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83歲大爺和77歲大娘不顧子女反對,搭夥至今已5年:日子是自己的

由 不覆聊情感 發表于 美食2022-12-04

83歲的吳大爺和77歲的張大娘,兩人在一起搭夥已經5年了,因為子女強烈反對,這幾年來,兩位老人就在村邊建了兩間房子,過起了“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田園般的生活。

很多人都不明白兩位老人為什麼在子女強烈反對下,還那麼毅然決然地在一起,畢竟到了這個年紀,正是子孫滿堂,等著享福的好時候。

可兩位老人不惜和子女鬧翻、和子女分開也要生活在一起,甚至為了在一起,也是為了避開他人的指指點點,他們寧願搬離原來的地方,在外租房。

他們在一起的決心,一點也不比年輕人少,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難道這就是真愛嗎?

或者說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牽絆,在大家都注重子女養老的今天,他們卻排除萬難、用盡全力也要在一起?

這似乎超出了人們所能理解的範圍。

原來,吳大爺和張大娘曾經是青梅竹馬,兩人可以說是從小一起長大,據吳大爺回憶說,他無父無母,從小就沒見過父母,可以說是吃著百家米長大的。

而張大娘家以前曾出過做大官的人,家裡的條件要比很多人都要好,那時候吳大爺常常受餓,都是張大娘的父母給他吃的,還給他穿的,甚至在他還是嬰兒時還吃過張大娘母親的母乳。

可以說,吳大爺能夠長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得助於張大娘父母對他的照顧。

也許是吃過太多的苦頭,吳大爺從小的時候起就非常懂事,經常幫忙照顧小小的張大娘,甚至直白一點說,張大娘算是在吳大爺的背上長大的。

都說“哪個少年不鍾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長大後的他們,在父母不知道的情況下,悄悄地互生情愫,並“私訂終生”。

只是,天下沒不透風的牆,再說,女兒的異常,做父母的一眼就能看得出來,而且,當時村裡還有一些閒言碎語。

而那時候人們思想還比較落伍,可以說男女“私訂終身”時會被喻為行為不檢點,特別是對於女生來說,如果被發現,可能會被趕出去。

正因如此,張大娘的父母知道後,第一時間就是阻止兩個年輕人的往來。

而且,張大娘的母親還找到吳大爺,說自己的女兒還小,還不懂事,但是,吳大爺卻不一樣,不管怎麼說都比張大娘大幾歲,所以,請吳大爺以後遠離點自己的女兒,就當是為了大家好。

聽了這個被自己視為恩人般長輩的話,吳大爺既羞愧又難過,他雖然知道自己這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但是,他是真的非常喜歡這個自己從小看著長大的姑娘。

如果就這樣放棄,他真的無法割捨。

其實,他也知道自己一個無父無母、一窮二白,甚至連書都沒念過的農村小子,根本就配不上她。

試想,誰會把自己的閨女嫁給這樣一個“窮光蛋”,那不明擺著把閨女往坑裡推嗎?

但是,感情的事真的無法以物質去衡量,更不能說放下就能放下。

正是這一念之差,吳大爺做下了令他終生悔恨,也把張大娘推上了絕路的事。

他以為只要“生米煮成熟飯”,張大娘的父母就會承認他,他就可以和張大娘在一起。

只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以當時的風俗來說,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傷風敗俗”,無論是對當事人還是整個家族來說,都是不允許的。

而吳大爺做出這樣的事情後,第一個受到傷害的人就是張大娘,哪怕她的父母再心疼她,也無法與整個舊社會為敵。

其實,那時候的人都比較單純,日常的活動範圍都在方圓百里之內,根本不懂得人心險惡,特別是張大娘這樣的小姑娘。

從來沒有想過吳大爺會算計她,可以說她對吳大爺是全心全意地信賴,用現在的話說是“被吳大爺賣了還會幫吳大爺數錢”的那種。

只是,吳大爺的一己之私給她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

在那個別說婚前牽手了,連話都不會多說的年代,如果婚前“失貞”的話,後果可想而知。

當他們的事情被村民發現後,可以說掀起了一場軒然風波,村裡的曬穀場上,圍滿了人,大家都來討伐吳大爺和張大娘。

因為吳大爺只有他自己,而張大娘的父母卻首當其衝,大家都找他要說法。

可是,他們也是這件事情的受害者。

後來,村民們經過一番商量討論後,致表示要把吳大爺和張大娘趕出去,

對於被趕出去,吳大爺倒是無所謂,畢竟,他只有自己,到哪都一樣,而對於張大娘來說,無異於天都要塌下來了。

本來她就是一個缺乏主見的姑娘,更沒有見過世面,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護下,而且,她從來都沒想過要離開父母。

一聽說要被趕出去,她就慌了,哭著喊著不願意離開。

而張大娘的父母同樣捨不得女兒,最後迫於無奈,他們答應會把女兒送走,但是,至於送到哪裡去,就讓自己來決定。

當然,從此以後張大娘的父母就恨上了吳大爺,他們直接喊吳大爺為“白眼狼”。

其實,大家都知道吳大爺的所作所為確實太讓人寒心了,他哪怕不被趕走,在村裡也沒有他的容身之地了,大家對他就像“過街老鼠”一樣。

不過,他是男人,又有一把好力氣,只要不懶,到哪都能活下去。

而吳大爺自從被趕出來後,就一直往外走,或者說往人多的地方走,他也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走了多少路,更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撐過來的。

總之,他走到了一個大城市:上海。

同時,他也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工作,做苦力。

這對於他來說,就是長項,而由於他比較能吃苦,還會討好人,很快從一名苦力工升職為小小的管事員 。

也是他的運氣好,居然被大管事的女兒看中,當然,他也是憑能力脫單,誰叫他長了一副好相貌呢?

不但長得帥氣,而且,身材也非常高長,對女生來說,就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哪怕他只是粗布麻衣,也依然被大管事的女兒看中。

雖然是做上門女婿,但是,對於吳大爺來說,反正到哪都是獨自一人,是不是上門女婿,根本就沒有區別。

而且,他私心裡更希望做上門女婿,畢竟,做了上門女婿他就什麼都有了,不但有家有老婆,還有人幫襯自己,這可是一個大大的餡餅。

從此之後,他的人生就一帆風順,在城市裡有了自己真正意義上的家。

而他不知道的是,那個被他一念之差毀了的姑娘(張大娘)卻沒有這麼幸運,她被父母安排嫁到了外地一個喪偶的男人,做了別人的後媽。

婚後沒多久就被查出懷孕了,本來這是一件喜事,可是,當大夫說出胎兒的月份時,所有人都笑不出來了,張大娘更是渾身發冷。

後來,她給自己的母親寫信,讓母親幫幫她。

母親雖然心疼女兒,但是,在那個年代,她能做的非常有限,另外,母親更擔心女兒會被趕出去,到時,女兒真的會變成無家可歸。

所以,母親用了最笨的方法,偷偷給女兒熬了藥,可能母親做夢都沒有想過,正是這副藥讓女兒這輩子都無法生育。

因為無法生育,女兒看盡了婆家人的臉色,一輩子都抬不起頭。

本以為自己一心一意照顧繼子,繼子就會對自己好,可是,繼子也是個“白眼狼”,對她只有算計,根本沒有半點真心可言。

唯一對她好的要算大嫂了,也許是人與人之間那妙不可言的緣分,大嫂對張大娘就像妹妹一樣照顧,不但經常救濟她,還會抽時間來開導她。

可以,這是她在婆家僅有的一點溫暖。

也許真的是“麻繩總挑細處斷”,苦難並沒有因此而結束,一場洪水,讓張大娘失去了唯一能稱作上是“家”的地方。

那場洪水淹沒了太多的東西,也讓太多的人遊離失所,失去了一切,甚至連活下去都非常艱難。

而張大娘也被洪水衝散了,失去了家人還有大嫂的蹤跡,她跟著一群難民一起流浪,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

也許苦難讓人變得堅強,張大娘在歷盡苦難後,憑著頑強的意志力,和另一個比她年長几歲的女子,從那段黑暗的日子中熬了過來。

後來,張大娘跟著這名女子找到了她的一個親戚,親戚雖然本身日子並不好過,但是,還是收留了她們,給了她們一間小泥瓦房,讓她們有了一個容身之地。

兩人就在這方地落腳,把這當成自己的家。

兩人雖然什麼都沒有,但是,大家都是成年人,而且還是經歷過大苦難的人,很多事都已經看開了。

她們都覺得能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就已經非常滿足了,再說,如果不是親戚收留 ,她們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流浪。

只是,沒過幾年,那名女子得了急病走了,剩下了張大娘獨自生活。

也許地球真的是圓的,也許有些人哪怕走失也終會再見,就如同吳大爺和張大娘一樣,他們隔了幾十年沒見,本以為今生都不會再相見的人,命運卻讓他們在滿頭白髮時相見了。

原來,女子的親戚正是吳大爺妻子的一個叔叔,妻子去世時曾交代吳大爺幫她回老家看望一下這位叔叔。

為了完成自己答應妻子的承諾,吳大爺坐了兩天兩夜的火車從上海趕到這個偏遠小鎮,見到了傳說中的叔叔,同時,也見到了一個他既熟悉又陌生,而且不敢相信的人,更是他負了的人。

在這個人面前,他羞愧難當,特別是看著面前這個老得不成樣子的張大娘時,吳大爺痛哭失聲。

當了解到張大娘所受的苦難時,吳大爺狠狠地扇了自己兩個耳光,他真的崩潰了。

雖然他有想過張大娘可能會遇到一些事情,但他沒想到會這麼嚴重,畢竟,張大娘的家境還是挺不錯的。

可一切都超出了他的預料,他快要承受不住這個打擊了。

為了減輕內心的痛苦和負罪感,吳大爺想要為自己當年所犯的錯誤贖罪,他要用餘生來照顧張大娘。

可是,他這個決定遭到了子女們的反對,子女們都說不反對吳大爺照顧張大娘,但是,只僅於給一些物質上的幫助,並不代表要住在同一個屋簷下。

另外,說到底,吳大爺本身就是上門女婿,除了小兒子和自己一個姓之外,老大和老二都是和妻子一個姓氏。

83歲大爺和77歲大娘不顧子女反對,搭夥至今已5年:日子是自己的

但是,無論子女再怎麼反對,都無法改變吳大爺的決定,他決定在村邊買了一所宅基地,請人建了兩間房子。

如今,他們在一起已經5年了,張大娘的精氣神要比以前好得好,可以看出,他們在一起過得很輕鬆,也很滿足。

也許,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生活。

@不覆聊情感​

其實,很多老人搭夥,都是一種生活的需求,更是目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養老方式。

如今社會,大部分老人都是空巢老人,子女都不在身邊,不像以前講究的是“父母在,不遠遊”,子女都在身邊,有個頭痛感冒的,都能及時照顧得到。

可如今卻相反,子女為了各自的前程,就像鳥兒長大一樣,迫切地往外飛,雖然父母也能理解子女,畢竟,都是為了討生活。

83歲大爺和77歲大娘不顧子女反對,搭夥至今已5年:日子是自己的

可是,哪怕父母再理解,但他們也有自己的需求,他們的需求該怎麼辦?

其實,很多時候往往要到自己在同一立場時才能感同身受,比如做了父母才能體會到,一次次看著孩子的背影是一種什麼樣的滋味。

同樣,守著空蕩的房子後才能感受到陪伴是多麼重要,老人更加需要陪伴。

在老人得不到子女的陪伴時,他們只能向外求,為自己找個伴,特別是如今社會的接納性更加的寬容,很多老人都更注重於自身的感受和精神上的滿足。

大多數老人會透過相親為自己找一個搭夥的老伴,兩個老人互相取暖,在不多的日子裡,也能過得開開心心的。

而這種老人搭夥的養老方式,筆者認為:存在即是合理。

另外,根據大資料顯示,大部分人都透過這樣的方式,不但解決了自己的養老問題,同時,也讓子女無後顧之憂。

在某些方面來說,應該算是雙贏。

還是值得支援的。

TAG: 大娘大爺父母子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