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你在公元2000年前,我在2021年

由 JoleneJiang 發表于 情感2021-06-28

01 世界總是立體的

最近有一部電視劇叫《山海情》,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描寫寧夏西海固的變遷過程,細節之處每每動人。

但今天並不是想跟大家聊電視劇,而是想談談幾年前的一個小故事在當下這一刻的一點感受和想法,分享給大家。

2017年的時候我參加一個讀書會,在一家精品書店裡,我們當天的話題是社會變遷和鄉土中國。

參與讀書會的人其中有一位比我年長很多歲的,ta出生於上海(至於祖輩的血緣來源以及與中國土地的關係,我們就不得而知了),讀完博士的ta也已參加工作。

我們一個小圓桌的人互相探討著、發表著自己對社會變遷過程中城市、鄉村、小鎮變化發展的理解與感受,也許是我們聊得太過於興奮,這位“博士”前輩在我們探討的過程中發表了一句表達“價值觀”的言論:除了上海以外的其他地方都是些“大農村”。Ta表達得很平靜和認真,還帶有一點自身的“傲慢”和“驕傲”。

當時我們周圍的人都很驚訝,驚訝的地方在於,我們原本有一個期待和“幻想”:我們認為至少接受過長久學校教育的人是可以理智而正常的看待這個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百態和自然現象的。

所以我想當時我們的驚訝更多的來源於我們自己的“幻想”破滅。

也有人在旁邊接著說:那你把北京放在哪裡了?這句話表面上迴應的也有道理,但實際上還是沒有觸及本質,依然也停在這位“博士”的思維價值體系中。

而這位博士的價值觀表達體現出來最為核心的問題在於兩點:

第一,在目前中國的一部分群體中農村以及經濟不夠發達的小城鎮在整個社會變遷的過程中看起來處於被“遺棄”和“踐踏”著的狀態。中國的地域類別中的城市、縣城、小鎮、鄉村,它們之間相互成就相互依靠相互組成完整的中國,但卻“不小心”串聯成一條牢固的鄙視鏈。鄙視鏈的標準是“資本”。

而鄉村(農村)又一不小心處於鄙視鏈的最底端。與之對應的鄙視鏈就是每個地域內的人,每個地域內的學校,每個地域內可以拿來排名和進行數字化排列的人物和事物。

第二,雖然這位博士的語言只能代表ta自身的心理狀態、成長經歷、認知侷限性和偏見,但放到整個社會體系中,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隨著經濟的逐漸發達,資源的傾斜,某種程度上已經逐漸形成一種地域的傲慢與偏見。而衍生出來也形成了大學、高中的傲慢與偏見,行業的傲慢和偏見。這是我們當下教育和社會需要有所反思和調整的地方。

當然從本質上來講這個世界上不存在真的“歧視”和“鄙視鏈”,因為歧視的本身來源於內心最深處留下的自卑感以及自身缺少身份認同和精神支柱,需要透過眼神和語言上的“踩踏”來證明自己比ta人的“優越”與“尊貴”。同樣的道理,感受到被歧視是源於內心深處對自我的否定和不自信,存在身份危機和自我的不認同,兩者都缺乏對自己和世界的真切認知和感受。

而剛好農村、城鎮、城市每一個地域之間都存在一個身份認同的問題,也存在身份接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與社會有關也與國家的政策、語言體系、價值體系有關。這是一個非常複雜且龐大的話題。

我們今天先主要圍繞社會變遷過程中城市、鄉鎮各地域中的人的

自我身份認同

問題來進行探討。

02 城市、小鎮、鄉村印象

古曰:內為之城,外為之廓。日中為市。城乃城牆,市乃交易。這是城市最初的樣子。

但隨著社會的變遷、文明的演變,城市發展至今已經成為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標誌性地區。而提到現代城市我們會想到什麼?時尚、前衛、開放、包容、高階、遍地是黃金(maybe是錯覺)……

對於中國的現代化城市而言,它們也是有“身份”的。北有北京是首都,中國文化地標,清華北大“俯視天下”;東有上海是魔都,中國時尚之都、金融中心、資本聚集之地;帶著蘇杭小城,江南水鄉之地、人間天堂之所;西有成都悠閒懂生活、網紅生產地;還有好吃的重慶。南有廣州小蠻腰,加上全新港粵澳大灣區。

提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倒是會有一些原始刻板印象存在。應該是在很多年前很多年前,在我還沒有出生之前,有一個標籤就已經存在,那就是給城市中長大的人群貼了一個“城裡人”,區別於“鄉下人”、“村裡人”、“山裡人”。附帶送給城市中長大的人的印象是什麼呢?嬌氣、秀氣、嬌生慣養、富養、勢利、嫌貧愛富等等。

提到生活在村莊中的人或者從事農業生產勞動的人,那些原始的尖酸和有毒的刻板印象可能更為深遠、傷害性也更大。比如粗魯、八卦、無知、封閉、缺少素質、重男輕女、好吃懶做等等。

但其實最本質的卻是: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時代也是不一樣的,每一個地區也是不一樣的,世界不是一個平面的,思維方式和看待世界的視角也不是單一的、線性的。

這些對原始城市和鄉村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造成一種隱性文化根植到日常的習俗語言中。問題是還有很大一部分人在按照過去的“刻板印象”指導現在的生活。也有人按照產生的“標籤”指導未來的生活。

影視劇的編劇也被刻板印象束縛到無法想象“另一種人生”。鳳凰男的角色還停留在大家的腦海中,小鎮青年的形象也根深蒂固。就連去年大火的《三十而已》編劇也是給江疏影扮演的小鎮青年賦予了一個奢侈品服裝店銷售員想要“釣金龜婿”但是卻“被小三”的橋段。

彷彿所有人都已經跳脫不出這些身份和標籤的束縛,想象不到人生還有很多種“可能性”。

03 身份認同

而我們腦海中這些人物形象、刻板印象給人類帶來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我認為是兩方面:“互動溝通的鴻溝”和“自我身份認同偏差”

我們看到一個人首先看到的不是這個人的性格、個性、人品,我們看到的是自己腦海中的印象與所見之人身上貼的標籤的對應,然後依據印象和標籤得出結論和判斷。

所以這樣的“相遇”和“溝通”已經不是心與心、人與人,而是標籤與標籤、形象與形象、條件與條件之間的溝通。

而對於我們個人的自處過程,有一個終極問題就是“我是誰?” 往往我們除了哲學上的我是誰以外,最基本的我是誰是由“我來自哪裡?我的家鄉是什麼樣的?我的祖輩是什麼樣的?我的成長過程是什麼樣的?我是如何被認可的?”等等這些問題組成一個個體對自我的身份認同和自我認知。

與城市和鄉村變遷有關的身份標籤中有這樣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詞彙:留守兒童、空巢老人、農民工、底層人。看起來全世界都在關心某些群體,但實際上是在俯視然後自我安慰地告訴自己“我多麼的善良”。

所以從語言體系上,我們一直在區別對待城市、小鎮和鄉村,用不同的標籤來分門別類,而這些語言詞彙的背後無疑包含著對某一個群體的“身份不認同和不接納”,同時這部分群體中的大多數人認同和接納了標籤給予的身份,從而讓自己成為標籤化的某一個“弱勢群體”。(其實這一點很複雜,因為從生命本身的角度有傷害性,但是似乎又存在某些“身份標籤”或者“弱勢群體”的背後也有一些短暫的“利益”。以後單獨分析吧)

從國家政策上,教育資源和政策、戶籍制度和政策亦是,城與城之間的差異就很大,更何況城鄉之間了。

但這也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其他西方國家兩百多年完成的事情。在飛速向前走的過程中必定會落下一部分地區。因為資源實在有限。

而價值觀和文化上,我們是一個十分注重“根”和“身份”的民族,也常常使用本地和外地、某省和某城來進行日常的區分。但互相之間總會有一種隱性的相互較量存在於那裡,有時候同一個大城市不同的區之間都要去互相比較或者“鄙視”一下,城與城之間、城與鎮之間、城與鄉之間當然也免不了有著這些隱形的“較量”。

所以這種注重“根”和“身份”的價值、文化也助長了房地產行業和增加了某些地區的戶口價值,無數的人終其一生的生命歷程都想去(或者為了教育必須去)成為某個地方的“本地人”。

這些隱性的、一點一滴的語言體系、價值觀、文化核心、國家政策,每一點都與身份認同有關,對方不接納和認同你的“身份”時便出現了鴻溝和所謂的“不對等視角”,自己不接納、不認同你自己的“身份”時便出現了自卑、懷疑和所謂的“被歧視”。

而身份認同的“解藥”又在“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這中間千絲萬縷,世代往復迴圈?

04 你在公元2000年前,我在2021年

2021年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呢?

是一個匯聚網際網路、能源、資訊科技的時代,是一個多元價值觀的時代,是一個被各種觀點充斥的時代,是一個可以自由發聲的時代,是一個既開放又封閉的時代,是一個既開明又保守的時代,是一個既自由又捆綁的時代。

因為這個時代無疑會帶著幾千年來往復迴圈的每一個時代留下的痕跡。包括對“身份”的認知、對社會變遷過程中小城大城的認知、對國內國外的認知、對家庭的認知、對傳統的認知以及對教育的認知、對生命的認知、對“人”的認知,所以我們有人在2021年,有人可能還在公元前2000年。

人和社會都是依附著“時代”,在洪流中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而已。所以有人願意讓價值觀和精神世界停留在古代,有人願意讓生命根植於現代,“各取所需”,然後僅此一世的掙扎著、對抗著、辯論著、消耗著。

然而殊途同歸,命相同、運不同、命運的終局相同!

TAG: 身份標籤認同認知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