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頂刊推介 | IO:近代早期東南亞的社會定位與國際秩序之爭

由 Political理論志 發表于 美食2022-11-29

近代早期東南亞的社會定位與國際秩序之爭

摘要:

透過國際行為體對自己的社會定位和實現該身份所作的努力,身份和觀念可以導致國際秩序的競爭。而透過改造世界的嘗試,國際行為者試圖使之適應自身的發展願景。為了證實這一論點,文章研究了現代早期東南亞的國際秩序之爭。主流觀點通常認為,儒家的國際秩序在東亞形成了一個統一共識並具有穩定性的等級制度。然而,暹羅和越南並沒有承認這一領導力量,而是不斷尋求機會,宣稱他們與中國(1368-1912)的平等地位乃至優越性。文章認為,暹羅和越南都參與到政治競爭之中,以求將自身與其他國家區分開的地位以及國際互動時更廣闊的社會背景。文章考察了國際秩序之爭是如何從定義和重新定義有關社會定位、社會分類的背景知識,以及作為其基礎的政治本體論和共同目標信念的努力中出現的。行為主體尋求以具體化自我意識的方式與他人互動,並挑戰其他行為主體行為過程中嵌入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會威脅到他們展現自我身份的能力。因此,文章反對將國際秩序的爭論歸結為霸權主義的衰落或政治默契破裂等理論,這些理論等同於承認秩序是由單一主導的力量來維繫的。這暗示了霸權和等級制度建立在主導思想之上,而非主導國家之上。

作者簡介:

Colin Chia,滑鐵盧大學政治科學系

編譯來源:

Chia, C。 (2022)。 Social Positioning and International Order Contestation in Early Modern Sou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76(2), 305-336。

本文第一作者:

Colin Chia

本文主要觀點

身份為何以及如何影響國際秩序的爭端?文章認為,國際行為者試圖改造世界以適應自身的發展願景。國際秩序是國際政治中一系列制度和實踐的集合。這些行為模式以既定的信念為基礎,同時,這些信念也定義了不同行為主體的身份以及彼此之間的相對定位。由於國際政治中的言行會影響代理人之間的關係、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一個行為主體所保持的身份,國際行為者試圖在互動中凸顯自己的身份,這可能正是導致國際秩序爭論產生的原因。透過研究明清時期中國(1368-1912)、暹羅(1939年改稱泰國)和越南的爭執,文章發現,爭端產生的核心在於對三個國家之間的關係以及對於彼此之間國際秩序的爭論。文章在研究結果中進一步闡述了行為者的利益以及用於追求這些利益的策略是如何被背景知識——一定社會語境下的集體信念——所界定的。國際秩序的再生產以及其中體現的思想在身份驅動的社會定位鬥爭中處於危險之中。這還對國際政治中的霸權和等級制度的理論產生了影響。

文章定義並發展了社會定位和背景知識的概念,概述了社會定位和背景知識如何幫助人們理解國際秩序的構建以及爭端,以及如何觀察它們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此外,文章還透過分析東南亞曼德勒國際秩序(the mandala international order)的案例,建立了分析背景知識和國際秩序競爭的框架。在實證部分,文章研究了中國、暹羅和越南之間的國際關係(IR)爭論的關鍵事例,追蹤這些過程,表明社會定位是國際秩序的建構和爭端的組成部分。最後,文章將上述觀點與來自霸權秩序理論和以理性交易為基礎的國際等級和秩序理論的闡釋進行對比。

轉載時間:2022年10月18日

主審編輯:落落

終審編輯:李

©政志學術快報

前沿追蹤/理論方法/專家評論

ID: ThePoliticalReview

“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TAG: 秩序國際文章定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