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由 TDS Studio 發表于 美食2022-12-27

KT MARK:

Moondrop Stellaris: IV

Moondrop Click: III

之前在700元價位上的水月雨產品,廣義上來看其實都還算所謂的“K 系動圈”,包括最早的 Kanas 以及如今還在銷售的星野 Starfield。相對來說,這個價位的產品略高於“白菜價”,但是面對 KPE、KXXS、Kato 這“三板斧”,顯得熱度不會那麼高,畢竟國內圈子一向也都有“一步到位”的說法。說實話,我個人對於 Kanas 和 Starfield 的重視程度其實也不是很高,只是對於 Starfield 表面那層藍紫相間的漆面以及線材外層隨著光線變化而閃耀的星點有著不錯的印象——給人一種完整化的、當年貼吧圈子喜好的 DIY 指甲油保護層玩法的既視感。

群星 Stellaris 跟它們都不一樣,這應該是水月雨第一次涉足平板耳塞領域,只是恰好,這正是個平板振膜耳塞大舉進入普及市場的時代罷了。在一年多以前,大家提起來平板入耳耳塞,要麼想到的是傳統平板大廠 Audeze 的(長得像某種大號甲蟲的)平板耳掛 iSine / LCDi 系列,要麼想到的則是 Chi-Fi 大旗遍地插的 Tinhifi P 系列,其他的廠家很少去主動涉足這一領域。最近一段時間,各種千元價位甚至百元價位的平板耳塞開始密集地進入主流市場,這才算是把這個品類單獨地立起來。

作為一款699元的平板耳塞,在拿到 Stellaris 之前,我認為它應該做到的首先是對於平板單元中頻風格的凸顯——否則應用平板單元將顯得沒什麼意義,畢竟你不能要求一個699的平板耳塞把自家更高價位的 Kato 壓在地上打。那麼既然價位捲到如此低,特色是絕對不能丟的。那麼究竟 Stellaris 有沒有符合我的期待,進一步的表現又是如何,這篇文章給出你答案。

Stellaris 的包裝還是沿用了現在水月雨中低價位的正面二次元形象圖案、背面展示產品爆炸圖和引數的設計。要想將內盒從封套中抽出來,同樣第一次是比較吃力的,和 Kato 一樣內容物很“撐”,使得內盒與封套之間的摩擦力極其地大——往好了說,這的確保證了運輸過程的穩定性……內盒採用的是類似 Kato 的分格設計,左上格放置藍色皮質收納盒,與 Kato 那個材質、顏色都顯然是一致的,不過由於個體差異,我手上這個磁吸力度稍微有點小。左下放置著 Stellaris 碩大的耳機腔體。右側是配件包,傳統的明信片也在。

配件包含三對 Mis-Tip、三對 Softears UC Tip。Mis-Tip 作為選耳機 X-01 時代開始出現的海綿套,已經不必過多介紹,算是目前國產海綿套中相當有代表性的一個,也一直在我的耳套備件庫中留著兩對不同規格的。

UC Tip 是從 Softears 最近的兩款產品開始配置的液態矽膠材質耳套,同樣是液態矽膠耳套,跟 AZLA Xelastec 比起來,UC Tip 總體的材料硬度會高一點,顏色偏無色——實際使用下來,沾染灰塵的難易程度其實要比 Xelastec 要高一點,但是由於顏色的原因,反倒是 UC Tip 在使用後的觀感更不那麼讓人覺得“急需清潔”,而且實際清潔起來大部分耳垢與油脂也基本可以做到一抹便淨。UC Tip 可以視作 Xelastec 在材料上的低價替代品,都是為了加強封閉性而生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UC Tip 的聲音特性與 AZLA Xelastec 和 SednaEarfit Crystal 都不太一樣,不是所有類似形態的液態矽膠耳套都聽上去足夠像。從聲音角度上,UC Tip 可以實現更加出色的低頻傳播能力,同時對於高頻表現不會產生可感知影響。

腔體通體金屬,相當地重,表面採用了和 Starfield 一致的變色烤漆工藝,且顏色也基本一致。在光線變化之間,可以看得到星星點點的圖案和由深藍到藍紫色的漸變效果,我也找了一條星野進行對比,可以參考下圖的效果。

不過,還是得提一句,這個腔體與面板之間的接縫還是挺明顯的,比起 Kato 來至少要顯眼。面板上有著一組非常明顯的阻尼孔,表面蓋有金色蓋板,好在它融入了整體的設計中,顯得並不算扎眼。面板圖案是金色手繪的日月與群星,頗有點“出土文物”的質感。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腔體重量和體積顯得都是比較突出的,與常見的類公模耳塞不同,Stellaris 的腔體造型是要更加“規整”一些,更加類似於一個完整的膠囊形狀,而插針母座位於頂部。實際佩戴時的狀態是要將這個“膠囊”往前移一個角度。腔體內側倒是做了一定的處理,與耳道口附近的結構有一定的貼合程度,佩戴好之後穩定性是還不錯的,只是會有一定的突出感和下墜感。

線材的外觀顯得頗有意思,透過透明線皮可以看到內部是由藍色和金色的線材混編而成,跟腔體的設計風格非常搭配。無論是 Starfield 還是 Stellaris,線材本身的設計都是頗有特點、設計自洽的。至於材質,沒有找到官方介紹,也無法驗證,大抵是某種無氧銅混編?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Stellaris 的單元採用了 直徑為 14。5mm 的平面磁(平板振膜)單元,和拓音合作研發,並搭載了高精度微型柵格磁體陣列,振膜兩側各有7條 N52H 釹磁鐵,從而實現了接近1特斯拉的磁通量。振膜非常輕薄,達到了亞奈米級(厚度 1μm),蝕刻電路的精度也達到了 2μm 以內,非線性失真表現是較為突出的。同樣,Stellaris 上也沒有少掉水月雨產品離不開的 VDSF 虛擬擴散聲場技術。實際聲音表現,下面即為主觀聲音評價部分,如非註明,全部基於原線+原配 UC Tip 液態矽膠耳套的搭配。

Stellaris 並算不得好推,雖然在平板耳塞裡顯得是比較容易出聲的,但是面對同價位一眾易推動圈,要發揮它大部分潛力至少還是需要一條比較靠剖的中高價位小尾巴或者驅動能力不差的播放器。自家產品可以考慮搭配水解貳式,也可以考慮搭配曉。儘量找些自身風格不算明顯、低頻不溢位的前端來搭配,會有比較合適的效果。

低頻量感適中略偏多一點,下潛能力在這個價位算是相當不錯的,但是距離千元怪物房一眾還有距離,厚度和飽滿度倒並不算很突出。收放速度適中略偏快一點,有著可感知的繼承自 Starfield 的速度感表現,收得乾淨程度尚可。氛圍渲染不算多,整體聽上去是乾淨、沒有很多暈染痕跡的。Stellaris 的中下盤相對是比較紮實、凝聚的,這也使得基音位於中下盤的樂器會有一定的前傾程度。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中頻,人聲的音色是我個人之前給予最大期望的點,實際上表現也是令人滿意的。Stellaris 的人聲有一定的距離感,口型大小大體上比較正確,有著比較明顯的厚度,尤其在女聲表現時你可以比較容易地感覺到聲線偏細的女聲會有一點偏粗偏厚的變化。很難說 Stellaris 在男女聲之間有著明顯的偏向化處理,音色渲染程度也非常少。人聲總體表現是符合一個平板單元的固有印象的,結合水月雨一向對於音染的控制比較重視,就使得 Stellaris 在表現大多數人聲時都顯得相對遊刃有餘。

樂器方面,Stellaris 的絃樂表現大體上是更注重形體感表達的,這與通常的線條表達優先、質感表達優先的型別還都不太一樣。在聆聽吉他、中提琴、小提琴的 solo 或是小編制演奏時,Stellaris 會把琴體的基音靠下盤給你拱出來,線條是較為清晰銳利的,但是並算不得突出,而樂器本身的質感表現並不是盡善盡美地準確,而是顯得會有一點薄、有一點“虛焦感”。這種表現方式倒恰好適合將大提琴的優勢發揮出來。同樣,銅管樂器的氣勢感/洪亮感也比較好,但是木管樂器就會顯得在大編制曲目中有點不夠強勢。總體音色準確度還 OK,比不上 Kato,因為中上盤有輕微的刺激感與染色,但是大體上是可以說屬於“正確範疇”的。打擊樂器略有刺激感。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高頻亮度適中,但是會有一些尖峰突出來顯得有輕微刺激感,並算不上平滑——Mis-Tip 下會好很多。延伸表現在平板耳塞裡算是中規中矩——平面振膜耳塞的高頻與極高頻表現往往需要依靠更大的振膜面積來實現,而這恰恰是小尺寸平板單元很難做得優秀的點。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平板耳塞為了讓高頻存在感明顯一些而選擇將尖峰突出,這個算是一個補償措施吧,Stellaris 在這其中已經算做得不錯的了。

聲場在橫向縱向都能拉開一些距離,邊界感不強,聲音的“高度感”表現也還不錯。這使得它成為了一個同價位稀缺的杜比全景聲感受工具。人聲與樂器之間的分離度表現良好,樂器之間的分離度中規中矩。解析能力同價位是第一檔,輕微突出“解析感”。動態表現中等,瞬態不錯。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Stellaris 在這波“平板普及”浪潮中算是做得各方面比較兼顧且能夠發揮出平板單元特性的一個。它距離聽上去“六邊形戰士”的 Kato 的綜合實力還有距離,但是它更加具有一定的風格偏向性,對於一些人聲要求較高、空間感要求較高的燒友來說,Stellaris 可以算得上這價位一個可以值得考慮的選項。只要你能夠忍受平板耳塞的一些物理層面上的問題例如重量和高頻延伸,那麼它是有風格的選擇,也比 Starfield 更有趣味。

最後聊幾句和 Stellaris 一同發售的小尾巴“響”,這是一款定價僅為99元的小尾巴解碼耳放。跟它的“大哥”曉、水解們比起來,它的形態顯然要迷你許多,是真正的轉接線體積,僅 7。4g 重。CNC 的鋁合金外殼看起來比手機贈送的小尾巴顯然是要更上檔次的。足夠粗的帶 4N 鍍銀 OFC 的 6N 單晶銅線材在訊號傳輸上也更好。在不進行 Lightning 轉接的情況下支援手機線控與麥克風,基本功能需求是可以滿足的。可惜的是沒有做個解碼狀態指示燈之類的東西,這東西也不佔地方。

響的底噪表現是同價位類似形態產品裡做的比較好的一個,本底噪聲僅為 2μVrms,嘗試搭配竹、Kato、VX Classic 以及本篇主要產品 Stellaris 等自家型號都沒有可聞的底噪問題,也嘗試了一些底噪探測器例如 XBA-C10 等,是沒問題的。THD+N 為 0。001%,信噪比達到 120dB。

響實際聲音是比較適合搭配一些推力要求不高的耳機的,例如 Aria SE、竹、夸克,但是像 Stellaris 等平板耳塞,顯然是較為吃力的,只能夠滿足一些基礎響度需求——響,是夠響的。這個產品適合作為手機直推使用者搭配中低價位耳塞出門使用,作為手機自帶配件的平替來使用,提供稍高於普通手機可以提供的聲音表現。更高要求,還是去看曉吧,單端平衡隨意選擇,也沒有貴出多少來。

KingTsui, from the TDS Studio。

Oct 2022

歡迎在全網各平臺搜尋訂閱 TDS Studio 的產出內容。

TDS Audio - 水月雨 Stellaris 入耳耳機主觀體驗

TAG: Stellaris平板耳塞TipKa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