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踐行共同締造 激發土地潛力

由 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 發表于 美食2023-01-05

初冬時節,在廣袤的澴川大地上,一臺臺農業機械正忙碌在昔日雜草叢生的土地上,人歡機響的熱鬧場面,展現出一派勃勃生機。

民為國基,谷為民命,糧食安則民心安,民心安則天下穩。

孝南區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把糧食生產放在突出重要地位,透過探索“供銷社+村委會”的土地託管模式,發動群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激發土地潛力,努力實現閒田滅荒、糧食增產、農戶增收、社村增效。

社企攜手,

搭建土地託管載體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然而近年來不少地區存在不同程度耕地拋荒現象。孝南區就曾面臨這樣的問題。

去年換屆後,孝南區委主要領導找履新的區供銷合作社負責人談話,希望他們能夠擔當新使命,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中來,尤其是在解決拋荒田問題上探索一條好路徑。

“農村之所以出現大量拋荒田,並不是農民不熱愛土地,而是因為農業的比較效益不佳,大量青壯勞力外流,種田力量不足所致。”長年在基層服務一線,孝南區供銷社領導班子熟悉農村,瞭解農業。

孝南區供銷社透過實地走訪調研、借鑑外地經驗、諮詢農業相關人士意見後,決定首先在楊店鎮進行土地託管試點,探索社村聯手滅荒增糧之路,然後再在全區推開。

楊店鎮滻川村茶場是一家集茶葉種植、生產、加工、銷售於一體的農業產業化集體經濟企業,有茶園基地3000畝,固定員工13人,零用散工580人,年產值5000多萬元,村集體年純收入50萬元。

“我們是農民,種田有成功的經驗!”黃勝波是茶場場長,也是一名孝南區政協委員。他說,2019年夏天下大雨時,茶場有80畝農田因為位置較低,長期浸淹導致茶樹漬死。他們將這片土地改種常規農作物,一年兩熟,中稻畝產達1500斤,油菜300斤,收益可觀。

當孝南區供銷合作社將社企聯合開展土地託管,進行常規農作物種植的想法告訴茶場時,雙方一拍即合。經請示上級部門,雙方成立了股份制的孝感市瑞合豐農業服務公司,註冊資金1200萬元,其中區供銷社佔股35%,茶場佔股65%,日常生產管理由茶場負責,區供銷合作社負責監事和財務。

社村合作,

探索土地託管路徑

在土地託管中,如何調動村集體和村民的積極性,讓群眾樂意、放心地把土地交給供銷合作社?

孝南區供銷合作社廣泛徵求村集體和村民意見,達成最大限度讓利於民的共識:農戶交田自願,退田自由,託管收益分紅比例農戶佔40%,供銷合作社和村集體各佔30%,其中農民每畝給保底收益280元,村民派代表全程參與經營的監督和核算。

“農戶有保障,村裡少操心,集體有收入!”談起農戶交田的意願,楊店鎮童廟村黨支部書記周尚富說,群眾的熱情非常高,在很短的時間內,村民就交田360畝。

村民楊金橋70多歲了,孩子們都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由於年紀大了,家裡的6畝責任田漸漸荒廢起來了。

“作為土生土長,愛田如子的老農民,責任田長出一人多長的雜草,看著心裡就疼!”楊金橋說,當村裡向他宣傳土地託管的方案時,他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供銷合作社是種田的國家隊,田交給他們,我們放心!”雖然見過個別私企因經營不善,出現流轉費難以支付的現象,但群眾對供銷合作社的託管,沒有一點疑慮。劉砦村村民劉江紅說,把土地託管給供銷合作社耕種,就保持了地力,退一步,即使他們棄託,自己可以隨時耕種。

在楊店鎮,有像老楊、老劉這樣想法的人還有不少。孝南區供銷合作社透過與楊店鎮政府協調溝通,目前在劉砦、滻川、童廟、邱畈、永紅等5個村進行了土地託管,總面積3000畝。

孝南區供銷合作社每到一個村,就和村“兩委”一道召開群眾會,宣講土地託管模式、集中經營的好處,解答群眾的疑問。對於有勞力,自身願意種田的農戶,社村不勉強對其進行土地託管。為了便於集中連片種植,區供銷合作社、村委會與農戶協商,將村民夾雜在連片託管中間的農田,調整到交通便、離家近、水源好、地力強的地方,實現了社村、農戶的雙贏,切實做到“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

多方受益,

初顯土地託管生機

供銷合作社與村委會合作進行土地託管,收益從哪裡來?會不會出現“芝麻開花不結果”,好看不中用的現象?

對於賺不賺錢的問題,黃勝波胸有成竹:“我們糧食種植全程機械化,以量取勝!”他細細地算了一筆賬:“從我們茶場之前種植的常規農作物來看,透過精耕細作,一季水稻加一季油菜,按當年市場價賣到了2400元,扣除土地託管農戶保底收益、種子化肥農藥等1500元,收益達到了900元。”

黃勝波介紹,“農民常規機械化種田投入每畝為160元,社村合作土地託管後連片耕作,每畝僅110元”。他補充道,加上化肥、種子、無人機飛防、抗旱等批次化,綜合成本每畝可節約100元。

“由於前期託管的農田有不少是生地,地力差,我們只要保本就算贏了。”黃勝波說,養田三年後,即便是粗放經營,只要管理到位,每畝賺700元是沒有問題的,在保障村民全程保底的情況下,實現供銷合作社、茶場、村集體都有收益。

正如黃勝波說的那樣,儘管今年遇到了夏秋連旱,但翻耕後的拋荒田水稻種植仍達到了畝產800斤,水源好沒受旱情影響的地方畝產1400多斤,大大提升了合作各方的信心和決心。如此同時,村民在託管保底收益和二次分紅之外,還就近在供銷社農業基地打工,增加了勞務收入。

社村跟農民擬訂合同時,實行的是每三年一簽模式,而不是像民企流轉土地那樣一簽好多年。

“我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是為了與民爭利,而是滅荒增產,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孝南區供銷社負責人說,他們將生地變成熟地,或者市場糧食價格提升時,不排除部分農戶要求自己耕種的可能。“無論是我們種,還是農民種,只要田地不荒蕪,能夠出產糧食,託管的初衷就實現了!”

為了讓土地託管良性運營,保障各方利益,孝南區供銷合作社正在籌建糧食烘乾廠、加工廠,同時確定優質品種、應用配方施肥等科技。“到那時,有更多散戶加入,我們負責提供種子、肥料、技術方案,農戶只管種植。”孝南區供銷社負責人介紹,全鏈條式的託管模式成型後,用訂單模式支援農戶種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收購單價,農戶種田的比較效益就會更高。

“從楊店鎮情況來看,我們探索的模式是成功的。”談起未來的打算,這位負責人信心滿滿:“明年託管的面積,努力爭取達到10000畝。”

本文來自【孝感日報-孝感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TAG: 託管孝南區供銷合作社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