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精神負債”和“身體負債”是什麼?

由 嫚嫚說事 發表于 情感2021-12-14

關於“有借有還”的例子,除了禮金之外,還有精神層面的。比如,我遇到煩心的事情,心情非常不好,一個朋友陪我聊天,關心我、安慰我、開導我,結果他陪我聊了整整一夜。

如果和那個朋友聊天之後我的內心得到藉慰、感到愉快的話,我就會想著日後報答他。

從某種意義上講,朋友對我精神上的付出,也是我要償還的“精神負債”。

一提到“負債”,可能很多朋友對它的印象都不太好。

但如果把負債理解為借入某種東西或接受某種感情的話,那對方是有恩於我們的。這樣理解,負債就不再那麼負面了。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負債”多是指“經濟上的債務”,但其實除了經濟上的債務,還有“精神負債”和“身體負債”。

本文開頭舉的那個例子就是“精神負債”。朋友陪我徹夜聊天,安慰我。讓我心裡的不良情緒得到了釋放,但同時,我也揹負了“精神負債”——

對朋友的精神負債。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型別的“精神負債”。

如將各種委屈、鬱悶的情緒強壓在心裡,一個人獨自承擔,雖然不會給別人添麻煩,但對自己來說、會造成沉重的精神負擔,這也是一種“精神負債”。

再說說“身體負債”,影響身體健康的不良飲食習慣、睡眠習慣,都會給我們的身體造成負債。比如,長期吃泡麵,雖然從利潤表(P/L)上來看,吃泡麵可以大幅減少生活費,從經濟角度看是一種非常不錯的選擇。但長此以往,“身體負債” 會不斷積累,若有一天身體搞垮了,不得不住院醫治的話,那“身體負債”不就轉化成 “經濟負債”了嗎?

為了償還欠別人的“精神負債”,有的人會買價值相當的物品送給對方,說:“這是上次你給我幫忙的一點回報,是我的一點心意。”雖然嘴上說是“一點心意”,但實際上是花了錢的。不但花了錢,還要為買什麼禮物而思考,還要花時間去買。也就是說,還要付出時間和精力。

雖然我認同

“人際關係不是靠錢買來的”

,但仔細分析起來,要想構築良好的人際關係,確實需要花費金錢、時間和精力。比如,和某人約好一起吃晚飯,到約會地點的來回路費、時間、餐費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成本。另外,朋友過生日、結婚、生子等重要場合,也是要送上賀禮的。

所以,

朋友越多,人脈越廣的人,在人際交往上花費的金錢。時間、精力也就越多。

我們經常聽到有些朋友抱怨說:“我自己的生活特別節儉,可還是存不下錢,唉。”其實,這種情況多半是交友廣泛造成的。

在資產負債表(B/S)中增加一項“未支付人際關係的負債”恐怕不大現實,而且我覺得也沒必要做到如此細緻的地步,但我們的頭腦中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是“有借有還”的。

另外還有一點將在之後的文中講到,

那就是當我們為別人不斷付出的時候,我們在人際關係中就成了“債主”,對方肯定會把我們當朋友,當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他也可能拔刀相助。所以,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對別人的付出,也算是我們的一項資產。

TAG: 負債朋友精神人際關係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