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由 毒舌電影 發表于 娛樂2021-05-29

Sir很久沒有耐心看完一部國產劇了。

中途棄劇,除了劇情崩壞,人物降智,演技雷人這些常見槽點之外。

很少被提到的一點——

國產劇角色,都不好好說人話了。

不是尬到你腳趾摳地,就是雲裡霧裡整些大詞,誰要這麼說話,放現實生活裡分分鐘想捶爆他的頭。

到底吃錯什麼藥?

下面進入本期的,《國產劇迷惑發言》。

人話,當然是人說的話。

而有些話一說出來,你就覺得他們不是人。

是……

中二文學復讀機。

一喜歡,就喜歡個幾千年。

處個物件,必須揹負天下的興亡。

他們一哀傷。

就要驚動千秋霸業,天下社稷。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當然你要說了,人家本來就不是人。

是仙,是帝王,是人上人!

可人上人的語文水平,不該只是小學生QQ空間既視感啊。

別說,國產劇臺詞的“網感”,真不是沒來由的。

2015年,大批資本湧進IP市場,爭相挑選那些已經具備市場基礎的網文作品。

一部部原本並不具備影視價值的網文小說,成了“收視良藥”。

江山、天下、帝王,包攬了國產古裝愛情的高頻詞彙。

一張嘴就是破九霄、闖五洲,四海八荒、太虛上仙。

再熟練運用文言虛詞:

何,何以,如何。

《花千骨》:“長留覆滅幹我何事,這些人的生死又幹我何事,你想怎樣都行,只是不要離開我。”

《海上牧雲記》:“我連你都無法留住!要天下又有何用呢?”

《醉玲瓏》:“能換得你在身邊,莫說什麼兵權,即便傾盡天下又如何?”

就算詞窮了。

也決不放棄誇張修辭最後的倔強——

硪們之間,隔著超過1000kmの距離。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如果說古裝劇是清一色中二網文。

那麼現代劇馬上換成另一個畫風:

網路情感雞湯。

Sir一邊看劇,一邊都想拿筆記到小本本上——

金句啊。

發朋友圈感言用得上,明星離婚文案用得上,廣告煽情用得上。

就是平時日常對話用不上。

什麼:

成年人沒有崩潰的自由

每個人的生活

都是一地雞毛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如果要用時間證明愛

那要浪費多少時間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還有一種臺詞。

Sir懷疑編劇是一邊編劇本,一遍上微博摘抄網友留言。

句句話價值輸出,猜中社會議題。

電視劇《誰說我結不了婚》剛播出時,就曾因為田蕾(陳數 飾)的臺詞出圈過。

每一句都針對女性情感問題,擲地有聲:

“很多人替我們這些單身的人操心,殊不知,我們都過得挺好的。”

“女人的價值,就是用來生兒育女的嗎?”

“不要聽男人聊政治,聽他們聊女人,這才是他們真正的政治觀。”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理智派生活》。

臺詞也都有意無意地切合女性婚姻議題:

如果一個男人

只是為了找我

降低他的生活成本

這種男人,我嫁他幹嘛

在公司要伺候老闆

至少還可以加薪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獨立女性ok。

但獨立女性也不是女權網路大v,天天朝身邊人發表獨立宣言吧。

關鍵是前腳話說得漂亮,上了微博熱搜。

後腳劇情立馬啪啪打臉。

陳數為了和前男友複合,她辭掉了大公司一級合夥人的職位,跑去給男友打工。

立得好好的flag呢?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秦嵐輸出完一系列女性金句後,你也看不到描述她工作業務能力的劇情。

更多的時間,她還是在小奶狗的“年下戀”裡表露女人脆弱。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原來,臺詞不為劇情服務,不為人物形象服務。

金句臺詞只負責引流,然後獨不獨立放一邊,老套劇情接著演。

把狗騙進來鯊。

初見討喜。

這樣的創作模式哪怕短時間能唬住人,多看幾眼,便知道是虛張聲勢,一股說不出的油膩。

關於臺詞。

徐皓峰在《口是心非,方為臺詞》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讀小說看電影畢竟不是看犯人供詞,半猜半蒙,才是敘事——而這種傳統,在現今是不成立的,現今的電影“美學”要求,內心、用意、用詞三者高度統一,臺詞只反映單一的資訊,人物跟人之間都呈現撕破臉之後的吵架詞彙——直指人心,方為好臺詞。

……而一個劇本,常人能看懂的資訊,就是臺詞了,外行的劇本審定者,便會要求從臺詞上看出一切,否則就是表達不清,劇本沒水平。

國產劇臺詞為什麼不如從前那般有味道了?

答案在兩個字:

粗暴。

好的臺詞,應該存有留白的空間。

一半靠角色說,一半靠觀眾思考。

但國產劇製片方習慣了把觀眾當上帝。

人物背景、關係基本上一股腦地全靠旁白或者人物臺詞說出來。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臺詞不再是觀眾和人物的思想交流,而更多成了角色單向的情緒輸出。

多少有種摁著頭,逼別人聽自己絮叨的意味。

舉個例子。

《平凡的榮耀》改編自韓劇《未生》。

有一段上班的臺詞。

韓版注重眼前所見所想。

點到即止,其餘留給觀眾回味。

每一次都是那樣

早起去圍棋學院的路上

結束深夜兼職回來的路上

無論我多早迎接這早晨

在路上,都會有人在

我以為別人還在夢鄉

但無論什麼時候

這個世界都比我快一步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中國版本質上還是種心理雞湯獨白。

依然逃不開無病呻吟的模板。

這麼安靜

大家應該都還在睡覺吧

這個世界

比我想象的要更早醒來

有人為了樸實的生計而努力

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

為了社會的責任而努力

我,是為了什麼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嚴格意義上來講,臺詞該是一種“打折的藝術”。

說出來的,是面上的故事。

但人物的關係、背後的情感層次、處境這些問題,往往都藏在沒說出來的部分。

等待觀眾挖掘。

Sir做個小小的對比。

這些年,蔣欣沒少在熒屏前貢獻經典角色。

《歡樂頌》裡虛榮拜金的樊勝美,一段江邊長達四分鐘的臺詞,訴盡了自己多年來被原生家庭壓榨的委屈。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心疼嗎?

一定的。

這場戲還是蔣欣自己找導演加的。

不得不承認,蔣欣很懂中國觀眾的需求。

不管是在外漂泊的年輕人,還是遭受過原生家庭傷害的成年觀眾,都能從這些臺詞裡找到共鳴。

於是,幾年後的《小捨得》。

換成了焦慮偏執的媽媽田雨嵐。

依然是滿肚子心酸,張口就來:

我是孃家孃家挺不起腰板

婆家婆家看不起我

我為什麼逼著子悠好好學習呀

因為只有憑自己的本事

拼出來的才是自己的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但這回,Sir只覺得聒噪。

讓人想起李少紅對

楊冪[娛樂影響力人物榜✨第25名]

的那段點評:痛苦就是哇哇哇,笑就哈哈哈。

逐步走入程式化。

別誤會,沒說不好的意思。

只是,我們明明有更好的表達方式。

去年大爆的網劇《沉默的真相》。

江陽因為追查侯貴平的案子遭黑暗勢力陷害,入獄三年。

出獄的他從一個意氣風發的檢察官,成了一個街邊修手機的小販。

名譽盡毀,又身患絕症。

整部劇最讓Sir難受的,是江陽在飯桌上發現錢包丟了的那一幕。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這場戲,江陽翻來覆去就只有一句臺詞:

“我錢包還是丟了。”

可觀眾心裡清楚,他丟的是什麼。

是一次次追查的徒勞無功。

是被惡勢力吞掉的公理。

是他引以為傲的檢察官身份,還有他的大好前程和美好人生。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這些,通通被放進了一個“錢包”裡。

臺詞作為一個意象,代表的是角色背後的人生遭遇。

所以哪怕短短几個字,都格外戳心。

而當臺詞承載了過多不適宜的曝光。

就如同被沖淡的茶包。

泡多了。

自然索然無味。

而偏偏。

好臺詞的標準就是:耐人尋味。

好比《金枝欲孽》大結局。

如妃的這一段自述——

“本宮從十六歲開始入宮,只學會一種求生的技能,就是謀算人心和爭鬥競逐。

你們以為我到了外面,就能平平安安過日子嗎?這就是本宮的家,也是我鈕鈷祿·如玥的墳墓。”

一下子,便拔高了故事的立意。

把此劇割離出“宮鬥”的狹窄範疇。

回到人性。

回到宮權下人物必然的悲劇性。

點出了深宮女子在權力鬥爭中走投無路後的不得已。

像一顆沉痛的石子,打進死水般的湖面,渲染出漣漪不絕的悽美氣息。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如果說,如妃拿到的是如今千篇一律的宮鬥劇臺詞。

又怎麼能譜寫出如此厚重悲婉的哀歌。

所以說。

劇本、臺詞,最忌諱工業化。

可資方和製片方常常為了快速變現、降低風險,以市場機率論取代文字創作。

於是,張三李四不管什麼身份、地位經歷著差不多的故事,說著一樣的套話。

然而好的劇本、好的臺詞,何止千錘百煉。

說個Sir心中的大人物:

劉和平。

《雍正王朝》《大明王朝》《北平無戰事》,三部皆是他的代表作。

在劇本流水線創作的當下,他光一部《北平無戰事》就耗時7年。

每次寫作,他都會將劇中歷史人物的畫像掛起來,還要先洗手焚香再寫。

一是尊敬,二是附體,讓自己更快進入人物裡,忘記自己。

創作劇本時,除了寫好故事、角色,劉和平還會把鏡頭、排程和演員走位等等這些細節考慮清楚。

寫好後。

還要在內心演練一遍,進行無數次打磨和調整。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都知道寫劇本是費心神的活,而劉和平這種一字一句堅持原創的方式更是一種自虐式寫作。

但也正是因為有這份堅持。

才能寫出嘉靖這一段精彩絕倫的“長江黃河之辯”。

借長江黃河,言君主用人之道——

“不因水清而偏用,不因水濁而偏廢。”

暗喻兩黨相爭,相互制衡,朝廷才能平穩下去。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王勁松就曾評價劉和平的劇本:“思想是會飛翔的,呼吸也會變化,嘴巴會不自覺地跟著角色說話,甚至想馬上就站起來試試。”

而劉和平還有一點。

值得單獨拎出來供如今的編劇學習。

他總是會把生活中的經歷放入到自己的劇本中,以抓住人物間的真實情感。

譬如《大明王朝》裡,裕王背嘉靖的戲。

就是取材於劉和平父親病重時,兩父子間的談話。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再回過頭來,想想國產職場題材。

那千篇一律,用一句句狠辣的臺詞塑造的職場精英“毒舌”標籤。

完全脫離了現實生活。

顯然是資本的催促下,編劇拿著二手素材僅憑空想批次創作出的刻板角色。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說到底,編劇是不應該畏懼門檻的。

好臺詞面前,觀眾只會是對手,而非上帝。

切磋著交流,方可互相成就。

這裡,不能繞過的還是那部《大明宮詞》。

這部劇的編劇鄭重,91年就遠渡重洋在芝加哥藝術學院進修戲劇,向來酷愛莎翁。

所以,劇中時不時就會出現大段“莎翁”風格的臺詞。

譬如有一場戲是太子向武則天為王皇后和蕭淑妃的兩位公主求情:

她們的生活,甚至不如一個平民的女兒,她們不僅要忍受自己崇高血統所無法想象的落魄與貧窮,還要忍受每夜她們的丈夫運用人間最庸俗的智慧而構思的惡意侮辱,運用男人最粗糙的心靈釀造的冷落和孤獨,她們的面容由於命運的不公,而寫滿了對生活的恐懼和惶惑,而臉上唯一的飾品僅僅是丈夫酒後的毆痕!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這在當年頗受爭議。

幾乎是一場反叛式的嘗試。

就連飾演薛紹的趙文瑄都曾因為臺詞打電話給製片人,勸他停拍。

寫《大明宮詞》的時候,電視正在重播《我愛我家》和《編輯部的故事》。

兩部編劇都是王朔。

當時有評論說王朔以筆創造了最富生機的現代漢語。

但鄭重和王要說,“我們絕對不要這種語言。我們有一種虛榮。當時說王朔有一種語言上的革新,我們也要有。”

現在看來。

國產劇市場可太需要這種虛榮了。

離了這種離經叛道式的虛榮。

同樣是李少紅導演的姐妹篇《大宋宮詞》。

時而是女主魏瓔珞上身,上演婢女呵斥王爺的戲碼。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時而是男主費雲帆附體,再現“你只是失去了條腿,紫菱失去的是愛情”的雷人場景。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臺詞“掉落”的背後,是劇本丟失原有的思想價值。

斷崖式的掉落。

明明曾經。

我們也擁有過《大明宮詞》這樣詩歌般的國產劇。

用一句“一個男人只要你把他放進女人的處境裡,他就會變成一個女人”,道出真正的女性主義。

可如今,這樣破格的劇越來越稀少。

Sir不禁擔心了起來。

當我們的臺詞越來越淺薄。

當越來越追求碎片化的金句。

國產劇還能重回那個與觀眾同聲共氣的年代嗎?

從好好說話,說人話開始啊。

越來越不說人話的國產劇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助理:天水圍的罐頭蓋

TAG: 臺詞Sir國產劇本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