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哇資訊網

“打破圍牆”的博物館讓中國少年兒童“玩轉”科技

由 益培倫名 發表于 汽車2021-12-08

新華社上海5月31日電(記者陳愛平)中國的科技館、博物館正“打破圍牆”,讓更多少年兒童“玩轉”科技,從“觀眾”和“學習者”成為“導師”和“科普工作者”。

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最近舉辦的一場“博物館奇妙夜”活動中,13歲的鄭智仁在場館內開設“恐龍摺紙課”。每堂課約半小時、約有20名小朋友參與,在他的耐心幫助下,平整的紙張在孩子們手中變成栩栩如生的霸王龍或三角龍。

恐龍摺紙課“導師”鄭智仁和他的作品。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霸王龍摺紙基於折千紙鶴的方式,而三角龍摺紙基於摺紙船的方式,這是因為兩種恐龍的骨架形態不一樣。”鄭智仁耐心地解釋。博物館還為他臨時設立了一個小小“作品展”,其中的霸王龍、三角龍、翼龍、棘龍、腕龍等摺紙作品彷彿組成一個標本群。

作為摺紙“發燒友”,鄭智仁常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尋找靈感。他說,折出惟妙惟肖的動物,不僅需要認真觀察動物外形,也需要學習和研究生物習性,這樣才能傳神,“我很小的時候就是恐龍‘發燒友’,遠遠早於我喜歡摺紙”。

鄭智仁的“摺紙課”深受小觀眾們的歡迎,在上海自然博物館“野孩子六一特別活動”中,他將攜帶阿根廷龍作品“返場”授課。

成為“科普工作者”的還有來自上海市虹口區的10名特殊青少年,他們認真設計和製作了許多藏書票,並在博物館現場和觀眾們互動。

據上海市虹口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負責人丁美珍介紹,此前,孩子們已在博物館內學習標本、生物多樣性等知識。孩子們親手製作的藏書票源於他們對標本的理解與表達,並藉此向觀眾進行生物多樣性、人類神經多樣性等理念宣導。

來自上海市虹口區的10名特殊青少年和觀眾們一起互動、製作藏書票。新華社記者 陳愛平 攝

此外,在“野孩子六一特別活動”舉辦前,上海自然博物館在微信公眾號上邀請少年兒童根據館內動物標本繪製動物卡通形象,最終從140餘幅投稿作品中評選出14幅獲獎繪畫作品,其元素又被應用到線下活動的宣傳海報、“童畫貼紙”等衍生品中。

近年來,上海自然博物館不斷“打破圍牆”,以“館X合作”模式推動社會各方共同致力於科學教育發展。

包括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紫竹幼兒園、復旦大學附屬中學等多所幼兒園、中小學,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上海浦東新區長江文化旅遊產業研究中心、網易放刺FEVER等數十家單位共創共享,為大眾呈上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正在舉辦的“野孩子六一特別活動”。受訪者供圖

中國線上旅行平臺攜程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中國親子家庭預訂博物館的票量較2019年同期增長21%,包括上海科技館在內的文博、科普場館,成為少年兒童的成長夥伴。

“我們希望更多少年兒童成為博物館的‘主角’,鼓勵他們跟隨自己的好奇心,主動學習知識,並與廣大博物館觀眾分享,讓更多人瞭解自然與科技,提升科學文化素養。”上海科技館相關負責人說。

TAG: 摺紙博物館上海科技館藏書票