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日思錄(1323)有關價值流的思考

由 如花曾在 發表于 美食2022-12-21

有人說,觀察價值流最好的地方,是在超市的貨架通道,因為那裡可以看到上千種價值流,流進客戶的手中。

然而,要衡量、管理價值流,消除浪費,就要創造一處能鑑別設計、訂貨和製造一個具體產品所必需的每一個行動的價值流圖。

在這個圖中,行動可分為三類,1、真正能創造出客戶可以接受的價值行動;2、不創造價值,但目前產品開發、補充訂貨或生產系統還需要、暫不能馬上取消的行動(1型消費);3、不能創造客戶所能接受的價值,且可以立即取消的行動(2型消費)。

一旦去掉2型消費,透過利用流動、拉動、盡善盡美等各種方法,就為消除仍然存在的不創造價值的其他步驟,掃清了道路。

理論上如此,但要說清楚價值流,還需要用實際案例來解析。下面我們就用一個案例來說明,比如某超市的一種產品,可樂。

先來說生產端的價值流,生產可樂,其基本成本是:可樂母公司極少部分的原漿、榨糖的甜菜及制焦糖的穀物、包裝紙板的冷杉、製造鋁罐的鋁土。

對生產進行跟蹤、分析,發現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在一組長達300 多天的行動中,大部分行動只消耗資源,卻沒有創造價值,就是浪費。

319天,對比3小時,為什麼會這樣多的浪費呢?有人認為,因為一罐可樂很小,但生產可樂的裝置卻非常大,很難做小批次生產。

理論如此,但我們還是要認真思考一下,對於價值流思想來說,不要只看各種總的活動和孤立的機器裝置,而是要關注生產具體產品所要求的、所有具體活動,看看它們之間如何相互作用。

然後,開始向那些不能給客戶創造價值或帶來最優價值的行為挑戰,這期間有非常多的浪費可以消除的。

再來說說銷售端的價值流,如果一罐可樂,從開採鋁土礦開始,到出現在貨架上,需要300多天,那麼訂貨就有問題了。

要麼訂貨量不變,這樣沿價值流的生產廠家,可以在庫存很少的情況下,按穩定生產進度進行生產。 要麼上游生產廠家,必須在每個階段保持大量庫存,以適應需求。要麼是客戶能適應缺貨。但這幾種情況都不好,因為它們都創造了浪費。

有大型超市調整自己的訂貨系統,比如,把每個商店何時採購、採購多少的決策權,轉給一個集中控制系統,系統將所有訂單合併後交給供應商,並在各地設定分銷中心。供應商將貨送到分銷中心,分銷中心再在晚上送貨到各個商店。

這種大型超市採用連續補貨系統,使得零售商的服務水平高達98。5%,貨物平均儲量到12天。

但是,越是這樣操作,他越懂得,一個企業單獨能完成的事情,是有限的,需要和上游企業一起,聯合起來,形成跨企業的精益企業,價值流才會最大化,浪費才會更低。

再來說說設計端的價值流,在食品雜貨業中,像灌裝廠那樣的第一層供應商,或品牌供應商,一直主線大批次產品創新和推廣。但是,這種模式的價值流,問題很多。

在實際中,只減少產品開發時間的支出,也難以使價值流提升很多。有些超市從價值更基本的層次上,重新思考產品開發過程。

比如顧客並不是只想買孤立的、一樣一樣的東西,而是想買某一批產品。如果超市與灌裝廠聯合起來,開發各種各樣的飲料,既能使顧客滿意,又能發展與顧客的長期關係,這樣更能提高價值流的效率。

TAG: 價值可樂浪費創造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