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關羽死後,孫權表面臣服魏國,背地卻打著的如意算盤!

由 明月淑珍 發表于 汽車2021-12-12

公元219年,蜀國如願收回了漢中之地,其領土與軍事力量甚至達到了可以同曹操相抗衡的地步。之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曹操也只能暫避其鋒芒,而在這過程當中,吳國派遣呂蒙奇襲軍需力量空虛的荊州。東吳成為這場戰役中最大的受益方,不僅收回了荊州九郡,而且更將關羽逼上了麥城絕路。孫權在除掉關羽之後立即向曹操示好言和,並有俯首稱臣的意願。為何孫權在收復荊州擴大了地盤之後,卻沒有自立稱王?反而是向朝廷進貢,曹操為了表彰孫權,特並任命他為驃騎將軍。

若論起魏蜀吳三國的整體實力,魏國明顯要領先於其他兩國,甚至可以以一敵二。吳蜀兩國為了制衡魏國,歷來長久結盟,諸葛亮在出師北伐期間便主動去與吳國言和,維持聯盟關係。而在關羽死後,吳蜀兩國關係破裂,劉備勢必要舉兵討伐吳國,孫權不得不避其鋒芒,向曹操示好,以免得與蜀國交戰之時,曹操再參和一腳。

劉備要為關羽報仇,更是為了收回荊州,吳蜀兩國之間的戰爭已經避無可避,而此時,蜀國的軍事力量正達頂峰,若是正面交戰,東吳必將損失慘重。東吳面對蜀國這樣一個對手本就十分棘手,若是曹操再揮師南下夾擊東吳,勢必難逃一劫。

值得注意的是,關羽死時漢獻帝依舊在位,雖然他只是曹操的一顆棋子,但在名義上依舊是皇帝,無論是孫權還是劉備,都依舊是漢室朝廷的臣子。孫權此時向曹操示好,也是對漢朝的俯首稱臣,如此一來,曹操再想打東吳的主意,也沒有太合適的理由了。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後,同年曹丕正式篡位稱帝,劉備也不甘示弱,於後一年稱帝,國號為漢。其中三方勢力有兩方稱帝,而孫權卻始終沒有稱帝的意願,更是主動靠攏曹丕,願意成為其麾下屬地,並將東吳曾所關押的曹操麾下一眾將領送回了魏國。

面對主動俯首稱臣的孫權,曹丕冊封他為吳王,此時東吳便成了魏國的表面屬下,而若是蜀國執意攻打東吳,便相當於挑釁魏國。孫權並非不想稱帝,而是因為他沒有任何稱帝的名義,如曹丕稱帝是因為他篡位奪權成功,而劉備稱帝,其本就是因為他是漢室後裔,而孫權稱帝則拿不出任何有利的名義。

孫權向魏國俯首稱臣的時間只維持到夷陵之戰之後,此一戰大敗蜀國,東吳從此少了蜀國的危險,而後孫權立馬與魏國翻臉,表示不再臣服。東吳能夠俯首稱臣於魏國,也是出於長遠考慮,都是為了最大化保全自身利益,至於後來再次於蜀國結盟,也是出於這些方面考慮。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三國志》

TAG: 孫權曹操東吳蜀國稱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