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1] 《食療本草》唐 孟洗

[2] 《飲膳正要》元 忽思慧

TAG: 食養食療祛病觀照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