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社會規則面前,心目中的“我”與實際表現出來的“我”

由 小婦人也在說 發表于 娛樂2021-04-27

社會生活,安定、文明、有序的社會生活,需要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等建立和諧的關係,而這種關係的建立,需要每個人認識社會規則、學習社會規則、遵守社會規則、維護社會規則。

社會規則對於初中學生來說並不陌生。一個人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是逐步社會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個體需要不斷學習、理解、實踐各種社會規範,如遵守交通規則、尊重他人、守時、誠信、遵守法律等。社會生活中的社會規則主要包括:道德、紀律、法律等,這些不同的社會規則對人們的各種行為進行規範和引導。從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來看,學生正處在由他律向自律轉變的發展過程中,他們既能夠明白社會規則對自我、他人的約束,同時,又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行為,會出現言行不一的現象,也就是心目中的“我”與實際表現出來的“我”會存在差異。

小學階段,學生對規則的認識主要集中於如何遵守社會規則,如按時完成作業、尊敬父母、排隊購物等。對為什麼遵守規則、是不是所有規則都是反映人們的意願、規則能不能修改等問題,他們尚未形成完整認識。隨著抽象思維能力的提高,如何幫助學生從規則的產生、規則的執行、規則的改進等角度深刻認識規則,從而引導學生自覺踐行規則,成為這一時期教育的重要內容和目標。

其中,從改進規則角度認識規則,既能夠擴充套件學生對規則認識的廣度和深度,又能夠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分析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尊重、文明有禮、誠信等話題對於學生並不陌生,從尊重的含義和功能,從文明有禮的培養,從誠信的社會意義、經濟意義等角度引導學生了解社會生活中的主要道德規範。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之。,一般的禮貌、規範到儀式、禮制,從禮對個人的作用到禮對社會、對國家的意義,逐步提升學生對禮的認識深度。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之一,從社會生活、企業經營活動、國家誠信體系建設等角度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誠信,從而增強誠信意識,提高誠信行為能力。

中學生情緒易變,做事容易衝動,同時,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往往不拘小節,這樣極易產生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糾正和解決,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同時,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對遵守法律比較熟悉,而一旦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他們往往束手無策或採用極端手段自行解決,不善於透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此,給學生提供保護自己的途徑和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

陽光一點教育筆記

2021年4月26日

★感謝您的閱讀,我會一直在原地等你~

TAG: 規則學生社會誠信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