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由 雜談胡侃 發表于 美食2021-07-17

中華餐飲調料史中有個神秘的計量詞——適量,至於是多少全靠經驗。長久以來,廚房一作為手殘黨的禁地而存在。直到某種特殊的調味品(蠔油)在神州大地上普及開來,廚藝小白們才終於有機會找到些中式烹飪入門的成就感,若要你問我,每次做菜,蠔油放多少合適?一甩,沒錯,一甩足矣……

甩式放蠔油,全靠緣分,多則半瓶,少則適量,另外半瓶,夠用半年。

市面上的蠔油,基本都是窄口闊身玻璃瓶設計,憑本事以其突出難用性廣受網友吐槽,甚至有的廚房人士想跟包裝設計師夜談人生。

其實,我們都誤會它了,玻璃瓶包裝背後,恰恰是多方因素的綜合最優解,除了不方便使用……

01為何蠔油用玻璃瓶裝是最佳選擇?

蠔油跟汽水一樣,業務大盛時期趕上了好時代,得以使用玻璃瓶封裝

。至於PET塑膠瓶使用歷史則要往80年代以後排。

現代蠔油採用復加工方式,大致原理是用濃縮蠔油當主料

,要提鮮,則加酵母菌,想要增甜加酸,放飴糖或者醋酸、檸檬酸。調配好各種原料,適量新增多種調味劑,最後巴氏消毒,裝瓶,檢驗,出廠。

正如大家怒懟的那樣,

蠔油多年不變的玻璃瓶包裝徹底毀了家居做菜的樂趣

。為何它就不能用飲料瓶那樣的PET塑膠外殼呢?好歹還能精準控制用料,也不至於因為甩手技能不嫻熟而弄半瓶到鍋裡。

想法所至之處,全靠技術實現,

業界有個共識,延長保質期,必須得殺菌。

蠔油灌裝前需要被加熱到60-80度之間,保持20分鐘以上,以殺死93%以上的細菌。初代不耐熱的PET材料,連巴氏殺菌機都過不去,只得無奈退居產品包裝二線。因此,一個奇怪的玻璃瓶出現了,小口闊身,大眾喜愛,卻又罵不絕口。

你以為廠家想默默捱罵?

不,他們比誰都急。只不過,相比包裝材料安全性,這些謾罵只算毛毛雨。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人們歷來最關心的是食品接觸材料的安全問題

,塑膠作為眾包裝材料中的一種,以不同單體形式加工成聚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等多種高分子絕材料,雖然具有易加工、耐腐蝕諸多優點,卻避免不了其成分中含有一些抗氧化劑、增塑劑、熒光增白劑等潛在汙染物。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可怕的是

在某些條件下,塑膠中的有害成分會遷移到食物之中,威脅身體健康。

相比之下,玻璃瓶可能是目前比較理想的食品外包裝了,主要材質為矽酸鹽複鹽,二氧化矽和氧化物幾類,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很難找到阻隔性、氣密性、耐壓性、穩定性比它更強的材料

,用它裝食物,想要被汙染都難。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做出馳名天下的調料不算大本事,能保證調味品從開蓋到用完的整段時間口味始終如一才叫手段。

蠔油這類看色澤勾食慾的廚房用品,想長久勾住消費者味蕾不得不解決三個問題。

一、最大限度避免快速變質

二、保證調味品色澤香味長時間無大變化

三、蠔油餘量視覺化

導致食物變質主要原因有:微生物的生長、酶反應、油脂、色素、維生素氧化,香味散失,異味吸附等。

所以包裝材料必須具備透明性高、阻隔性強、可重新封口、密閉能力強的特點。

理論上,只需要做到隔絕氧氣、減少水分散失、阻隔香味散失就可以長時間保持蠔油新鮮度,事實也是如此,

一個包裝神器和適宜的存放環境,就能保證在蠔油不變質的情況下用完一整瓶。

(小口玻璃瓶+可密封旋轉鐵蓋,用完放冰箱儲存)

眾廠家一直以來很少做擠壓式蠔油產品,原因只有一個,最好的密封往往需要最原始的方式。為了讓大家愉快嚐鮮,他們可是默默承受委屈好多年。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02為何蠔油包裝不會輕易更改?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對品牌的認知需要平衡,關於統一品牌的資訊應該具備相似性

。否則會出現認知失調。人的記憶更像一張由多個節點串聯起來的網,當某幾個點之間的資訊串聯起來時,對某件事的記憶就被觸發了。出現認知失調後果有多嚴重,

百事可樂旗下品牌Tropicana曾親自下場,用慘痛的教訓給世界講了個故事。

2009年,Tropicana決定推出一款新產品,既然是新品就得有點創意

,設計師雷厲風行,很快就把包裝做好了——白色假日版風格。

本以為這件事能給消費者帶來意外驚喜,接著又是一波口碑傳播,

沒想到接下來他們的忠實顧客直接把自己熱愛的品牌噴出了翔。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原來,新包裝色調跟可口可樂的健怡十分相似,線下零售店的多位店主反映:接連好多天有人將開啟的新品退了回來,原來他們想喝的是健怡。然而事情還不算完,

鍵盤使得溜的人已經在網上開了話題,使足馬力朝百事可樂開噴

(忠粉們覺得百事毫無預兆換包裝這事,讓他們心中的信仰崩塌了)。

百事意識到事情不不太對勁,一個月後又將包裝罐改了回來,慶幸的是,並未造成太大損失。

由此可見,很多消費者幾乎是從某個產品的幾個特殊元素去對品牌形成記憶,一旦標誌性元素消失,他們的認知就開始崩塌,繼而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

經過多年發展,家用版蠔油早就在顧客腦海中形成模式化固有印象

,可能有包裝外觀、瓶子外形、材質、顏色,就跟我們看到紅罐涼茶就想到某個品牌一樣。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所以,

蠔油包裝,一下子換不得呀,至少得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如果蠔油突然換成醬油包裝,某天你想買醬油卻買了一瓶蠔油回來,會不會罵娘?

除非,在原有基礎上巧用某些手段,借用一切傳達新包裝的媒介,幫消費者開闢新的記憶片段區域,培植產品新印象,新格調。

蠔油營銷史上也出現過因地制宜更改視覺宣傳元素而獲得銷量提升的事例

。彼時,有家國產蠔油公司進軍美國市場,當時瓶身上是一艘裝滿牡蠣的漁船上站了個婦女和一個小孩的畫面。按照國人思維,肯定立馬想到產品跟牡蠣有關,再看文字,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可美國人不懂啊,文化背景差異太大,他們實在沒看明白,這產品跟自己的生活能有啥關聯。這家蠔油企業海外銷量一度低迷。後來,公司管理層想了個辦法,決定到舊金山的一家知名營銷公司碰碰運氣。

沒想到營銷公司工作人員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原來,美國牛肉文化濃重,人們看到中國蠔油的包裝,實在想不起跟自己的生活有何關聯。蠔油銷量上不去也在情理之中了。

在營銷公司幫助下,外銷蠔油包裝變成了蠔油+牛肉圖案,沒過多久,銷量飛速上漲。

整套流程,不過是吸引注意、引發興趣、產生購買慾望、下單購買、形成記憶、指導復購的AIDMA理論。

所以,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

咱們別老忽悠蠔油廠家改包裝

。增加些便捷使用功能倒是可以多提提。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03我國的蠔油是如何誕生的?

關於蠔油原材料的記載,最遠可追溯到唐朝,

當時的廣州司馬恂的《嶺表錄異》就記載了東晉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盧循餘黨逃到莞邑沿海採集牡蠣充食的事。(惟食蠔蠣,壘殼為牆壁)

北宋時,就已經有人開始大規模養殖(薄宦遊海鄉,雅聞靖康蠔),靖康蠔就是今天的沙井蠔。

明朝以前,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已經在探索實現蠔產品高價值的可行性

,從而發展出一條以蠔易貨,鮮蠔粗加工,蠔油深提煉的道路。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只是提取蠔油的方式,過於原始,僅僅把生蠔洗淨除沙,再用煮蠔的湯汁,濃縮成蠔汁。受工藝限制,產量出奇地低,100斤鮮蠔煮上6個小時,蠔肉撈起做肉乾,剩下40斤湯汁,再小火慢燉,

熬出一個黑黑黏黏的鍋底(5-6斤),也就是人們最開始接觸到的蠔油。

初代產品至多能保留些牡蠣鮮味,

要說色澤嘛,根本談不上有啥賣相,多數以灰褐色出現,要是有人鼓起勇氣一嘗,基本會被苦味勸退。

,將鮮蠔精華全都融到汁水裡,這一時期,蠔油堪稱人間美味,只是產量不盡人意,當年我國貿易大港的李錦記一家就日需蠔汁原料

,將鮮蠔精華全都融到汁水裡,

這一時期,蠔油堪稱人間美味,

只是產量不盡人意,當年我國貿易大港的李錦記一家就日需蠔汁原料30噸,而福建省一年的貿易量才200噸,產能完全跟不上。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李錦記成立於1888年(光緒年間),那時候玻璃還是皇室奢侈品,

關於初代蠔油是用什麼容器盛裝,一直查不到資料,

按照當時的歷史環境來看,用瓷器的可能性很大。

明末,歐洲資本主義透過廣州、漳州、泉州、寧波等港口對中國實施商品傾銷

,歐洲玻璃製品大量流入中國。近代玻璃製造技術也隨著傳教士的到來在清朝土地上迅速傳播,給我國傳統玻璃製造技術鋪起一條全新道路(我國玻璃製造業最早到魏晉時期,宋代以後生產基地分佈在蘇州和新安兩地)。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藉著宮廷貴族對玻璃製品熱烈追捧的東風,我國玻璃製造業迅速在博山、廣州、北京、蘇州等地瘋狂開花。

不過產能依然原地踏步,僅夠供應權貴階層。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民間玻璃容器的普及,可追溯到建國後

,上海作為中國現代玻璃生產最集中的地方,先後經歷了幾個重要時期,起初用的是日本人引進的技術,僅能生產簡單的煤油燈罩。經過多年技術積累才具備製造玻璃罐的能力。

雖然1931年已經建起晶華玻璃廠,產量始終不佳,真正形成規模還是在1949年以後。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從那以後,一個奇怪的調味品瓶子緩緩走進人民的三餐四季,漂洋過海,時不時在海外華僑心中勾起一片鄉愁。

我們真誤會它了!廣受吐槽的蠔油奇葩玻璃瓶包裝,原來很科學

現代蠔油生產已經變成濃縮主料+各類新增劑的組合,甜中帶鹹,鮮裡有酸,撩人味蕾的紅褐色半流體,裡面深深埋著食品工業研究成果的低調智慧。

蠔油玻璃瓶,更像個永恆的符號,於歲月長河中經久不衰。

TAG: 蠔油包裝玻璃瓶玻璃調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