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靈溪老街

由 匯攝影 發表于 美食2022-12-04

(楊道敏)

靈溪老街(池長峰 攝)

1靈溪老街的興起

靈溪地名最早見於南宋末年著名詩人林景熙(1242—1310年)的《故國學內舍蘧君墓誌銘》一文中,有“初,君自卜兆於靈溪之原……”句。蘧君即蘧德威,是宋末元初人。可見至遲在南宋,已有靈溪這個地名。明隆慶《平陽縣誌·輿地志》載:“靈溪,有市。”可見靈溪明朝時已有商貿活動。南港古道自平陽縣城南門經靈溪至分水關,是通往福建的主幹道。靈溪,自古就處在浙閩交通要道上。明萬曆丁巳(1620年)編成的《溫州府志》有“靈溪鋪”的記載。鋪指鋪舍,設於官路必經之處,十里設一鋪,並配有擔任傳送公文、郵件的鋪兵。一般設立在比較繁華的地方。清順治二年(1645年),設靈溪急遞鋪,傳遞過境公文。順治《平陽縣誌·鋪舍》“靈溪鋪”下注:“在廿八都,四面各十二弓。”透過計算,可知“靈溪鋪”佔地約400平方米。“靈溪鋪”位於靈溪老街附近。

靈溪老街 (肖雲風 攝)

過港,1981年更名為古港,是靈溪鎮一個河谷平原古村落,地處兩溪匯流之處,靠近橫陽支江和南港古道,為浙閩間交通要道。古時橫陽支江通海,河道比今天要寬得多,深得多,從鰲江至古港可以利用潮汐漲落候潮通舟,既省力又快捷。民國《平陽縣誌·文徵外篇》收錄的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項喬撰寫的《平陽水頭公廨記》雲:“平陽縣治南行八十里入西陳許地名水頭,當閩浙之衝,水陸皆通焉。陸則由錢倉迤邐而來,水則沿大江潮至則艤舟焉。閩浙兩藩官使之有事者,必由之地。南行而大源浦,而福寧州,以通我閩藩。”古代古港村乃通津之港,並設有渡口,以濟行人。在這裡候潮搭船的商賈雲集,人山人海,非常繁華。據《明隆慶至民國初年鄉都表》載,古港約於明隆慶年間(1567—1569年)設定村莊,歸屬平陽縣親仁鄉二十九都。到了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下游的靈溪街道開始繁榮起來,並在橫陽支江邊上建設碼頭,其上游的重要港口古港被取而代之。

2靈溪老街的商業

此時的靈溪街已有上街(長455米、寬5米)、中街、下街,彎彎曲曲有715米長,原寬6米,1968年靈溪街因兩派武鬥被燒燬後的次年拓寬為10米,磚砌路面,兩側建有房屋數百間,並在街上開設代當店、百貨店、南貨店、中藥店、花紗店、打鐵店、打錫店、蠟燭店、(許金順)紙傘店、製鞋店、油坊、米店、染坊等,成為南港片農副產品重要集散地,並與泰順、福鼎、壽寧等縣有頻繁的貿易往來。光緒八年(1882年),重建吾南書院於靈溪街後。後來又建成了鳳山巷,此巷南接靈溪街,北至後來的建興西路,寬僅1米多,據傳明代富戶“鳳山相”在此建房,故名。光緒二十六年,在鳳山巷建成福音教堂。光緒二十九年,撤靈溪鋪,設靈溪郵政代辦所。江南垟曾流傳有一句順口溜:“要嬉到靈溪,要爽到北港(水頭街)。”可見當年的靈溪已相當繁華。民國《平陽縣誌·建置志》稱:“小亭、大亭、靈溪有市。”

清光緒十二年(1886),全鎮有竹筏99只,往返於靈溪至碗窯之間。民國時期,竹筏、小船逐步增多,運輸糧食、茶葉、菸葉等物質。清光緒年間(1875—1908),靈溪有40多隻木質四艙船,通往鰲江、江南等地。民國23年(1934)後,四艙船增至100只。許公茂埠頭每天有8只客船開往鰲江,隨潮汐漲落日夜往返。

靈溪街金融業比較發達,清光緒元年(1875年),已開設許永豐代當店和許德大代當店,均由有資本、有權勢者獨資經營,當戶系求貸無門的城鄉貧民。民國時期開設有張阿昌、黃廣昌、張培安、吳德順、黃仁記、黃鼎豐等代當店。民國二十四至三十六年(1935—1947年),還先後開設信源、天福、奇春、信誼、友誼錢莊,提供信貸業務。這些錢莊多為合股經營,由有經濟實力和有信譽者主辦,有的系由商行兼營。其中兼營存款者,以存款資金充實商號的營運資金;兼營放款者,一般系購銷土特產的行號,如靈溪中南商行,以收存當地商店的銷貨款,用於收購紅糖和向糖農發放預購定金,而將紅糖運銷寧波等地換購棉花,供靈溪一帶土布生產之需。民國二十九年,靈溪還設立浙江省地方銀行南港分理處(主任黃炳華),隸屬鰲江辦事處,直到民國三十一年停業。

靈溪街地處浙閩交界處,物流通暢,南貨店也比較多,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靈溪名人葉適今的父親就以葉有大商號在上街開有11間店面的南貨店,並將分號開到附近的蕭江街上;下街林茂興的南貨店也很大,此外還有黃仁記、陳怡春等南貨店,將本地產的煙、茶、糖遠銷海門、寧波、上海、天津、營口、福州等地。

靈溪街藥業經營歷史也很悠久,清至民國時期,靈溪街已有南昌國藥店、錦春國藥店、葆和堂、保齡堂、順生堂、濟壽堂、保壽堂、來安堂、乾德堂、大生堂、乾元堂、民主堂等“二店十堂”,經營中藥材和參茸補品。這在一個僅有3條小街的市鎮上,密度是很高的。

靈溪下街黃仁記臺門(林子周 攝)

始建於清末民初的黃仁記五間商行店面與住宅曾是靈溪老街的地標建築,坐落於上街離橫陽支江不遠的地方。上街直通埠頭,埠頭上停泊著通向各地的船隻。在104國道開通之前,這裡的水上交通十分方便,是一個宜商宜居的好地方。黃美卿原在福鼎縣桐山藥行當學徒,學成後回靈溪老街創辦了黃仁記商行,還做了美國亞西亞油菜餅和洋油(煤油)的平陽總經銷,同時兼營食鹽等行業,生意一直紅火。1949年冬,靈溪船會成立。全年完成貨運量2。8萬噸。1987年,靈溪運輸站年貨運量2。26萬噸。1989年,靈溪運輸站有職工44人,木質機動船31只,150噸位。全鎮個體戶有各種機動船206只,1032匹馬力,8040噸位,全年貨運量9。4萬噸。這些都要可以證明靈溪老街當年的商品購銷還是非常活躍的。1981年6月,蒼南建縣後,縣城設在靈溪鎮,老街空前繁華。至1989年,鎮內有靈溪至靈江、靈溪至金鄉、靈溪至朱家站、靈溪至蕭江、靈溪至麻步、靈溪至滬山等6條客運航線,客運機動船284只,3200個座位,年客運量72萬人次。

3靈溪老街的柴街

靈溪老街的柴街,長百米左右,寬10米,上鋪溪石,兩邊各有五六幢(間數不一)的二層磚木結構老房子。它形成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地處橫陽支江邊上,設有埠頭,西通橋墩,南通江南垟,北通蕭江、鰲江,早在清末,這裡已有柴草、柴爿、木炭交易,不久,形成一個薪柴市場。橋墩方向的柴草、柴爿、木炭用竹排從橫陽支江運到這裡,再透過江河銷往江南垟、蕭江、鰲江等地。後沿道路兩側建成街道,稱為柴街。柴街是我少年時即印象深刻的一條靈溪老街,從1975—1981年的六年寒暑假期間,我都跟隨大哥來此購買薪柴回鄉販賣,生意好時,幾乎每天要來靈溪柴街一趟。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初,江南垟一帶因人口稠密,煮飯燒菜的薪柴供不應求;而養殖業不發達,米糠有餘。靈溪一帶山地多,薪柴有餘;而農民養豬較多,精飼料卻供應不足。仙居公社神宮橋村和十二岱村村民從中發現商機,從本地收購米糠銷往靈溪,再從靈溪收購薪柴銷往江南垟,既能賺取差價,又不浪費運力。最盛時兩村共有200多隻運輸量為十多噸的木船從事薪柴、米糠買賣,其中神宮橋村有150多隻。每船由2人協同划槳。農閒期間,這2個村來往於靈溪的木船成群結隊、浩浩蕩蕩、蔚為壯觀,收入也頗為可觀。我大哥主要到靈溪購買薪柴,早晨買好,中午趕回江南垟一路叫賣,日復一日地做這種生意,直到90年代初期,液化氣在城鄉居民中得到廣泛使用,才停止這種生意。

靈溪下街黃仁記宅(蕭雲集 攝)

1975年我即將上初中時,父親就要我跟著大哥到靈溪販賣薪柴,賺取下一個學期的學費,同時學會今後的生計。他知道,在當年大集體體制中單靠種田,農民連飯都吃不飽。我老家神宮橋到靈溪有15公里水路,船隻全憑雙手一槳槳划過去。我們往往凌晨一二點就要起床,簡單洗潄和吃飯之後,就與鄰居結隊划船來靈溪。到了靈溪才是凌晨,我們在靈溪老街柴街碼頭出售早一天準備好的米糠,再購買薪柴回江南垟。大哥一邊划船,一邊沿河大聲吆喝:“賣柴哦!賣柴哦!”聲音拖得長長的,一路叫賣回去。當年,來靈溪販賣薪柴的山農們多用拖拉機運輸,也有人直接肩挑薪柴來靈溪柴街販賣。那時沒有手機、電話,資訊不對稱,因而有時我們也會一時收購不到薪柴,須在靈溪過夜。但夜間我們從不住客棧,一來省錢,二來可以看護自己的船隻。柴街邊上的碼頭,是靈溪至蕭江、新街、滬山客運班輪航線的起始點,夜間有客輪停泊。於是我便在客輪頂篷上睡覺,這比我們的四艙小木船更平坦,頂篷上鋪著平坦的鍍鋅鐵皮,四周還有鋼筋護欄,更涼爽,也更安全。但江上蚊子又大又多,為防周邊嗡嗡飛舞的蚊子,我身上便套著厚厚的麻袋,只露出臉部,這樣蚊子就虰咬不到我的身體。

靈溪老街

靈溪老街 (易際祺 攝)

因為人流量較大,靈溪老街上酒家、飯店很多,包括供銷社都開了飯店,以滿足食客們的需求。我們的同行最懂得享受,他們要是收入好就會在靈溪下菜館,甚至會買一點牛肉,喝一點小酒,改善一下生活,犒勞一下自己,畢竟販賣薪柴太辛苦了,每天需要早出晚歸,是一項重體力勞動,也是需要及時補充營養的。我大哥是村裡有名的賺錢機器,也是村裡最節儉的人,只知道幹活,從不貪圖享受。我們吃的都是船上自帶煤油爐和鋁鍋做的飯和自帶的紫菜蝦皮等容易儲存的蔬菜。我跟他販賣薪柴六年,僅在靈溪柴街下過一次飯店,那種飯菜味道比母親燒的和我們在船上做的要好吃多了,白米飯是拿精白米用蒸籠蒸出來的,打到碗裡一粒粒的,不粘結,吃起來很香。為此,我一次就吃了兩大碗飯,十分滿足。柴街雖是街道,但街上豬很多,因為這些豬是散養的,它們白天就在街道上閒逛,吃飽了就躺在坑坑窪窪的道路上休息,一點也不怕人。當年養豬,是住在柴街上的農民們的一項重要收入。當年農民除了種田,收有其他收入,每年過年的開支,或者婚嫁、建房的開支,就靠出售它來維持了。柴街直到1986年才改建為平坦的混凝土路面。

TAG: 靈溪薪柴老街柴街平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