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由 豆瓣時間 發表于 時尚2021-04-23

當一個人不斷地照鏡子,或者完全不敢照鏡子,總是詢問別人對自己外貌的看法,忍不住把自己和街上的人與雜誌上的模特對比,陷入對外貌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擔憂時,他或者她,很可能得了

“想醜綜合症”

。這種症狀會迫使人不滿意地頻繁化妝、過度地節食減肥,甚至整容“上癮”。

看到了這些症狀,你可能會發覺,它並不罕見,甚至越來越普遍。的確,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想醜綜合症”。

“想醜綜合徵”又稱,體象障礙,或者軀體變形障礙,

指一個人強迫性地認為自己身體的某些部分有嚴重地缺陷,並採取特殊的方式來掩蓋或“修復”

。想醜綜合症的根源,是自我認同的缺失。

在青春期階段,人成長的核心目標是建立自我的同一性,即有意識地身份感和自我認同。在自我認同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身體認同。一些人在成長階段,遭遇了他人對自己身體或形象的負面評價,甚至忽略和

虐待

時,就會產生對身體認同的迷茫感。

這種迷茫和痛苦,並不容易克服。

“四五年前,我還不會穿搭不會化妝,雖然不算很醜很胖,但在QQ空間裡分享日常會被噴醜、禿頂。

初中喜歡過的男孩指著我的鼻子說我醜配不上他。一些被我當作好朋友的女孩子,轉身就議論我、明裡暗裡排擠我。

現在透過減肥化妝什麼的讓自己變好了,沒有人再對我的容貌指指點點了。”

“因為太醜太胖經歷過校園霸凌,小時候就被外號叫胖子。記得有一次體檢後,班裡同學們都圍在一圈傳閱一個紙條,嘻嘻哈哈笑個不停。原來是有同學把班裡幾個”重點“女生的身高、體重、胸圍全都寫在了紙條上,其中就有我的名字。

那一刻,我感覺就像身體被扒光一樣羞恥,任別人嘲笑。

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大的陰影,我變得更加自卑,還偷偷瞞著爸媽吃對身體不好的減肥藥。”

在豆瓣“因外貌而受到的差別待遇”的話題裡,無數女孩寫下自己曾經被歧視、被排擠的痛苦經歷。容貌的刻薄審視,不僅僅存在於醫美廣告和網路上,而是會貫穿在每個人生活中。這些女孩們破除歧視的方式,只有減肥、化妝、整容,才能讓周圍的人不再指指點點。

整形,無法帶來真正的救贖

日本一位男子艾倫,在綜藝上分享了自己長達8年、花費700多萬人民幣的整容史。

可以看出整容前的他並不醜。

在前幾次的整容裡, 他只是微整了幾下,似乎確實變得更符合大眾審美,但是事情的走向越來越奇怪……。艾倫仍然不滿意自己,他越整越“蛇精臉”,有一次在手術檯上停止了呼吸差點死亡,他的選擇居然是換家醫院繼續整容。

幾年前,這樣的案例還屬於獵奇事件,但如今劉梓晨一類的網紅隨處可見,頻繁多次的整容也見怪不怪了。療美容的廣告宣傳都在悄悄變化:從呼籲青年女性變美,到現在為暑期打折活動營銷——醫療美容行業的目標消費群體正在擴大,在校學生、無論男女都加入了“努力變美”的大部隊。00後們也紛紛開始整容,醫美消費者中,00後早就佔比超過50%。甚至05後,都在父母的帶領下,踏上漫長的變美路。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網路

05後的小網紅周楚娜第一次走進整容醫院,就是在媽媽的帶領下,如今已經整容上百次。

就讀於國際學校的她,從小受到同班男生的嘲笑,除了整容她也不知道還有什麼方式改變。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變美的風險,比我們想象的更大

醫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古印度,手術被用於受刑奴隸的鼻再造和耳垂修復,在我國古代的《晉書》也有關於唇顎裂修整的手術記載。真正的現代整容技術,則發端於20世紀初期的德國:柏林的醫生馬克斯·約瑟夫的鼻型矯正手術。兩次世界大戰對人民造成的嚴重傷殘,推動了整容手術的發展。

最開始的整形手術,就是為了治療畸形和毀容的面容。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艾瑞諮詢

中國的現代整形行業起源於1929年,上海開設了第一個整形外科門診。此後,民營醫療機構也加入其中。目前的整容醫美市場,規模早已超過2000億,形成了醫美藥品器械生產商、整形醫院、消費者平臺為主體的完整產業鏈結構。醫美的專案細分詳細,既有眼耳鼻修復、吸脂削骨的手術,也有注射玻尿酸、光子嫩膚等非手術類專案。

如今的醫療美容更多的用於迎合審美,而非治療。

醫美行業如此龐大,但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整形醫生,數量並沒有那麼多。培養一名優秀的醫生,需要五年本科、三年的碩士,甚至3年的博士和從業經驗,還要經過各地衛生部的資格證批准。

醫生的培養,遠遠趕不上市場的壯大。

但一個“黑醫生”的培養,只用在整形培訓機構培訓6天。他們和黑診所一起藏匿於美甲、化妝店中,偽裝成合法經營者,利用消費者資訊的缺乏,騙取利益。這樣的“黑診所”“黑醫生”數量極其龐大,非法醫院2017年就超過了6萬家,是正規醫院的六倍,10個醫美從業者中,可能只有一個持證上崗的醫生。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 更美app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

這直接造成了新聞中的種種“慘案”。早在2010年,超女選手王貝在武漢一家整容醫院因大出血死亡,當天她與母親一起走進同家整容醫院,在她發生意外後,醫院並未通知其母親,並且照常為她媽媽進行磨骨手術。案件引發了全國轟動,整形醫院的亂象被曝光於眾。時隔10年,依然有人在整容的手術檯上死亡。2020年,香港紡織大亨的千金羅貝兒,死於韓國首爾的整形醫院的鎮定劑,警方調查後發現,手術現場居然沒有麻醉科醫生。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網路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層出不窮的美麗標準,

正在加劇我們的“想醜綜合徵”

媒體對醫美行業的報道,大多帶有負面傾向,駭人聽聞的事故也常常出現在熱搜榜上。但風險之下,越來越多的人,前赴後繼。他們,為什麼選擇這場“生死賭局”?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艾瑞諮詢

中國醫美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預計三年後還會達到新高峰

首先,

審美本就是一種主觀的認知

。蘇格蘭哲學家大衛·休謨在《論趣味的標準》中闡述了關於”審美“的問題,他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了美的本質,以及”審美的趣味標準“。休謨認為審美既具有一致性,也具有差異性。一致性表現為

“人們傾向於找出一個科學的統一標準”來衡量美

,因此出現了美的標準,比如“黃金分割比例”、曾經流行過的錐子臉、歐式平行大外雙等等美麗的標準元素。

審美的變遷快速,古時候的中國人曾偏愛細長的眼睛、寬闊的額頭,新中國時期社會青睞浩然正氣的剛硬麵龐,如今的影視明星們,有的長相稜角分明,有的又幼態柔和。但人們還是執著於找到美麗公式。在網際網路平臺上搜索“顏值分析”,你可以得到成千上萬的分析結論。這些解析報告、影片們,致力於告訴人們,符合這些條件的才是“美”。這些標準也越來越細分,它們詳細到分析你的顱頂是高還是低,你的人中長短和三庭位置是否合適,甚至判定你的耳朵能不能顯臉小。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b站

其實審美美趣味標準也具有差異性。休謨認為:“美根本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性質。美僅僅存在於關注事物的心靈當中,而每個心靈所感到的美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說美的標準,並不是客觀存在、被定義不變的,

它根據審美主體的主觀感受和認知的不同,存在差異。

人與人之間,對於“美”的判斷,有天壤之別。因此古今中外被公認為美女帥哥的面孔,都各有千秋,同一時期同一地區的明星們,也長相各異。但是人們還是在“不同”中反覆探索“相同”。

不斷細分和強調的標準,不一定能概括和衡定美。比如,高顴骨的容祖兒也是香港一姐,黑面板的吉克雋逸也大紅大紫,每一條“美麗定律”都會被現實情況打破。

這些標準只會讓讓審美由多樣,走向狹隘。

許多根據標準過度整容的網紅都像一個模子倒出來的一樣——高額頭、錐子下巴、飽滿的蘋果肌和割得深邃的大眼睛。

但人們熱衷於對照標準審視自己,每一個顏值解析的影片裡,彈幕都緊跟內容互動。顏值解析影片當然不是單純總結標準,它們細心地將長相劃分為許多型別:少女感臉、男相臉、女相臉、混血感臉等等,然後幫助受眾給自己的風格定位,耳朵、人中、頜角等等細節的分析自然是為了給予觀眾最佳化調整的方向,似乎是醫美行業在製造消費需求,觀者的確陷入肯定又否定自我的容貌焦慮中。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取悅自己,只是假象

容貌焦慮不止被不斷強調的審美標準制造,還來源於消費社會的身體消費,和父權制文化的性別壓力。克里斯·西林在《身體與社會理論》中指 出,身體問題於西方社會文化理論中越來越重要,

在消費社會中身體成為現代人們自我認同的核心,尤其以女性為主。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網路

消費主義將“美女主義”的內容運用於廣告宣傳,刺激消費者消費,嚴格迎合審美標準的女性身體,經過消費社會的媒介傳播,加深了對她們審美的刻板化,

女性也被物化,似乎身體就是她們的最大價值。

父權社會一同凝視女性,男性審美潛移默化地規範女性樣貌,女性被賦予“保持美麗”的責任,美麗和女性的職業、愛情、人生價值畫上等號,讓她們不得不追逐美麗、陷入自我否定和焦慮。約翰。伯格曾說:

“美女文化的傳播過程,實際上是完成男性觀看者的慾望被物件化為具體的美女形象的過程”

。這就是女性消費者佔據醫美行業主導的重要原因。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許多女性在調查中稱,醫美是取悅自己,但是又是什麼讓她們陷入“不悅”呢?

實際上,

男性消費者也越來越多,男權社會與消費文化同樣影響著他們。

傳統的審美對女性的相貌與身材要求更高,而對男性的身高要求更高。整形手術中風險極高的斷骨增高手術,更多地吸引男消費者,手術將腿骨截斷分離,安插裝置,在迫使骨骼生長的同時,也會帶來骨髓炎等一系列病症。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圖源新氧《2020中國女性醫美消費趨勢報告》

“整容(非先天缺陷整容)和裹腳有什麼區別?

如果割骨削肉能建立自信,那我們有什麼資格評論裹三寸小腳和束二十釐米的腰是封建壓迫?

清朝女人也在用裹腳布取悅自己呢。”

——豆瓣“不要買|消費主義”小組成員

想醜綜合症:審美“裹腳”的00後

在消費文化洗腦、社會角色的規勸下,容貌焦慮愈演愈烈,對自我形象的不認同感,或多或少的存在於很多人意識中。

醫美成為“想醜綜合徵”者們發洩和自我救贖的方式,這種方式並不能真正治癒他們的內心。

“我墊了山根,開了眼角,做了雙眼皮,縮小了鼻翼鼻頭,做了人中縮短手術,擁有了一張完全不同於以前的臉,一張受到讚美無數的臉。

我的人生真的有改變嗎?整容對我來說比起來是積極向上的改善,不如說是發洩對自己恨意的手段。

我毫不懷疑,即使有一天我整成了范冰冰,對自己的恨也依然不會有絲毫緩解。”

————某問答平臺的網友寫道

趙嘉路老師在豆瓣時間專欄

《覺知即新生——終止童年創傷的心理課》提到,

在很多體象障礙者來看,他們的身體並不屬於自己,他們習慣了站在外部去看待自己,甚至是監視自己。

同時,他會認為外部有很多眼睛比他自己更嚴苛地在看著自己,進而會點評議論自己。他的身體不僅在他自己看來不夠好,在他的意識裡,會覺得其他人更加看不上他。

解決難題有比整形醫美更好的方式,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改變對自己身體的思考方式,把重點從評估和批評轉移到關懷和欣賞,建立一個更好的身體形象。

請認識到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不管它是是否符合你心中的完美體型,接受你需要和你的身體友好相處的事實,因為你的人生離不開身體的支撐。

第二步,嘗試建立起自己的自尊感。

體象障礙是與一個人的自尊感緊密相連的。如果要改善一個人對自己身體的感受,那麼提升自尊感就非常重要。自尊是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我們對自己的想法,以及我們賦予自己的價值。提升自尊感的一個方法就是以優勢視角,而不是問題視角看待自己。

第三步,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出問題的不是你的身體,而是你的想法。

其實,體象障礙的真正問題在於痴迷和強迫,於是他們扭曲了對身體形象的感知,總是覺得自己難看。

-今日互動話題-

你會因為不自信而整容嗎?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豆瓣時間專欄《覺知即新生——終止童年創傷的心理課》

TAG: 整容醫美審美身體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